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龍年A股競猜!紅利策略再回歸?機構:港股紅利資產比A股更「紅利」

2024-02-17財經

兔年A股以小盤股大跌謝幕,龍年開市之際,聚焦高股息資產的紅利策略會否再次興起?從多家機構公開預判來看,紅利策略依然是不少投資者的「心頭好」,甚至還有機構透過跨市場比較發現,港股紅利資產比A股更「紅利」。

但也要看到,在過往一段時間持續演繹後(紅利低波指數繼2023年上漲6.45%後,2024年以來大漲6.13%),也有部份機構提出警惕。他們認為,啞鈴型策略仍是長期配置思路,但預期過於一致高股息紅利策略或將休整,短期不再建議追高。他們更傾向於透過「啞鈴策略」兼顧成長和價值資產。「一頭保護自己,一頭撒下希望。」

港股比A股更「紅利」

「資本市場素有‘弱市股息率,牛市市夢率’說法,反映的是極端行情下市場的資金偏向。其中的‘股息率’,便是紅利策略的核心選股指標之一,紅利資產首先是高股息資產。」華夏基金分析到,「高股息資產」是指股息率較高的權益資產。一般來說,股票的收益主要來自於股價上升後的買賣差價和公司的分紅,而股息率又可以繼續拆分為分紅率/市盈率。

以紅利低波(p0269.CSI)指數為例,繼2023年上漲6.45%後,2024年以來已上漲了6.13%。財通基金觀察到,1月國內經濟低預期持續發酵,疊加央企市值管理納入考核,央企紅利策略「一枝獨秀」,較優的防禦內容為其股價帶來「確定性溢價」,煤炭、銀行、公用事業、石油石化等表現相對較優。在宏觀不確定性凸顯背景下,市場追逐「確定性溢價」,具備永續經營特征、防守內容突出的紅利資產相對占優。

此外,機構還進行了紅利策略的跨市場比較。華夏基金將美股、港股、A股三大市場的選股指標[(回購+分紅)/(IPO+再融資)]進行比較,數據顯示,美股市場>港股市場>A股市場。參考美國成熟市場經驗,數據反映港股市場董事會更加傾向於照顧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訴求。

根據Wind數據,截至1月末,港股通央企紅利(931233.CSI)近12個月股息率為8.49%、港股通內地金融(p1146.CSI)股息率高達8.19%,恒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HSMCHYI.HI)股息率高達8.33%。當前,AH股溢價指數向上突破了150,意味著同樣一批在AH兩地上市的公司,在A股的價格已經比H股的價格貴了超過50%。「從這個意義上說,港股的紅利資產比A股更‘紅利’。」

有望獲取三方面收益

基於上述分析,機構認為,春節之後A股紅利策略和高股息資產依然值得期待。

「當前市場股息率較高的公司往往具備較低的估值,存在估值修復的空間,對高股息資產來說或同時有機會獲得估值修復帶來的股價上漲、盈利持續增長帶來的市值上升以及利息三方面的收益。因此高股息也經常會被投資者認為具有相較於債券有更高的收益率;相較於其他權益資產風險又更低的特征。」華夏基金稱。

在鵬華基金權益投資三部基金經理王子建看來,2024年以來紅利指數延續了持續跑贏特征,雖然超額比較顯著,但相關高股息板塊仍有5%以上的股息率,在當前經濟弱復蘇、穩定資產相對稀缺的背景下,預計將持續獲得資金尤其是增量資金的青睞,短期看不到風格切換的跡象。政策上,國務院國資委鼓勵央國企市值管理,鼓勵央國企提高股東報酬,也是對紅利策略的加持。

長城基金的基金經理韓林則指出,2024年以來「中特估」主題重新回到市場關註視野,成為強勢主題。一方面,國務院國資委強調將對中央企業負責人進行「市值考核」;另一方面,央國企標的與防禦價值凸現的高股息資產有較大重合。「在宏觀轉暖、政策刺激等預期及落地效果未出現實質性的大幅改善之前,高股息、防禦類板塊的抱團在2月份或將延續。我們將進一步觀察宏觀和政策預期層面是否出現較大轉折,市場風險偏好是否修復。」

