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遊戲

草根春秋系列:那年那月過大年 (二)

2024-02-09遊戲

有時候,我們孩子們也會玩一些耍錢的遊戲,就是那時候的颩升神官,或者颩色兒,顛錢等。

颩色兒

升神官圖

古代孩子們玩耍掂錢遊戲

升官圖;又叫彩選格、選官圖。據考證,升官圖起源於漢代,主要流行於明清時期。孔家坡出土的漢簡【日書】很可能是「升官圖」的雛形。

唐宋時期升官圖又叫骰子選格,【南部新書】載:「李郃出賀州,人言不熟台閣,故著骰子選格。」李郃是唐代的狀元,他為了讓人們能夠對朝廷機構更加熟悉,所以發明了骰子選格這一遊戲,後來流傳到明代即定名為「升官圖」。如明代謝肇淛【五雜俎】中寫道:「唐李郃有骰子選格,宋劉蒙叟、楊億等有彩選格,即今升官圖也。」

升官圖,又叫彩選格、選官圖

升官圖遊戲的道具包括圖譜、骰子、棋子和籌碼。圖譜根據各朝代的官制制定,如清代的圖譜為三層螺旋形,由外圈的白丁一直到內閣衙門的太保、太師、太傅組成。骰子包括六面骰子和四字陀螺兩種。陀螺上印有「德才功贓」四字,如用六面骰子,則用數位代替。玩的時候丟出「德」「才」「功」,則按圖上的說明前進,即升官;擲出「贓」,則要原地不動或後退,即降職。誰先到達太傅位置並榮歸即為勝利,可贏得他人的籌碼。由此可以看出,升官圖的玩法與現在的飛行棋、「大富翁」等桌遊比較接近。

升官圖遊戲在清代曾相當流行,並演變成多種形式,如紅樓夢升官圖、水滸人物升官圖、二十四孝升官圖、三俠劍升官圖、升仙圖等。清末的【春明采風誌】記載北京地區辦年貨時,「琉璃、鐵絲、油彩、轉沙、碰絲、走馬、風箏、口琴、紙牌、拈圓棋、升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響葫蘆、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可見升官圖是過年時老北京必買的兒童玩具之一。到了現代,這種「升官圖」遊戲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在清代,「升官圖」是守歲時必玩的遊戲。據【海雲堂隨記】載:「丙申(1896年)正月十三日。年除日、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口上商家循例至天後廟上香稱‘耍春’。口上商民玩葉戲、撲老雞、擲升官圖、打滿地錦者,在皆是。」

以上那些個「賭博」遊戲,大部份是過年時候玩耍得比較多,大人小孩都喜歡玩耍,每次輸贏一二分錢,雖然簡單,輸贏錢不多,但是也非常有趣有意思。人們往往玩耍得不亦樂乎,忘乎所以。

總之,1961年的春節是非常貧窮,艱辛的。到了1962年以後,就一年比一年好起來了。幾十年的時間一晃而過,每每回想起那時候的過年生活,真是感慨萬千,感想頗多。

(備註1)金金,連子,香;那時候祭祖供神仙用的東西,金金是大約有5厘米見方,一種是表面金色的,一種表面是銀色的,人們買回來再疊成元寶等形狀用來上供。連子就是紅、黃、藍、紫、白五色紙,見方三四十厘米左右,也是用來上供的。香就是普通上供的香。

(備註2)監煙囪;我們當地為了火著得順暢、火旺,有時候根據風向,將煙囪上的風向磚進行一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