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以「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為支點,浙商銀行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2024-04-28財經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需要有強大的金融要素構成和強有力的金融體系支撐。

面對當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在息差收窄、增速放緩和成本管控等多重壓力下,商業銀行作為關鍵核心金融要素的組成部份,如何平衡好功能性和營利性,實作穩健經營、穿越周期的高品質發展?對此,浙商銀行給出了一份獨有的答案——「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經營策略」。

4月27日,由【金融監管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貿大學聯合主辦,浙商銀行承辦的「金融強國」主題對話暨「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策略」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這也是該行的「金融社會價值提升年」系列活動之四。會上,金融界、學界權威專家圍繞「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經營策略」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成效展開交流,總結了過去兩年多以來浙商銀行在這一經營策略指導下「逆勢突圍」的實踐經驗。

與會專家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位金融「五篇大文章」,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策略在內涵上與之高度一致,該策略不僅對助力金融強國建設和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具有積極意義,也為新形勢下中國銀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借鑒。

穿越經濟周期能力顯著增強,策略顯有利競爭

「在經濟好的時候,銀行經營也很好,但不追求最好;在經濟較差的時候,經營狀況不至於很差;從根本上緩解以往銀行發展過度順周期的特征,實作總體比較平穩的經營狀態。」據了解,浙商銀行行長張榮森曾如是解讀提出「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的初衷。

基於資本更節約、資產品質更可控、價值創造更永續三方面考量,根據RWA(風險加權資產)、EVA(經濟增加值)、不良率三個量化指標,浙商銀行分別形成小額分散資產、弱周期行業資產和CSA客戶服務總量三大類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

在會上,浙商銀行行長助理周偉新介紹,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浙商銀行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顯著增強,部份領域已經形成領先優勢,資產結構持續最佳化,穿越周期的經營韌性顯著提高;客群攻堅紮實推進,服務「五篇大文章」的舉措全面深化;多元化營收結構日趨豐富,綜合服務能力成效突出;行業集中度有效管控,風險抵禦能力不斷增強。

從數據上看,同樣成效明顯,浙商銀行連續10個季度營收增速居股份制行首位。2023年全行實作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營收202.85億,在總營收中占比33.02%,較年初提升4.49個百分點,較2022年提出時提升了將近10個百分點。做大綠色中收和綠色收入,非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15.35%,綠色中收同比增長9%,全行實作智慧營收(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營收、綠色收入及利率1%以下的低成本存款所創營收)占比達49.11%。平安證券研報分析,浙商銀行提出「壘好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壓艙石」經營策略,進一步強化了風控意識和抗周期穿越周期的能力。

引金融「活水」,做好做優「五篇大文章」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實作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迫切需要最佳化金融資源配置,推動重大戰略、重點領域信貸服務提質增效,為實體經濟積蓄新動能。

在主題演講中,浙商銀行行長助理侯波(擬任)介紹,「五篇大文章代表新質生產力,代表社會的高品質發展方向。這個方向是堅定不移的,是政策大力支持的,也是有利於穿越周期的。這些領域正是浙商銀行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經營策略所重點鼓勵的。」

具體在實踐中,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策略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透過進一步完善小額分散資產、弱周期行業資產和CSA客戶服務總量三大類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內涵,最佳化金融供給。一方面將更多資源投向了普惠小微領域,投向與經濟周期相關性較弱行業,如教育、醫療、倉儲物流、水電氣生產供應等國計民生、剛性必需的行業,另一方面「活水」精準澆灌向順應經濟長期發展趨勢、代表產業結構長期調整方向的高景氣度行業,比如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浙商銀行在科技金融領域服務人才、科技企業1.5萬家,提供融資余額超過2000億元,服務院士、國家級人才超500余位,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在綠色金融領域,貸款余額超過2000億元,較年初實作39%的增速,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撐;在養老金融領域,浙商銀行在個人養老金試點地區紮實推進個人養老金業務,同時全面深化與太平養老的合作,推出商業養老金業務,在更大程度、更廣範圍滿足新市民養老規劃需求。

聚焦民生重點領域,提高金融服務的普惠性,浙商銀行持續提升普惠金融經營水平胡服務能力,截止2023年末,普惠貸款客戶達14萬戶,較年初增長15%;零售客戶較年初增長超30%。如今,在普惠金融領域,浙商銀行為超60萬戶小微企業提供超2萬億的累計投放,有效緩解末端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問題。

由此可見,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策略關註的正是國家重點支持的、與經濟周期相關性較弱但又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位等領域。浙商銀行以特色策略做好「五篇大文章」,不僅增收創利有了保障,為平衡好功能性和營利性擴充套件了空間,也增強了反哺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後勁。

防範化解風險為主線,夯實高品質發展底座

防範與化解風險是實作高品質發展必須跨越的關口。據悉,浙商銀行建立了匹配「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理念的風險管控機制,在風險管理中重點體現經濟周期弱敏感理念,透過貫徹落實五大風險管理原則,完善風險偏好、提升風險管理能力、重塑風險文化。

分類施策、精準拆彈,浙商銀行還建立了既審價格又審風險的審批機制,在「評審前、放款前」的兩個關鍵節點上,嵌入綜合收益的測算和賦碼環節。根據系統測算的RORWA,對申報計畫進行分類管理。受益於行業集中度的有效管控,浙商銀行在2023年末實作弱周期行業貸款余額1797億元,同比增長25.8%,相應的資產品質抗周期能力優異,不良貸款率僅0.33%,對持續提升風險抵禦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從金融大國走向金融強國,以浙商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業正在用行動貢獻自己的智慧與探索。本次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許、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等專家學者作主題演講,對浙商銀行以「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策略」為支點,支持金融強國建設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專家認為,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策略正是浙商銀行堅持長期主義,實作穿越周期永續發展的主動探索。在資產擺布、營收結構、客群基礎等方面樹立長期目標,積極提升非息收入占比,持續形成「大、中、小、微」相結合的客戶結構,緩解了資訊不對稱下的金融摩擦,約束了經營單位的有限理性,透過長期陪伴客戶成長反哺銀行的永續發展,形成金融與實體的良性迴圈。(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