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美債危機引發全球關註,美聯準面臨炮火,金融市場動蕩不安

2024-10-28財經

美債拋售潮加劇

隨著美國大選的日益臨近,國際金融市場卻展現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動蕩局面。人們原本預期,在美國實施降息政策之後,被視為美國經濟基石的美國國債將會從先前的冷清狀態中復蘇,重新成為投資者競相追捧的熱門資產。

然而,事與願違。最近,隨著美元指數的持續走強,美國國債市場卻經歷了一場劇烈的風暴,甚至遭遇了近半年來最為嚴重的拋售浪潮。與此同時,美聯準前理事凱文·沃什公開批評美聯準決策的草率與前後矛盾,質疑美聯準在經濟尚未出現問題之前便已陷入內部紛爭之中。就在這一波拋售浪潮中,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緊急發聲,試圖穩定市場信心,強調對美元地位的信心。這一切跡象是否預示著美國即將進入一個高風險時期?

美債拋售潮愈演愈烈

伴隨著美聯準政策立場的逐步調整,作為全球資產定價基準的美國國債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華爾街的投資者們不顧一切地大規模拋售美債,其規模達到了過去六個月內的頂峰。這種趨勢不禁讓人擔憂,美國經濟似乎正走在一條極為脆弱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上。

美聯準政策轉向爭議升高

近日,美國國內對於美聯準降息政策的批評之聲愈發高漲。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行長拉斐爾·博斯蒂克公開表示,美聯準不會急於將利率降至所謂的「中性水平」,並且將繼續關註2%的通脹率作為關鍵指標。這一立場與此前美聯準在加息周期中的做法一致,當時2%的通脹率被用作加息的重要依據。

然而,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美聯準似乎有意改變其政策方向。博斯蒂克的言論表明,美聯準可能試圖逆轉近期的寬松政策,這無疑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註。與此同時,前美聯準理事凱文·沃什也加入了批評的行列,他指出美聯準近期宣布降息50個基點的決定與其之前的政策聲明相矛盾,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於美聯準決策一致性的質疑。

在加息周期中,美國通常將控制通脹作為主要目標;而在降息周期,則更側重於促進就業增長。但當前美聯準官員的態度轉變,使得外界普遍擔憂,美聯準或將重新回到緊縮貨幣政策的老路上,這無疑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美聯準強硬立場推動美元走強

可以這麽說,這不僅僅是對美聯準先前政策的修正,而是徹底轉向了對抗立場。這表明美聯準似乎變得更加激進和鷹派。

這對美國而言顯然是有利的,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隨著美聯準態度的變化,美元指數持續走強。在短短一個月內,其漲幅達到了約3.7%,從100點上升至104.3左右。這種快速上漲的趨勢幾乎沒有出現任何回呼。

毫不誇張地說,外界可能會誤以為當前正處於美國的加息周期,而這種勢頭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美聯準的舉措。對於國際資本而言,美聯準的強硬立場意味著美國的高利率環境將更加持久,從而促使那些原本打算撤離的資金繼續留在美國市場,享受更高的利息收益。

美債拋售潮加劇

從國際軍事視角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事物的發展往往並非單向的,而是充滿著相互制約的力量。因此,在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的同時,美國國債卻遭遇了大規模的拋售,這一現象達到了近六個月以來的最高點。與此同時,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也在迅速攀升,甚至達到了與7月份相近的水平,目前穩定在4.2%左右。

眾所周知,十年期美國國債被譽為全球資產定價的基準指標,而當前收益率的快速上升表明市場正在大規模拋售美債。這不僅反映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也意味著未來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將大幅增加,從而加大其借貸難度。

這種變化在金融市場上的直接體現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究其原因,正是由於市場的整體邏輯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美聯準政策引發全球焦慮

在加息之前,美國透過一系列操作抽走了全球市場的流動性,使得整個市場承受巨大壓力。然而,當前美聯準本應采取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因美聯準的一系列鷹派言論和預期管理,導致市場陷入了混亂狀態。投資者們不知該相信美國釋出的經濟數據,還是美聯準高層的表態,最終結果是市場陷入了混沌且焦慮的狀態,沒有人能確切預知未來的發展。

這對美國財政部構成了巨大的壓力,因為在當前形勢下,美國亟需發行債券籌集資金。更進一步的是,美聯準的緊縮政策必然導致全球美元供應緊張,從而促使各國尋找替代貨幣或投資工具,這將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構成挑戰。

耶倫緊急表態

正當美聯準似乎準備「倒車」之際,耶倫表現得有些焦急不安。在接受采訪時,耶倫出面表示,美元的地位依然穩固。她試圖透過這一表態來穩定市場情緒,並緩解全球對於美元地位動搖的擔憂。然而,市場對此反應如何,仍需拭目以待。

美元地位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可以這麽說,在耶倫的回應中,她顯然意在安撫市場情緒,穩定各方信心。試想,在美元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的時期,誰會去質疑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呢?答案是幾乎沒有人,因為那時人們普遍認為美元無可替代。

