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有的顆粒無收,有的凈利增超六倍!銀行加碼消費金融布局,消金公司半數以上為「銀行系」

2024-05-08財經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天書

隨著2023年各銀行年報的陸續「出爐」,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業績也隨母公司年報「浮出水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成績單」普遍較好,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在過去的一年中營收超過百億。業績亮眼的同時,消費金融行業2023年也因違反征信管理相關規定等收到多張罰單。4月18日,【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正式施行,為消費金融行業發展進行規範約束,也提升了準入門檻。

招聯、興業穩坐第一梯隊

建信消金成唯一虧損公司

隨著2023年各銀行的陸續「出爐」,多家「銀行系」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紛紛交出了經營「答卷」。

從凈利潤看,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以36億元、20.72億元的凈利潤位於行業第一梯隊;杭銀消費金融、長銀五八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等以凈利潤超5億元的成績緊隨其後。拿下消費金融行業「入場券」不久的建信消費金融則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凈利潤虧損的公司。根據中國建設銀行2023年年報,建信消費金融成立首年出現虧損,資產總額73.08億元,凈資產71.35億元,凈虧損0.65億元。綜合企查查官網、建信消費金融官網等資訊,建信消費金融成立於2023年6月,是國內第31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

凈利潤增幅方面,寧銀消費金融、小米消費金融成為「黑馬」。2023年,寧銀消費金融凈利潤增幅最高,較上年同比增長676.92%;貸款余額達到421億元,同比增長486%。與此同時,渝農商行年報數據顯示,小米消費金融2023年實作凈利潤0.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幅約為600%。雖然增幅較大,但就體量而言,小米消費金融在業內尚處於低位。蘇銀凱基消費金融凈利潤增幅達143.13%。興業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分別同比下降16.89%、18.14%。

營業收入方面,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突破百億元,分別為196.02億元、112.3億元。從增幅來看,寧銀消費金融同比增長193.96%;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長銀五八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等同比增速均超過10%。

此外,從總資產情況看,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穩居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前三,分別為1764.21億元、869.31億元、742.99億元。南銀法巴消費金融總資產增速同比增長超630%至334.52億元;寧銀消費金融總資產同比增長460%至456.71億元。陽光消費金融總資產出現縮水,同比減少6.41%。

獲客途徑被消費者質疑

新規實施規範行業發展

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持續發展。中國銀行業協會釋出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2年末,消費金融公司服務客戶人數突破3億人次,達到3.38億人次,同比增長18.4%;資產規模及貸款余額雙雙突破8000億元,分別達到8844億元和8349億元,同比增長均為17.5%。目前,多數消費金融公司已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產品體系。

在穩定發展的同時,多家消費金融機構2023年內因違規事宜涉及催收、征信管理以及貸款管理等被罰。其中,哈銀消費金融因違反征信管理相關規定,收下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2023年的「1號」罰單,被罰款58萬元。

而在社交平台中,也有使用者對消費金融公司的獲客途徑等提出了質疑。「我在支付平台裏開通了消費信貸產品,並把額度設定為了10元。那天登入後發現不知什麽時候還開通了招聯消費金融的消費金通訊用購額度,而且額度還是一萬元。」該使用者說。此外,有的使用者表示自己在使用消費金融產品時逾期,因此被催收簡訊騷擾,「工作人員打來催收電話時聲音尖銳、言辭犀利。我多次告訴他會主動聯系,但是掛斷電話後就收到了騷擾簡訊。」

4月18日,【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辦法】提高了消費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並對消費金融公司主要出資人的出資比例等作出規定。【辦法】修訂內容主要包括五點。一是將消費金融公司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從3億元提高至10億元,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二是將消費金融公司主要出資人持股比例要求由不低於30%提高至不低於50%,以壓實股東責任;三是對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範圍進行了基礎業務與專項業務的區分,引導消費金融公司專註主責主業;四是增加監管指標,要求擔保增信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全部貸款余額的50%,流動性比例不得低於50%;五是增加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合作機構管理」兩個專章,更加突出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等。

行業「內卷」銀行加碼布局

二十余家公司高層「換血」

在過去的兩年內,多家銀行加碼消費金融市場布局。2022年5月、7月,寧波銀行分別受讓華融消費金融70%、6.7%的股權。2022年8月,寧波銀行釋出公告稱,華融消費金融已更名為安徽寧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8月,南京銀行完成蘇寧消費金融控股權收購,持有該公司比例由15%增加至56%,並更名為南銀法巴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22年9月,中國建設銀行獲批籌建建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成為第三家成立消費金融公司的國有大行。至此,31家消金公司半數以上為「銀行系」。

隨著銀行加碼消費金融布局,在賽道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消費金融公司也頻頻「換帥」。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在已開業的31家消費金融公司中,2023年內有中原消費金融、南銀法巴消費金融、長銀五八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金美信消費金融等二十余家公司進行了高層「換血」,涉及董事長、總經理等崗位。2023年12月2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一日披露3張招聯消費金融相關的任職批復,薛銀顯、毛付根以及陳昆3人分別獲批擔任招聯消費金融總經理助理、獨立董事以及總經理助理。在此前的12月22日,招聯消費金融獨立董事包國憲的任職資格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