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資源型城市如何跨越發展?看油城東營轉型「三級跳」!

2024-06-04財經
第一跳——從1:9到9:1,制造業崛起改變「一油獨大」;
第二跳——化工超煉油,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第一動力源;
第三跳——新樹長強枝,新能源新材料崛起。
作為一座被資源覆寫命運的城市,40年間,東營未雨綢繆,接連「三級跳」逐步「脫油」,產業結構實作從「一油獨大」到多產業集群競相發展,為全國資源型城市、重工業城市跨越發展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東營樣本——
油城轉型「三級跳」
——資源型城市產業升級的東營樣本
東營,一座被資源覆寫命運的城市。
1961年,華八井噴湧出華北平原第一股工業油流,勝利油田闖入全國視野。1983年,黃河尾閭,東營市因油而生。
憑借資源稟賦,東營經濟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一度成為人均GDP山東省最高、全國領跑的城市。但單一的產業結構也給城市發展帶來一系列弊端——易受石油價格波動影響、城市抗風險能力不強、城市發展潛力低等等。
去年,勝利油田原油產量連續7年穩產2340萬噸以上,遠未到資源枯竭時。但東營未雨綢繆,40年間接連「三級跳」逐步「脫油」,產業結構實作從「一油獨大」到多產業集群競相發展。2023年,東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率、規上工業利潤增速及利潤率提高振幅均居全省第1位,為全國資源型城市、重工業城市跨越發展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東營樣本。
第十四屆中國(廣饒)國際橡膠輪胎暨汽車配件展覽會。
第一跳——
從1:9到9:1,制造業崛起改變「一油獨大」
5月15日,第十四屆中國(廣饒)國際橡膠輪胎暨汽車配件展覽會在東營舉行,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余名參展商和專業采購商到會。
如今的廣饒縣早已成長為全國重要的橡膠輪胎生產制造和出口基地,子午胎綜合產能達到1.76億條,約占山東省的一半、全國的近四分之一。而這個中國「輪胎之都」的崛起,並不是一夜之間的事。
建市之初,石油工業是東營經濟的絕對支柱,全市工業總產值20.95億元,其中地方工業總產值2.17億元,僅占10%。
如何才能興於油但不困於油?如何避免「油盡城衰」?擺脫資源依賴、打破「資源詛咒」才是根本出路。東營市提出:圍繞資源、市場、油田上計畫,透過改造老工業和建設新企業,大力發展鏈條經濟和替代產業,構建以石油化工、橡膠輪胎、石油裝備等與石油相輔相成的市域工業體系。
當面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油田開采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的發展阻力時,羽翼漸豐的東營地方工業挑起了大梁。2015年,東營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2396.81億元、1.3萬億元,人均GDP、人均財力居全國地級市前列,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的企業達到32家,山東百強企業中,東營占22%。
「從‘六五’末到‘十二五’期間,東營地方工業總產值與勝利油田總產值比重從1:9變為9:1,實作了工業經濟以油田為主體到以制造業為主體的第一次跨越式發展。」東營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局長陳桂林介紹。
利華益集團確立了原油、丙烷「雙原料」的產業鏈體系優勢,構建起9條產業鏈。
第二跳——
化工超煉油,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第一動力源
如果沒有了石油,東營靠什麽發展?這份生存的壓力,城市有,企業也有。
利華益集團,以石油化工為主導產業,制藥、紡織服裝、進出口貿易多元化經營的股份制大型企業集團。李秀民,利華益維遠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1995年參加工作,是利華益的第三批員工。在他的記憶中,利華益剛成立時還只是個煉油廠,與許多東營本土企業一樣,一心一意圍著「油」轉。
很快,政策的調整讓利華益感受到了「被動」。20世紀90年代末,全國的地煉企業面臨關停並轉的生死關口。盡管利華益成為山東當時保留的21家地煉企業之一,但這場「動蕩」還是拉響了企業發展的警報。
2002年,利華益嘗試上馬化工計畫,試水苯酐市場。2008年,正式向化工領域轉型,布局25萬噸/年的丁辛醇計畫。「當時經濟下行,企業沒有能力兼顧,在上煉油還是上化工計畫的抉擇中,我們最終決定暫舍煉油、保化工。」李秀民說。
兩年後,丁辛醇計畫建成投產,此後,利華益快速擴張化工版圖,雙酚A、新戊二醇、聚碳酸酯、苯酚丙酮、高效能ABS樹脂等計畫陸續落地。
當下,利華益進一步沿著「油頭化身高化尾」的產業鏈條,向新能源領域進軍。「現在正在建設的鋰電池電解液計畫,預計下半年投產。我們采用國際領先的酯交換法工藝技術,以環氧丙烷、化工裝置二氧化碳尾氣為原料生產電解液溶劑,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李秀民說。