高股息資產適合打底

在具體布局方面,鵬華基金研究部基金經理賀寧建議,2月份內需復蘇預計依舊相對疲軟,宏觀經濟低位執行,紅利資產預計仍然會延續一定的趨勢。接下來會密切關註春節前後可能的風格切換。」賀寧表示,目前以TMT為代表的成長類資產估值跌至歷史底部區域,但仍有幾個方向值得重點關註:包括以海外AI投資浪潮驅動的半導體、算力側;海外巨頭對2024年PC、手機等復蘇的展望態勢依舊相對樂觀;以及近年來供給端格局出清後的一些細分行業亦醞釀著投資機會。

但賀寧也表示,後續也不能忽視新舊動能轉換,新經濟替代老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的主引擎是中長期比較確定的事情。「2024年以來成長股跌幅較大,普遍跌幅在20%-30%之間,有不少公司已經跌到合理市值以下,我們也要隨時關註這些公司,年內市場仍有比較大的可能會切回到成長賽道,但具體是哪些成長板塊跑出來,需要密切關註各細分行業的產業變化。」

富國基金認為,在經濟復蘇和全球流動性拐點兩重預期的共同作用下,A股市場有望逐漸走出底部區域。在拐點得到進一步驗證前,可以采用「三角形」布局:防守側可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的紅利策略,受益於基本面的逐漸修復和預期變化。

「短期來看,在經濟弱復蘇的背景下,紅利策略與投資者的穩健型配置需求相匹配;長期來看,在經濟增速適度放緩和無風險利率下行的宏觀背景下,能夠提供持續、穩定的高股息資產適合作為打底資產。此外,尋找真正的優質高股息資產,股息率並非唯一的指標,策略思路應包括基本面分析、當前整體的股息率水平與PE估值的趨勢以及對未來長期基本面的判斷。」富國基金稱。

預期過於一致會導致休整?

雖然有多家機構持續看好,但並不意味著紅利策略不存在「異議」。實際上,隨著一致預期持續演繹,已有部份機構提出警惕。他們更傾向於透過「啞鈴策略」兼顧成長和價值資產。「一頭保護自己,一頭撒下希望。」

比如,國泰基金就直言,長期配置建議以啞鈴型策略持有紅利和科技兩類方向,但短期不再建議追高紅利。階段性看,市場風險偏好仍在磨底階段,資金面和基本面的積極預期仍待進一步確認。從機構持倉情況來看,國泰基金表示關註到市場在2023年四季度大幅加倉了具備確定性的成長方向,包括電子、醫藥與機器人,繼續減倉電新與食品飲料。

「這意味著,市場對於電子、醫藥當前增長的確定性有著高度的共識,交易結構短期快速集中,但是產業催化卻有所落空,如電子新品發售反響仍待觀察,醫藥行業整頓仍然延續,這使得以上方向成為後續反彈主力的難度在加大。」綜合以上因素,大盤將繼續盤整築底,春節後大盤有望出現區間震蕩、底部逐漸擡升的趨勢。

長城基金的基金經理趙鳳飛也說到,接下來會密切關註春節後的風格切換動態。預期過於一致高股息紅利策略或將休整,底部成長股有望迎來修復。「全年來看,在科技領域會重點關註過去兩年超跌龍頭的景氣反轉,以及AI算力,半導體裝置、華為鴻蒙等領域的國產化行程。低位龍頭的估值修復與周期復蘇的共振有望帶來機會,關註部份質地尚可、價效比較高的TMT標的。同時,關註有競爭壁壘的龍頭企業機會。」

「資本市場沒有哪類資產或哪個策略能一註獨贏。從去年到今年市場透過‘啞鈴策略’來反脆弱,在降低總體投資風險的同時力爭收益最大化的資產配置方式,被更多投資者所選擇。‘啞鈴策略’的一頭是新一輪周期的上升主線,代表了中國未來產業的前進方向,比如科技成長;而另一頭便是低波紅利資產,透過類固收高股息類資產降低投資組合波動。一頭保護自己,一頭撒下希望。」華夏基金說。

來源:證券時報·券商中國 作者:余世鵬

審讀:譚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