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讀創公司調研|上半年凈利預增翻倍!海昌新材:MIM產品一旦大批次生產,將大幅提升公司未來業績

2024-07-23財經

國內粉末冶金領域龍頭海昌新材(300885)7月23日釋出公告稱,22日公司接受了中金銀海(香港)基金有限公司、深圳啟富證券有限公司、中信證券(香港)、啟林私募等機構投資者調研。海昌新材在接受調研時表示,相較於PM工藝,MIM(編者註:金屬粉末註射成形 可用於制造更高精度的產品。公司在MIM產品的研發投入在不斷持續加大,目前市場反饋非常良好。MIM產品的未來市場前景廣闊,一旦大批次生產,對公司未來業績會帶來大幅提升。

海昌新材還表示,公司目前暫未直接向特斯拉供貨。目前已有部份產品套用於工業機器人領域。截至目前,公司的銷售訂單已逐步恢復,並持續增加;另外,公司不斷加大產品創新與研發投入,積極開拓新客戶、新訂單,未來隨著新產品的量產,也會為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再者,公司加大自動化投入,不斷地進行技術革新,提升生產及管理效率,從而提升利潤空間。

海昌新材主營業務為粉末冶金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據海昌新材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半年度歸母凈利2800萬元~3300萬元,同比增長70%~100%。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進行市場開拓,公司銷售訂單持續增加,銷售收入和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公司持續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加強成本管控,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提升。

截至7月23日午間發稿,海昌新材股價最新報8.05元/股,漲1.13%,總市值20.2億元。

❑ 調研問答環節具體內容如下:

問:近期關註到貴司釋出的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同比預計增長70%-100%。請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是什麽?

答:1.公司積極進行市場開拓,上半年訂單較去年有較大增長;2.公司去年開發的新品已經逐漸量產,新品的利潤較高;3.得益於公司不斷提升的經營管理能力,加強成本管控,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提升。

問:粉末冶金的生產工藝與傳統鍛造相比它的優勢在什麽地方?

答:我們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1.粉末冶金行業的材料來源為迴圈經濟,材料利用率高達96%-97%;2.產品可批次生產,成本低;3.對環境友好,制造過程清潔高效;4.產品品質一致性較好;可用於制造精密、異形的機械零件。

問:公司的核心有利競爭有哪些?

答:一、管理優勢公司建立了一套科學合理並列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公司各部門高效率的運作,保證生產過程中成本、品質、效率等因素有機結合,確保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二、技術優勢在為客戶提供客製化零部件的服務過程中,憑借粉末冶金零部件領域多年積累的研發實力,公司已深度參與部份客戶前端產品設計,提高了客戶黏度。技術部門在多年的研發基礎上,不斷進行技術改造,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問:公司的回購進展情況?此次回購是否已經結束?

答:截至6月30日,公司已累計購股份2,163,300股,成交金額為14,487,851.48元(不含交易費用)。本次購還在進行中,尚未完成。公司將在購期限內完成股份的購並進行登出。

問:公司目前是否向特斯拉供貨?

答:公司目前暫未直接向特斯拉供貨。

問:請公司與競爭對手「東睦股份」和「保來得」對比的區別在哪裏?

答:在主營業務方面,公司主要向電動工具、汽車(含新能源汽車)、辦公裝置、家電等領域的客戶批次生產銷售客製化的粉末冶金零部件;其中,電動工具的收入占到營業收入80%以上;而東睦股份主要產品套用於汽車及家電領域;保來得公司與我司的主營業務較相似,以電動工具為主。我們在國內市場特別是電動工具細分市場中已取得明顯有利競爭,行業排名目前是全國第一名。

問:公司產品出口比例較大,超過60%;中美貿易摩擦及關系的不確定性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有多大?公司是否有計劃將生產線轉移到海外?

答:目前,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們的業務暫無影響。公司正在評估東南亞、北美等海外投資方案。如未來中美關系不確定性加劇,關稅大幅增加,公司將考慮海外投資的可能性。

問:MIM產品相較於PM產品的優勢在於?

答:相較於PM工藝,MIM可用於制造更高精度的產品。公司在MIM產品的研發投入也在不斷持續加大,目前市場反饋非常良好。MIM產品的未來市場前景廣闊,一旦大批次生產,對公司未來業績會帶來大幅提升。

問:公司機器人業務的發展情況。

答:粉末冶金材料及工藝套用在工業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上前景廣闊,公司2022年已開始研發,並且不斷加大投入。目前已有部份產品套用於工業機器人領域。

問:公司2021年營收達到3個多億,2022年和2023年業績同比下降了。請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點在哪裏?

答:一、公司2021年度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由於海外客戶出於備庫存的考慮,訂單量大幅增加;2022年以來由於客戶在去庫存,公司訂單有所下降;二、截至目前,公司的銷售訂單已逐步恢復、並持續增加;另外,公司不斷加大產品創新與研發投入,積極開拓新客戶、新訂單,未來隨著新產品的量產,也會為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再者,公司加大自動化投入,不斷地進行技術革新,提升生產及管理效率,從而提升利潤空間。

來源:讀創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