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外媒:VIVO在印度把事情鬧大了

2024-10-29財經

近些年印度極力推動著當地制造業的發展,試圖一舉超越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然而,當一個人野心過大,但卻有格局不夠的時候,往往就要倒黴了。

自從今年夏天訊息傳出印度將聯手塔塔集團以十億美元收購vivo在印度公司51%的股權後,國內網友紛紛擔心vivo會像小米一樣,在印度市場遭受重創。但出乎意料的是,vivo反而在印度市場實作了逆襲。

vivo在印度的投資策略

vivo自2014年進入印度,這個智慧型手機市場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憑借高價效比的策略,vivo迅速進入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到幾年時間,vivo就成為了印度手機市場的前五強。到了2016年,vivo更是出資近20億盧比,成為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PL)的冠名贊助商,這一舉措極大提升了其在當地的品牌影響力。

然而,vivo在印度的成功背後,其資金操作卻暗藏風險。據印度的執法部門調查,vivo印度自成立以來便開始將資金轉移到境外。其操作手法非常高明:透過制造大量虛假合約來掩蓋資金流向,甚至專門設立了特殊帳戶用於存放這些轉移的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vivo每年的資金轉移額度在持續增加。

在短短5年裏,vivo在印度透過分銷商向境外轉移的資金總額高達599.5億元人民幣,這個數位真是讓人大跌眼鏡。vivo的資金操作引起了印度政府的極大關註,印度執法部門開始對vivo進行全面調查。調查發現,vivo利用復雜的公司結構和財務手段,繞過了印度的外匯管制法規。

印度政府對此非常憤怒,要求vivo立即停止所有違規操作,並且決定將vivo在印度工廠的51%股份轉給塔塔集團。

其中一份印度政府披露的檔顯示,2023年8月,vivo印度的一個子公司向其母公司VIVO通訊員工戰投有限公司支付了7.12億美元(約46.1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這筆錢後來又被轉到了VIVO通訊員工戰投有限公司旗下的另一家企業。這種復雜的資金流向顯示了vivo在財務操作上的高明技巧。

然後,這筆錢還是繞了個大圈子,從一個公司轉到另一個公司,最終流到了開曼群島的一家公司手裏,這家公司最後又是VIVO總公司的控股方。整個操作像做魔術一樣,錢最終還是回到了VIVO總部的口袋裏。

這招讓印度執法機構火大了:你們這是在搞什麽花樣?VIVO印度回應說:我們沒違反任何規定,我們沒做錯什麽。

這訊息一出,公眾議論紛紛,印度政府也措手不及,最後只好給VIVO開了一張象征性的25億盧比的罰單。但這個罰款和VIVO轉移的7000億盧比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這讓印度政府面子掛不住,仿佛被玩了一樣,就像是煮熟的鴨子飛了一樣。

VIVO的這一系列動作也給其他在印度的外資企業敲了警鐘。在印度這個表面看起來充滿機遇的市場,到底能不能安心賺錢,還真是個未知數。印度政府對這些外資企業虎視眈眈,似乎隨時準備動手,收割他們。

大批外資撤離,環境不友好。

作為未來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印度確實越來越受到關註。根據【經濟學人】的數據,從2021年到2023年,中國的年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6%以上,但到了2023年,增長率降到了5%。

相比之下,印度的經濟增長表現更加搶眼,2022年時GDP增長率達到了7.9%,這使得全世界都對印度刮目相看。然而,盡管印度的經濟增幅很吸引人,但在這段時間裏,一些外資企業卻開始對投資印度持謹慎態度。

比如國際知名的時尚電商巨頭Lyst,不久前宣布撤出印度市場。這不僅反映了印度商業環境的一些問題,也向全世界傳達了一個訊號:印度的投資環境可能並不如外界所期待的那樣友好。

印度市場的不友好聲譽已經不是第一次從外國企業那裏傳出來了。許多外資企業由於各種原因停止了在印度的投資,甚至有些已經在印度營運的企業也選擇收手,撤出印度市場。

網友熱議

有網友說:核心技術和生產線不能設在印度,只把銷售和組裝放到印度。

有網友說:印度收割中企是一定的,不可能有例外,也不可能收手。籬笆越紮越緊,漏洞越堵越嚴實,以後中企就不要再有幻想了。

有網友說:鬧大了好,這樣國際上就都知道印度的營商環境多惡劣。

有網友說:遲早的事情華為,vivo都跑了,三星員工罷工,剩下蘋果富士康,小米逐漸成為待宰的羔羊。

有網友說:臨了可以失把火,把關鍵裝置燒了就行

結語

說到底,這是印度和外資企業之間的一場利益沖突,而中國企業則正好卷入了這場風波的中心。未來,印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對外企的監管,封堵資金流出的路徑,這對在印度的外資企業來說無疑是更大的挑戰。對於那些希望繼續在印度紮根的中國企業,可能需要重新評估風險。畢竟,用曲線救國的策略不可能一直有效。VIVO雖然這次僥幸逃過一劫,但下次呢?好運可能不會總在。

那麽,最後我想問大家:印度打壓中國企業,這真的是一項長遠的戰略嗎?掠奪性的政策真的能幫助印度成為「世界工廠」嗎?大家怎麽看這個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所涉及的時間、事件過程以及圖片均來自網路,用以傳播正能量,無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導。請讀者不要一概而論,也不要陷入人身攻擊等不必要的行為。對待這一事件,請保持理性,不要輕信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並非法外之地。如有關於本文真實性、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等問題,歡迎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積極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