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金融監管總局釋放權威訊號:苦練內功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2024-02-06財經

陸續出台50余條開放新措施,取消銀行保險機構的外資股份比例限制,大幅減少外資數量型準入門檻……近年來,中國金融開放連出實招,彰顯著中國在經濟行穩致遠的背景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在近日召開的2024年工作會議中,把「堅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列為一項重點任務,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聚焦主業、苦練內功、降本增效」「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助力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等,這為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明晰了方向與路徑。

那麽,金融機構應練就哪些內功?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又該怎麽做?帶著這些問題,【金融時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學者。

引進來:外資金融機構來華展業步伐不斷提速

隨著中國市場的吸重力與日俱增,外資金融機構來華展業興業的步伐不斷提速。截至目前,境外24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均在華設有機構,全球最大的40家保險公司有近半數進入中國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在華外資銀行資產增長了16%,在華外資保險公司資產增長了117%。

「金融開放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作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告訴【金融時報】記者,2018年以來,中國主動、有序推動新一輪金融業開放,出台了多項開放措施,中國金融業開放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了41家法人銀行、116家外國及港澳台銀行分行和132家代表處,營業性機構總數量達到888家,總資產為3.86萬億元。2023年,多家外資銀行持續加碼中國市場,外資銀行機構增資達70億元。中外合資理財公司也再度擴容,法巴農銀理財在上海自貿區開業,至此,五大國有銀行均與外資合作成立了理財公司。

保險業作為中國金融行業中率先對外開放的行業,對外資的吸重力也不斷增強。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境外保險機構在境內已經設立了67家營業性機構和70家代表處,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2.4萬億元,在境內保險行業市場的份額達到10%。此外,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也是一大亮點。截至目前,已有15家保險公司獲批設立上海再保險營運中心,包括中意財險、安盛天平財險、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3家外資保險機構。

走出去:中資金融機構苦練內功深耕國際化

「引導金融機構聚焦主業、苦練內功、降本增效,切實提升行業發展永續性」,這是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著眼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出的明確要求。

伴隨著中國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的腳步,更多經營穩健、資質優良、專業特色的外資金融機構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可以預見,中國金融業將在競爭合作的過程中不斷修煉內功,提升自身競爭力,走高品質發展道路。

「中國金融在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還有不足。」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周景彤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如,中資金融機構全球布局和競爭能力不足,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走出去」更少;中資金融機構在海外市場的業務仍以存、貸、匯等傳統業務為主,零售、財務顧問等業務開拓和深耕當地客戶均存在不足;配置全球金融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參與和主導國際金融規則制定的程度有待增強,在IMF、世界銀行、金融穩定委員會等國際重要機構中的話語權仍有待提升等。

那麽,中資金融機構應如何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和規則影響力?「要緊跟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中資企業‘走出去’需要,調整最佳化金融機構全球化布局。」周景彤表示,要根據國際政經格局演變,有進有退,加強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國家或地區等重點市場的業務滲透和網點布局。積極參與自貿區、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自貿區金融服務水平。此外,中資金融機構還應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助力構建更加包容、公平的全球金融治理秩序,近期可在綠色金融、金融科技、數位貨幣等優勢領域實作較大突破。在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資金融機構還可以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實作「彎道超車」。

下一步:制度型開放對金融開放提出更高要求

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本次會議提出,要穩定擴大制度型開放,助力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可見,制度型開放,即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方面擴大開放,是接下來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點與亮點。

「這不僅與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的‘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相呼應,也為下一階段金融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一峰告訴【金融時報】記者,一方面,這要求加快推動監管規則與國際接軌,建立公平、透明、規範的市場體系,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另一方面,在推動金融開放的同時,也要切實維護好金融安全與穩定,提升風險防控和化解能力,確保金融管理能力與開放水平相匹配。

其實,金融業擴大制度型開放一直在路上。日前,【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出爐,其中一大亮點就在於「提高制度型開放水平」。具體到金融領域的制度型開放,要求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持續加大外匯便利化政策和服務供給,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加快推進上海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各項舉措,更好服務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同時,【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支持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政策檔出台,在持續健全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推動香港在聯結內地與國際市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為更好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看來,後續金融管理部門有望在金融領域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提品質,對外資金融機構實施差異化監管,不斷最佳化外資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興業展業,支持外資金融機構集聚發展。

大家都在看

力度「加倍」!重磅落地!
操作自主性不斷增強 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空間充足
這家股份制銀行迎新任董事長

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

記者: 孫榕

編輯:劉能靜

信箱:[email protected]

關註金融時報公眾號 看更多獨家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