然而,當前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當有人提出關於美元地位的問題時,這本身就表明美元已經面臨了嚴重的挑戰,以至於資本對美元的信心開始動搖。此時,美國政府高層必須出面表態,以穩定局勢。盡管這些表態能夠傳達美國官方的立場和決心,但僅憑表態並不能真正穩固美元的地位。因為要保持甚至提升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關鍵在於經濟實力、政策的連貫性和市場的信任度,而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承諾或姿態。換句話說,只有透過實際行動來增強美元背後的經濟基礎和國際信譽,才能真正實作這一目標。

美國債務與美元困境

當前,美國在國際軍事和經濟舞台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盡管美國試圖透過提高利率來吸引全球資本,但與此同時,它又陷入了融資困境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似乎被迫要在美債和強勢美元之間做出選擇,兩者似乎不可兼得。

值得註意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到今年年底,全球公共債務將突破100萬億美元大關。其中,美國的公共債務已達到約34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在2024年,美國的債務增量可能占到全球新增債務的一半左右。這一趨勢不僅凸顯了美國面臨的財政壓力,也對全球經濟穩定構成了潛在威脅。美國若不能有效控制其債務水平,未來或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經濟和政治挑戰。

美國債務危機加劇

在當前的國際軍事和經濟背景下,美國不斷攀升的債務水平不僅意味著償還債務所需的利息支出急劇增加,而且還迫使美國采取高利率政策來吸引並保留全球資本,從而維持美元的強勢地位。然而,這種策略也導致了美國國債不僅難以售出,而且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

值得註意的是,根據最新數據,2023年美國的債務利息支出已達到約1.04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接近三成。若這一趨勢延續下去,預計到下一年度,美國每年的債務利息支出將突破1.5萬億美元大關。這樣的財務負擔對美國政府構成了嚴峻挑戰,並且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對於美國金融市場穩定性的質疑。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始重新評估他們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信任度,這也可能影響未來全球經濟格局的走向。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日益加劇的債務危機,否則可能會面臨更為嚴重的經濟後果。

美元信心漸失

盡管當前美國官方堅稱美元的地位仍然穩固,並且美聯準也表示美國經濟依然健康,但市場普遍持懷疑態度。投資者們認為,美國經濟要麽在加息過程中突然崩潰,要麽在降息過程中逐漸陷入困境。換句話說,目前的美元市場更像是一次最後的回光返照。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已經開始采取行動,尋找替代方案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一系列跡象表明,國際社會對於美元的信心正在逐漸減弱。

美元霸權的困境

美元霸權正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若采取降息措施,將引發全球資本迅速撤出美國市場;而加息則會加重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如今,美國不得不在維護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與支撐其國內經濟基礎之間不斷搖擺。可以說,美國已陷入一種難以尋覓出路的困境。

美元霸權面臨挑戰

眾所周知,美元長期以來依賴於一種寄生式的運作機制。美國過去常常透過提高利率引發開發中國家的債務危機,隨後透過量化寬松政策向全球釋放美元,進一步鞏固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並推動美國經濟的增長。

然而,當前美國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盡管美國透過加息回收了部份美元流動性,但全球貿易並未因此陷入混亂。相反,中國的龐大貿易規模及人民幣的國際化行程填補了這一空缺,使得美國不僅未能實作其預期目標,反而失去了部份市場份額和影響力。

這種變化凸顯了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變遷,以及新興經濟體對維持全球經濟穩定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美元地位受威脅

若再度加息,無疑將加速美元在全球市場份額的流失。此外,我們註意到,英國在香港的匯豐銀行已決定加入人民幣結算系統,這意味著美國曾經的支持者現在成為了我們的夥伴。過去,在大英國協國家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較為困難,但現在這一局面已經改變,變得更加順暢。

與此同時,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更是直接宣布了一項規模達20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定,值得註意的是,為了達成這一協定,日本方面曾付出過相當大的努力。如今,美國最親密的兩個盟友——英國和日本,都在采取措施,盡管方式有所不同,但它們的目標都指向同一個方向:融入人民幣結算體系。

要知道,無論是英鎊還是日元,都是全球前五大結算貨幣之一。現在它們都在尋求擴大與人民幣的合作,那麽誰又能確保美元的地位不受威脅呢?

美國債務危機及其影響

就目前來看,美國似乎已無多少選擇。債務與通貨膨脹猶如兩匹脫韁的野馬,在美國經濟中肆意狂奔。尤其值得註意的是,美國的財政收入並未隨之增加,這意味著這兩股力量將更快地匯聚成一股淪陷性的洪流。即便今日美元霸權依舊穩固,但這種依賴於犧牲他國利益來維系的局面究竟能持續多久?

無論是對美國還是全球其他國家而言,債務問題已成為一個難以根治的頑疾。每年因債務侵蝕掉的財政收入比例高達約8%,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當前,不僅美國需要拆除這顆定時炸彈,世界各國也都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因此,美國應更加積極地放下成見,尋求與開發中國家的合作,透過推動經濟增長來解決危機,而非繼續透過掠奪性手段來維持現狀。畢竟,唯有合作才能實作共贏,對抗只會讓各方陷入雙輸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