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一家擁有頂級護城河的企業,醫藥行業沒有誰邏輯比它更硬

2024-07-23財經

前些日子寫過我認為國內護城河最強的三家公司,釋出後不久,後台就收到了不少人的留言。

透過這些留言可以看出,大多數人對茅台和騰訊的護城河還算是比較服氣的,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愛爾眼科。

很多人尖銳的指出愛爾壓根沒有護城河可言,其主要論點在於:

1、人們普遍對民營醫院缺乏信任感,眼科患者更願意選擇公立三甲醫院眼科就診。

2、民營眼科醫院也並不只愛爾一家,華夏眼科、普瑞眼科等也不在少數,同行競爭同樣十分激烈。

我想有不有護城河,並不是一個靠主觀印象想當然的事情,而是需要拿數據說話的。

如果一門生意很賺錢,必然會吸引眾多市場玩家參與進來,這個時候競爭就會加劇,理論上講賺錢將變得越來越困難。但若是在這種情況下,你依然能夠長期保持良好的賺錢效應,那絕對是存在某種與眾不同的特質,使得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獨占鰲頭,而這種特質就是傳說中的護城河。

愛爾眼科顯然應該歸屬此類,公司於2009年登陸A股市場,那一年全年的營業收入6.06億元,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248.94萬、9181.1萬元。

到了2023年,上述三項數據達到了203.67億、33.59億和33.15億,分別累計增長了32.61倍、35.32倍、35.11倍,折合年化分別高達30.66%、30.83%、32.88%。

如此長時間內,保持如此高的增長速度,在創業板第一批上市公司中是唯一一家,並且放在整個A股也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愛爾的高增長沾了並購的光,含金量不高。

就算如此,我們再換一個角度看股權報酬率,2009-2023年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均值可以達到18.04%,確實沒有增速那麽耀眼,但是也超過了15%的衡量標準線,絕對稱得上優秀二字。

很明顯,在長達14年時間內,保持高增長、高股權報酬率,你要說它沒有護城河,豈不是開玩笑嗎?如果優秀的長期業績不是護城河的體現,那什麽才是?

要說大家之所以會極力抵制愛爾有護城河這一事實,無非在於股價跌的太多了,從2021年7月份的高點向下,3年時間跌沒了76.97%,並且毫無止跌跡象,很容易引起被套者的強烈憤慨。

但是,股票下跌和有不有護城河,其實是兩個概念。2021年愛爾眼科在經歷若幹年的連續熱炒後,PE值一度達到了驚人的234.56倍,明顯已對未來進行了過度透支,如果不下跌才叫做天理不容。

經歷過三年下跌之後,現今才算勉強到達了合理區間,但是股市是有鐘擺效應的,既然能漲過頭,同樣也可以跌過頭,何時止跌其實是個很難說清的問題,和有不有護城河實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至於大家認為愛爾沒有護城河的兩條理由,我個人的看法是:

1、毫無疑問,公立三甲醫院眼科的公信力肯定比民營眼科醫院強,不過它的接診承載能力十分有限,並且力量極為分散,僅靠它們的力量來應對日益增長的眼疾需求顯然是不夠的。

眾所周知,看病難基本上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去醫院排長隊折騰半天甚至一天是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如果有選擇,其實誰都不願意去。

所以不管你承不承認,民營醫院都是一種重要的補充力量,有助於消化過剩的市場需求,而這種過剩的市場需求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只要不是什麽致命的病,更願意到民營醫院接受更好的服務體驗)。

2、你可以說人們對愛爾眼科的信賴度不如公立三甲醫院眼科,但我也可以說,個高要看和誰比,在所有的民營眼科醫院中,愛爾的社會公信力和受信賴程度又是最強的。

醫院的品牌、口碑、影響力及臨床經驗、技術沈澱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越是龍頭醫療醫療機構,影響力越大、患者越多,導致臨床經驗越豐富,越有實力引進好的醫師和先進裝置,從而形成正向良性迴圈。

這其實就是醫療機構的護城河邏輯所在,後進入者壓根無從追趕,不信你可以翻翻你所在城市的頭部醫院名單,是不是一直都是那麽一兩家,超車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民營醫療機構也同樣如此,也許他們永遠沒有公立醫院那樣的信用背書,但同行之間進行對比的話,愛爾絕對是第一的。

此外,還有人提到最多的就是愛爾眼科的商譽隱患,但實際上又是一種不懂裝懂、人雲亦雲的論調。

誠然,愛爾賬面商譽確實不少,但是我們要看到兩點:

一是縱觀歷史,愛爾商譽出現爆雷的情況很少,因為醫院本身就是一門高景氣度生意,並購後疊加愛爾品牌、軟硬體力量的加持,做差的機率較低。

二是近年來愛爾也在逐漸轉型,並購孵化的模式將不再成為主流,也就意味著未來商譽占比會逐漸下降。

那麽即使出現商譽爆雷,也只是為以前的經營行為買單,並沒有實際金額支出,僅為數位遊戲,不代表當下的真實經營出現了什麽問題。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