如今,利華益早已確立了原油、丙烷「雙原料」的產業鏈體系優勢,構建起9條產業鏈,化工板塊在利潤率和發展前景上已顯著超過煉油。
一部利華益發展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營的跨越轉型之路。從煉油到化工,從企業到城市,其底層邏輯是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開放驅動轉型。
從外部看,全球經濟下行、國際油價下跌、資源要素趨緊;從內部看,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科研創新能力弱,資源環境壓力大……一系列困難和挑戰,倒逼東營在石油枯竭之前未雨綢繆,提早布局新的產業鏈條,為城市發展引入新的活水。
2018年,【東營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釋出,明確石化產業以建設高端石化產業基地為重點,延伸最佳化以芳烴綜合利用、烯烴綜合利用、化工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鏈條,堅定不移推動「減油增化」。
「2022年,東營化工產業首次超過煉油,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源,東營由此實作由傳統產業帶動向先進制造業引領的第二次跨越。」東營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曹永湖介紹。
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AI工業視覺辨識品質檢測系統對汽車用蜂窩陶瓷顆粒捕捉器產品進行品質檢測。
第三跳——
新樹長強枝,新能源新材料崛起
東營最大的轉型難題,是轉變外界對這座「油城」的固有印象。
在東營市墾利區老十五村鹽堿灘塗地上,一眼望不到邊的深藍色光伏板下,魚蝦正健康成長。這裏是華潤財金紅光漁業800MW光伏發電計畫,去年7月實作並網發電。
距離東營港20公裏的渤海中部近海海域,一台台百米高的風電機組迎風旋轉,全國平價海上風電第一度「綠電」2022年在這裏發出。
什麽是資源?地下的石油是資源,天上富集的風光也是資源。「目前,東營可再生能源裝機已超越火電裝機成為第一大電源,實作增量能源消費(扣除原材料用能)全部依靠可再生能源提供。」曹永湖說。
憑海臨風的東營正加快布局海上風電、光伏產業。「目前,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已吸引簽約落地計畫28個,從纖維、樹脂到葉片,從樁基、主軸、塔筒到風電主機,一批產業鏈上下遊計畫加速集聚,基本構建起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條。」東營市廣利臨港產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磊介紹。
材料被譽為制造業「底盤」,當前,一大批新材料企業在東營快速成長。它們「年齡」不大,但發展勢頭迅猛。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
山東國瓷成立於2005年,從生產鈦酸鋇起家,此後一直在無機非金屬賽道裏探索耕耘,不斷推出氧化鋯、蜂窩陶瓷等產品,如今主營業務涵蓋了電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醫療材料、新能源材料、精密陶瓷和其他材料等六大板塊。
鈦酸鋇是生產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重要原料,而MLCC是各種電子、通訊、資訊及航天等消費或工業用電子產品的重要元件。「目前,全球市場上奈米級鈦酸鋇主要產自日本。我們在國內率先完成奈米水熱法鈦酸鋇生產工藝,填補了國內空白,保障了中國MLCC行業的安全發展。」山東國瓷行政部經理畢先濤介紹。時至今日,山東國瓷依然是國內唯一一家批次生產奈米級鈦酸鋇的企業,掌握著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
新樹長強枝,如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優勢高新技術產業聚「鏈」成勢,成為東營的優選項,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稀土催化材料產業園、氧化鋁纖維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園區成為東營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最近三年,東營新材料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9%。
從鹽堿荒灘上的一口油井,到一個蓬勃發展的城市,勝利油田發現以來,東營這片新生的土地上創造了眾多奇跡。如今,新的變化正在醞釀。「盡管我們在國內市場做到了頭部,但跟國際最先進的水平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給每個產品都明確了對標物件,不斷追趕,力爭超越!」畢先濤說。
這是山東國瓷的進階之路,也是東營產業正在經歷的第三次跨越——「第一」不是終點,一直奔向更高的目標才是常態。
(大眾日報記者 陳曉婉 賈瑞君 齊淮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