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金價升溫購金退熱,深圳水貝市場裏也沒有「下一個風口在哪裏」的答案

2024-07-23財經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吳越 吳馥梅 實習生 陶景成

購金者圍著婚嫁金飾櫃台,挑選款式。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嗒嗒嗒」……7月23日的上午10點,深圳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下稱「深圳水貝市場」)裏,各家店面的櫃員早已開始忙碌。其中一家店的櫃姐,手指飛快地點按小算盤,不出15秒,顯示器上跳出五位數:62088。這,是李娟挑選一款婚嫁「三金」後,櫃員為她算出的價格。

面對這一連串數位,李娟從萬讀到個位,同樣也花了15秒。一番思想鬥爭後,她無法和超出預算的費用妥協,只得另擇款式。像她這樣被價格「勸退」的顧客,在這個被稱為全國最大、發展水平最高、產業鏈條最完善的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區中,並不鮮見。

「今年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少了一半。」從事黃金批發生意十余年的肖海萍感受到「購金熱」的消退,已從消費圈,到黃金零售、批發商,再傳導到了產業鏈上遊的黃金加工。

一些黃金代購者則在回味今年年初深圳水貝市場黃金銷售的火爆場景——快遞點等著五六十號人,就連中午想在市場裏吃個燒鵝飯也得排長隊。直到很晚回到家,耳朵裏還是「嗡嗡嗡」作響,市場喧嘩聲在腦海回蕩……

這個盛夏,特別是過去一周,金價再創歷史新高後又突然的跌落,讓深圳水貝市場再度成為大眾關註的焦點。黃金,也變得越來越「燙手」。

深圳水貝市場商圈。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金價上漲「勸退」部份消費者

三成人處於市場觀望狀態

這幾天,潮新聞記者一直在深圳水貝市場走訪,現場,出售婚嫁金飾的櫃台前往往會擠滿年輕人,相對而言,其他櫃台前的客流則略顯冷清。

雖然整個市場總體還是挺熱鬧,但購金客流,依然沒有黃金商們預期的那麽多。

「記得上一次櫃台被顧客擠滿,還是過年前。」多名黃金批發商表示,今年以來,黃金每克漲價超百元,有時即使市場裏擠滿顧客,也不一定成交,至少三成消費者持觀望態度。

購金者正在挑選一款項鏈。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李娟長期關註金價,她看到櫃台裏陳列的數十款金鐲子中,克重最輕是一款15克的金鐲子,目前售價得1萬元起步,其他款價格普遍在兩三萬元之間。以一個30克的金鐲子為例,從今年年初至今,已經漲了3000元。

「金價貴」,也正成為勸退「購金者」。

來自湖南的沈青與閨蜜組團來深圳水貝市場。這是她第二次過來,打算給自己買一份金飾。「上周金價580元/克,沒下手,最近看到回呼了近20元/克,周末趕緊過來看看。」沈青去年買了大金鐲,不過今年只挑了款黃金編繩手鏈。

王麗是從廣東東莞來到深圳水貝市場,此前看到金價持續上升,她和朋友帶著前幾年購買的金飾來換新款。選了兩款手鏈,按照現在金價至少得花1萬多元。王麗慶幸以舊換新只花了幾百元,「金價漲到560元多/克,我肯定不會買。」

高金價之下,王麗帶著老款金飾來到深圳水貝市場,以舊換新。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記者在市場裏看到,總體而言,購金群體以年輕人、中年人為主,其中「三金」(金戒指、金項鏈和金耳環)是作為部份年輕人婚嫁剛需,出售此類款式的櫃台前較為熱鬧,下單數萬的也時有看到。其他非結婚群體,大多數選擇克重較輕的戒指、耳釘、項鏈等,這些單價相對低。

確實,深圳水貝市場的各個零售區,也嗅到市場變化。不少黃金商從銷售金項鏈、金鐲子轉型出售黃金串珠,其中單顆款式多,克重小,價格比較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在周輝(化名)工作的店裏,最受歡迎的是款1克多的戒指,一天賣了六七百個。而原本擺放戒指的這些櫃台,此前則是放滿了三四十克的大金鐲,「大鐲子的總價隨著金價上升也節節攀升,需求量減少,就被撤下,換成了銷量好的戒指。」

還有一些較為暢銷的金飾,價格也相對親民。比如珍珠手鏈搭配幾顆空心小金豆,只需數百元;一枚串珠戒指,只需千元;黃金串珠編織手鏈,總價一般在2000元以內。

從訂單轉變中,深圳水貝黃金商看到逐漸退去的「購金熱」,與趨於理性的消費者。

黃金飾品市場開始「打價格戰」

不少盲目入局的黃金商倒在今年

2022年至今,國際金價開啟上漲通道,一路從370元/克攀升至600元/克附近。2024年國際金價屢創歷史新高,特別是上周(7月17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金價達581.5元/克,再次突破歷史高位。隨著金價上漲,吃到上漲紅利的黃金商資產翻倍的「造富傳說」一直在坊間流傳。

