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基金調倉換股路線圖曝光!重點布局三大行業,61股增倉市值超百億元

2024-02-18財經

2023年下半年二級市場震蕩下行,公募基金四季度都做了哪些調倉動作?

2023年A股主要指數震蕩收跌,盡管二級市場表現不佳,但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依然創下27.26萬億元的歷史新高,總份額也達到了26.48萬億份。

從數量上來看,2023年末公募基金總數達11514只(多份額合並統計),較2022年增長9.75%。其中,REITs和QDII基金數量在2023年呈現明顯的增加,同比增長振幅分別為25%和24.77%,最新數量分別為30只和277只。

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二十強大洗牌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天弘基金和南方基金5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均超萬億元。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和廣發基金仍牢牢占據公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前三,分別為1.62萬億元、1.26萬億元和1.19萬億元。

規模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公司中,多家公司資產規模環比縮水,其中廣發基金減少816.07億元,但華夏基金、天弘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平安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逆市增長,招商基金、天弘基金、博時基金分別增長320.95億元、263.72億元、228.73億元。

2023年四季度基金公司資產規模排名大洗牌。易方達憑借1.62萬億元的規模依舊遙遙領先。華夏基金憑借ETF產品,資產管理規模屢創新高,去年四季度首次超過廣發基金,躍居第二位。

華夏基金全部ETF規模達3994.18億元,環比增加1186.79億元,增幅超42%,管理的ETF基金規模穩居首位。天弘基金則憑借貨幣市場基金,管理規模快速增長,超越南方基金排名第四位。招商基金於去年四季度發力,從第十一位躋身第八位。

此外,匯添富基金則從第八降到第十,鵬華基金四季度資產管理規模縮水381.33億元,排名掉出前十。

電子行業最受基金青睞

隨著公募基金2023年四季報披露收官,基金重倉股隨之浮出水面。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去年四季度A股共有2926股現身主動權益型基金重倉股名單,其中包括61只北交所股票。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食品飲料、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裝置、電腦為公募基金持倉市值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被持有3688億元、3555.82億元、3482.54億元、2510.54億元、1294.79億元。

從加倉行業看,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對電子、醫藥生物、農林牧漁行業表現出了較大的偏好,持倉市值增加均超百億。電子行業環比增加358.91億元;醫藥生物、農林牧漁行業緊隨其後,相較上期分別增加148.53億元、108.44億元。而電力裝置、食品飲料、非銀金融三個行業是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減倉最多的行業,去年上半年火爆的通訊、電腦、傳媒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減倉。

電子行業中,海光資訊成為去年四季度獲公募基金增持最多的個股,增持市值160.56億元。立訊精密和瀾起科技緊隨其後,2023年四季度末獲增持市值分別為86.02億元和57.67億元。

2023年四季度,電子行業整體漲幅達3.92%,僅次於煤炭行業,排名第二。海光資訊區間漲幅31.49%,立訊精密上漲15.53%,瀾起科技漲幅為18.23%。

公募基金四季度增持的電子行業囊括多只消費電子、半導體個股,包括通富微電、中芯國際、歌爾股份、卓勝微、韋爾股份、北方華創、聖邦股份等,其中通富微電、歌爾股份、卓勝微、思特威-W去年四季度漲幅均超過20%。

國聯證券對此表示,電子行業基金重倉配比接近歷史高位。近兩個季度電子板塊重倉占比提升主要受到部份消費電子零部件價格上漲及2024年消費復蘇預期等因素驅動。

44股被基金重倉超百億元

個股方面,去年四季度有44只個股被公募基金重倉市值超100億元。貴州茅台以1403.99億元的持股總市值排名第一,持股占流通股比6.48%;寧德時代、五糧液、瀘州老窖緊隨其後。

環比來看,去年四季度前二十大重倉股名單變化不大,貴州茅台、寧德時代、瀘州老窖仍位列前三。海康威視、美的集團新進二十大重倉股名單。古井貢酒、比亞迪結束前二十大重倉股名單。

海康威視去年四季度被473只基金重倉,相較三季度末增加62只,其中富國創新科技A、富國創新趨勢、匯添富數位經濟引領發展三年持有A、易方達新經濟等在其間新進重倉均超500萬股。

61股獲基金增倉超百億元

在調倉方面,公募基金去年四季度共加倉1600余只個股,其中61只個股獲加倉超百億元。公募基金加倉市值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海光資訊、聯影醫療、紫金礦業,分別增持2.15億股、6957.81萬股、6.496億股,期末持倉市值合計分別為185.03億元、105.33億元、314.05億元。

其中,被加倉最多的個股為海光資訊,公司主要從事高端處理器、加速器等計算芯片產品和系統的研究和開發。華夏基金旗下的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等多只基金合計新進持倉近1.04億股,持倉市值73.58億元。公司預計2023年盈利11.8億元至13.2億元,同比增長46.85%到64.27%。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四季度新進持倉紫金礦業1.23億股,持倉市值15.33億元。另外,華夏上證50ETF四季度也小幅加倉4432.33萬股,持倉市值超25億元。2023年度,紫金礦業在主營的金、銅、鋰等資源並購和產能提升方面,均有重大斬獲。公司表示將在2024年加快一批重要銅礦增量計畫建成投產達產,釋放黃金板塊產能及效益,爭取5年內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鋰生產企業之一。

此外,牧原股份、溫氏股份也均獲增持超30億元。2023年對於生豬養殖行業而言無疑是「寒冬」,牧原股份也出現上市以來年度首虧。不過據搜豬網數據,今年1月12日以來,生豬價格出現觸底反彈,並延續至今。

A股優質資產價效比凸顯

科技方向獲共識

廣發基金劉格菘表示,當前時點A股大部份優質資產已經具備較高的價效比,並對2024年的整體經濟形勢保持樂觀。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2024年A股、港股有望出現否極泰來,出現結構性牛市的行情,而被錯殺的這些優質股票、優質基金將會迎來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

在投資方向上,南方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唐小東表示,2024年的投資中,科技方向的分量很重。他表示,要繼續關註科技領域的進展,包括人工智慧、華為產業鏈、智慧汽車等,投資這些成長板塊預計是結構性行情中的主要收益來源,因為相關領域確實發生著廣泛的、積極的變化。

華夏基金2024年策略會上,多名基金經理看好科技賽道,在管產品涉及投資方向包括數位經濟、半導體等。

在博時基金舉辦的策略會中,關於硬科技投資的討論占據較長時間,圍繞人工智慧(AI)套用、MR硬體、衛星互聯網、新型電力系統、合成生物學、創新藥細分方向召開了六場專題交流活動。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