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臨武:啟用一池春水 成就「鋰」想之都

2024-07-26財經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曾金輝 郴州報道

今年以來,臨武縣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以打好「發展六仗」為總抓手,聚焦「四大定位」,加快建設「電池產業之都」,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

建築工人正忙著搭建廠房。

連日來,筆者在臨武縣鋰電產業園看到,沿著工業大道一字排開的大中赫碳酸鋰、安能贛鋒、鞍重股份、科力遠等鋰電計畫建設如火如荼,各計畫業主和施工單位強化協調配合,戰高溫、鬥酷暑,奮戰重點計畫施工一線,一幅跨越式「蝶變」的奮鬥畫卷正徐徐鋪展。

搶機遇揚優勢,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臨武縣鋰礦資源稟賦優厚,探明的潛在氧化鋰儲量可達500多萬噸。

臨武縣立足鋰礦資源儲量優勢,搶抓機遇,按照「統一規劃布局、統一資源管理、統一招商引資、統一指揮排程」基本思路,著力構建「鋰礦-材料-電池-終端-回收」五位一體的鋰電池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的發展新格局,創新提出「鋰礦資源全產業鏈開發、上遊帶下遊,下遊配上遊、鋰礦資源‘吃幹榨盡’、鋰礦資源區域化配置」4條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原則。

成功引進湖南安能、大中礦業、科力遠、威領股份4個集鋰礦采選、冶煉、正極材料、電池和尾砂鋰渣綜合回收利用於一體的全產業鏈計畫。

建機制強推進,樹立產業建設新標桿

臨武縣堅持把鋰電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主導產業和經濟支柱,賦予首位力度,整合首位政策,予以首位扶持,舉全縣之力推動鋰電產業發展。

全年開工在建的鋰電計畫達15個,累計完成投資破百億元,重新整理計畫建設「加速度」。

如湖南安能旗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選360萬噸選礦生產線第一條中式線試執行投產,剩余三條生產線完成工程總進度的95%;年產2.5萬噸碳酸鋰生產線裝置安裝完成總工程量的75%,已完成窯爐點火;湖南大中赫鋰礦責任有限公司TBM盾構機如期始發,采選間運輸隧道掘進600余米,年產4萬噸碳酸鋰計畫土方平整、石方爆破已基本完成。

夯要素強保障,提升產業服務新水平

臨武縣堅持「要素跟著計畫走,服務圍著計畫轉」,千方百計破瓶頸、夯要素、優服務,以堅實的要素保障、優質的服務助推計畫快建設、快投產。

實行「一企一策」,全力保障落地企業鋰礦資源配置,做實、做優「親媽式」服務,為4家鋰電企業安排駐企服務專員16名,主動上門服務,著力推動服務計畫由「督著辦」向「領著辦」轉變。

同時,在臨武高新區設立主導產業審批服務綜合視窗,制定園區版鋰電新能源全產業鏈「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指南,實行「一站式」和「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全面擦亮「身在臨武、辦事無阻」營商環境品牌。

工人在生產車間組裝電池。

延鏈條強招引,鑄牢產業合作新集群

臨武縣圍繞鋰電產業鏈式化、集群化、融合化發展目標,堅持「上遊引下遊、下遊配上遊、資源換財源、龍頭來牽頭」原則,建立「五個一」「五及時」機制,成立「一辦十隊」,縣處級領導掛帥出征、高位推動。

今年以來,共計外出考察招商9次,考察企業30余家,接待來臨考察企業50批次,引進2億元以上重大招商計畫8個,招引「三類500強」計畫1個,投資總額111億元,總任務完成率排郴州市第一。

同時,承辦了湖南省鋰電新能源產業暨固態電池產品合作對接會,邀請新能源領域企業負責人和知名專家學者600余名,臨武縣實作集中簽約計畫14個,總投資額125.1億元。

強技術減成本,厚植產業競爭新優勢

臨武縣堅持把技術創新作為鋰電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以技術創新降低企業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湖南安能旗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攻破了尾砂處理中泥、水分離的難關,將壓榨泥的水分控制在6%左右,可直接用於下遊產品生產,創新提出了國內領先的幹法電極技術和固態電解質隔膜技術;湖南大中赫鋰礦責任有限公司的「強磁+浮選」選礦法,將碳酸鋰生產成本控制在5.07萬元/噸;郴州科力遠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郴州高新區建設了綠色提鋰中試生產線,實作鋰綜合提取率由70%左右提升至90%以上,資源消耗量減少20%以上,鋰渣減少50%以上,提出了氯化法電池回收工藝,有效規避了濕法回收工藝流程長、排放大、成本高的缺點。

下一步,臨武縣將錨定目標任務、聚焦重點工作、築牢底線思維,搶抓進度、最佳化環境、精準招引,加快推動計畫投產達效,加快建設以鋰電新能源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電池產業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