而今年以來,國際金價上漲振幅超過去年全年。當金價高企,「購金熱」逐漸退去。深圳水貝市場不少黃金商發現,盡管黃金是硬通貨,但交易節奏也在變緩,「想在黃金裏賺錢變得越來越難。」

金飾價格的水漲船高,讓即使省去品牌溢價,手鏈、手鐲等克重較大的金飾單品,半年內普遍上漲3000-8000元不等。

在深圳水貝市場,購金者都知道零售金飾的定價法則——售價由「基礎金價+手工費」兩部份構成,基礎金價以國際金價為基準線,上浮五六元/克;手工費則根據工藝,在一二十元/克。

黃金商的這套利潤構成,早已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被解構得很透明,有的甚至能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然而今年以來,購金者發現,這套定價法則已被黃金商改變,實際收費更低。

商家正在等待購金者。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深圳水貝市場擁有近萬家黃金珠寶商,多位在深圳水貝市場經營生意的黃金商表示,其實黃金交易鏈上的每一環都在爭搶新客流,而壓低價格似乎成了所有人都認定的「回溫武器」。價格戰,在深圳水貝市場悄然打響。盡管,很多黃金商並不願意用降價來爭奪正在流失的購金者群體。

在深圳水貝市場的「十年醇黃金商」肖海萍,從未見過如此「內卷」黃金市場,「以一款名為‘古法素圈’的熱銷金鐲為例,很多同行都在賣,一年之間,手工費從25元/克降到1.8元/克。」肖海萍為此很苦惱,「價格戰下,從黃金批發商到加工商,每一環幾乎都被壓得沒利潤了。」

「低價硝煙」持續,「購金熱」消退中的第一批黃金商已經倒在銷售淡季——其中一些曾在櫃台、店面極速擴張中盲目入局。而這與最終的店面虧本轉讓,僅相隔半年。

深圳水貝市場裏,卷簾門半拉下的黃金店鋪。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7月22日,潮新聞記者看到,在「水貝銀座」負一樓的一處轉角處,三家緊挨著的店面大門緊密。一家從事黃金批發、零售的門店,半拉著卷簾門,櫃台已經全部清空,連坐凳都被翻到櫃台上。據周邊兩家店鋪老板介紹,去年黃金行情好,該店轉租過來光轉讓費都花了50萬元,此外每個月還得交四五萬元房租,「今年銷售下滑,老板說不需轉讓費也願意轉出去。」

這是去年「購金熱」湧入的黃金商,加速出局一面。周輝向潮新聞記者介紹,去年黃金銷量好,源源不斷的新黃金商湧入深圳水貝市場,商圈也在野蠻、極速擴大,商場角落,扶手電梯下方的櫃台都是去年新劃出來出租的。

實際上,在今年年銷量萎縮行情下,黃金商、櫃台顯然過剩。「在我店鋪周邊,近三成店周末關店,七八家都換了老板,最‘短命’的金店周期只有半年。」周輝說。

下一個黃金風口在哪裏?

水貝市場裏沒有標準答案

走訪中,潮新聞記者看到深圳水貝市場部份黃金櫃台已沒有營業,貨品被清空。有些商家,則開拓線上銷量來「養櫃」。位於「水貝銀座」的一家商戶櫃台前,代購正在直播,向消費者推薦福利小金珠:「回饋新粉,兩位數,不過百」……

面對這樣的市場境況,不少黃金商開始拓展銷售渠道,尋找「續命」新方式,這決定著他們能否立足生存。

肖海萍銷量減少的原因,不光是價格,還有購金者的喜好。「以前出的款式,每款都能賣空,現在大家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一直想設計出好款式來吸引客流。」同時,她還在嘗試拍短視訊傳到社交平台上,希望精準找到消費者。

從金飾代購轉型而來的黃金商周輝,同樣為每月房租以及28名員工的開支發愁,他合計著每月開支得二三十萬元。「因為做代購積攢了一些客戶資源,現在只能勉強維系店鋪日常。」他說,接下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繼續開拓線上生意。

余芳新開的黃金直播間,每天需播4小時。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28歲的醫學碩士余芳,是位入局不到一年的新黃金商。她則堅持,「在沒有行情的情況下,要想著如何去創造行情。」今年金價持續上漲,消費者購買金飾意願不強,但可以瞄準一些投資客購買黃金「大料」(業內指1公斤、2公斤等較大克重的金塊)。

「如何找到黃金下一個風口」?這個問題在深圳水貝市場裏並沒有標準答案。在每條黃金產業鏈上,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積極開辟線上渠道,有人專攻精致工藝,還有人推出個性客製產品……

在「水貝銀座」負一樓的某個兩米長的櫃台前,肖海萍正琢磨著,「之前發了幾個短視訊流量不好,停了一段時間。接下來又該怎麽做?」她也不確定,短視訊到底能否開啟下一個黃金風口,「再試試,沒準就能成了呢?」

1千克金磚。潮新聞記者 吳越 攝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