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川渝城市格局,已成定局

2024-02-09財經

其實在30年前,川渝地區的頭部頸部城市格局已成定局。

30年後,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重慶第一,成都第二,綿陽第三。

只不過, 30年前,渝成是兄弟,30年後,渝成是叔侄。

不過呢, 經濟格局就是城市格局。

廣州是副省級城市,絲毫不影響它一線城市的地位,天津貴為直轄市,照樣在二線城市圈層裏混。

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渝雙城經濟必須旗鼓相當、雙峰聳峙。

2023年,重慶GDP30145.79億;成都GDP22074.7億, 重慶領先成都8071.09億!中間足足隔著一個大連、溫州、沈陽、廈門、昆明的差距!

這個比喻夠形象的吧?

深圳只比廣州領先了4000多億,保持了20多年的北上廣深都變成了北上深廣 ,更何況成渝之間這麽大的差距?

再過幾年,成都與重慶的差距,很有可能會擴大到蘇州與上海的差距 ,雙城格局變單城格局。單核對西部的引領和放射線作用遠不如雙核。

怎麽辦?成都都市圈形成, 用成德眉資1+3結構VS重慶都市區,這樣的雙峰聳峙可以不?

2023年,成德眉資1+3的經濟總量也只有27845.3億,4對1,照樣有2300多億的差距。

市場選擇永遠是最科學最有效的選擇, 成都要比肩重慶,還得重返90年代—10年代初堅持過的成德綿一體化結構!

2023年,成德綿經濟總量為29127.83億,與重慶只有1017億的差距,也就是成都和綿陽一腳油門的事, 很有可能成德綿在2024年就可以反超重慶。

詳見推文:天府大道北延線又美又霸氣, 成德綿聯體有望比肩深圳追趕京滬!

成德綿VS重慶,遠比成德眉資VS重慶有話語權得多,吹牛的本錢也多得多。

到2027年,成德綿和重慶都市區,必然是西部地區最有影響力,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區,當然也是川渝地區第一城市格局。

買房子,成德綿和重慶主城最保值。

川渝地區第二城市格局,當然是四川的經濟副中心城市。

誰是副中心,第一綿陽,第二宜賓,現在是,將來也是。

不信走著瞧。

有人說,虎眼,你這個說法不對。官方不是定了3個「副中心」5座城麽?

需要說明的是, 虎眼並沒有否定官方的說法,官方的說法相當科學,就看你能否理解到位。

支持綿陽建成,支持宜賓+瀘州組團建設,支持南充+達州培育,這是一樣的麽?

省上的政策,既要顧全全省的發展大局,同樣也尊重了市場的發展規律,相當的科學。

支持建成,因為綿陽已經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快要掛果了 ,2027年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就事實上形成了。

支持建設,是因為宜賓+瀘州組團雖然還沒有成為參天大樹,但也是枝茂葉茂,努一把力,就可以達到「建成」目標 ,所以措詞為「建設」。

宜賓與綿陽的經濟總量差距並不大,為什麽宜賓還要捆上一個瀘州才行?還僅僅是「建設」, 「建設」一詞,意味著還在路上。

宜賓的弱點是現代化產業體系還不夠建全,產業結構仍然很單一,所以還要加上一個瀘州作「陪跑員」。

宜賓和瀘州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白酒打天下,雖然現代化程度不高,但利潤相當的高。所以,財收是宜賓、瀘州最驕傲的本錢,可以努力「建設」。

四川的經濟副中心建設,既著眼於於當下,更看中未來,還方方面面照顧了有潛質的城市,做到了皆大歡喜,最終成與不成,就看你們自己的了。

南充+達州是支持培育,如果「建設」與「建成」的差距是1—2拍,「培育」與「建成」、「建設」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起碼是10拍以上。

培育,是針對一棵小樹苗而言,繈褓中的新生兒而言,寄予了美好的希望。

對於四川這樣一個擁有21個市州的經濟大省,確實需要至少3個以上的副中心來拉動「五區共興」,不能像綿陽那樣單打獨鬥地上,就是組團發展創造條件也要上!

政策支持是天意,經濟基礎是地利,怎麽幹是人和。

從天意來講,綿陽、宜賓—瀘州、南充—達州都是一樣的。

從地利來講 ,2023年綿陽GDP4038.73億;宜賓3806.64億,瀘州2725.9億;綿陽占據中心城市+城市群優勢,宜賓+瀘州占據港口優勢, 綿陽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地理位置仍稍勝一籌。

為什麽呢?中心城市圈、城市群永遠是發展的「第一地利」,比如蘇州之於上海,東莞之於深圳,佛山之於廣州。

詳見推文:四川為什麽高看綿宜瀘樂?地理位置是一座城市的終極宿命

具有港口的湛江曾被定為廣東的經濟副中心,2023年,湛江GDP3793.59億,東莞GDP11438.13億,佛山13276.14億。

什麽是天壤之別?這就是!

湛江這個「副中心」早已被人遺忘,湛江自己也不好意思拿出來宣傳,就像現在南充再也不敢提「成渝第二城」一樣

佛山和東莞不用提自己是廣東的副中心,誰不知道廣深之後就是佛山和東莞?

所以, 頭銜並不重要,實力才最重要,怎麽幹才最重要 同樣的機會,誰幹出來市場就認誰,企業就往哪裏跑,馬太效應就這樣形成的。

現在,四川「3地5城」的差距已經很大。

比如 南充、瀘州與綿陽的差距是1300億以上,與宜賓的差距是1000億以上;達州與綿陽的差距是1400億以上,與宜賓的差距是1100以上。

這哪是一個級別的競爭?

這兩年,外來資金、先進制造計畫往哪裏跑?除了成都,就是綿陽,再次宜賓。這個差距只有拉大,不會縮小。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即使宜瀘捆綁,企業多半還是要選擇宜賓。即使「3地5城」的幹勁是一樣的,但沒有資金和計畫支撐的地方,再怎麽幹,也是騎著單車與轎跑的競爭。

當然,這是好事,這也符合市場規律,有利於城市梯隊形成。已開發國家、沿海發達省份,城市格局的梯隊效應十分明顯。

不信?參見廣東的城市經濟梯隊,頭部、頸部與腰部、底部的差距是多麽的大。

綿陽,既占據川渝地區第一組團成德綿第一組團城市格局,也是成渝之後的副中心格局綿宜雙星之首。

川渝地區的第三城市格局,就是南充、瀘州、達州和樂山了。

這四個城市,都是2018年初定的四川副中心種子選手,曾經也是四川的地區行署所在地,雖然產業不是很發達,但有歷史底蘊在,城市攤子和城市人口也比其他節點城市大一些。

就目前來講,GDP都在2000億以上。

2024年,南充和達州有望挺進3000億大關,向GDP百強城市發起沖刺。

2025年,達州有望進入3000億俱樂部,樂山大概在2026年了。

按照近兩年四川的發展速度,這四座城市都有望先後進入全國GDP百強。如果這個目標實作,就是四川從經濟大省進入經濟強省的標誌。

屆時,川渝地區就是中西部地區真正的發展高地,期待那一天早日到來。

剩余的市州,就是川渝地區的第四城市格局,屬於中小城市梯隊。

這些市州既接受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的放射線帶動,又擔當起城鄉統籌發展、綠色發展的重任,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起著關鍵性作用。

因此, 城市的大與小,能階的高與低,在本質上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尊重歷史和市場選擇,因地制宜,各盡所能地發展,這就是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擔當。

大城小城,只要努力奮鬥,都是我們青愛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