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誌娟 北京報道
日前出爐的歐洲4月PMI數據顯示,歐元區情況喜憂參半,制造業壓力依然較大,這引發了市場對歐洲央行有望早於美聯準在6月會議上降息的猜想。
4月23日,標普全球公司與漢堡商業銀行(HCOB)聯合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歐元區整體PMI初值從3月份的50.3反彈至51.4,高出市場預期的50.7,系連續第二個月站到榮枯線上方,增速為11個月最高。輿論認為,這主要源於服務業表現強勁,而制造業卻持續低迷。
稍早4月11日歐洲中央銀行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雖然決定繼續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但同時也發出了放松貨幣政策的訊號。
歐洲央行副行長金多斯也表示,抗通脹的鬥爭即將結束,最大的潛在威脅來自服務業通脹;如果沒有意外,6月份降息看起來已經形成一致意見。無獨有偶,歐洲央行管委馬赫魯夫也表示,如果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趨勢持續,歐洲央行6月可能會降息25個基點。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日前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稱:「基本從目前的市場預期和歐洲央行的表態來看,歐洲央行在6月會議上降息的機率相對較大。歐洲央行副行長金多斯的表態,也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降息的預期。」
在劉春生看來,這主要源於三個因素:一是歐元區通脹率已經有所下降,為降息提供了空間;二是歐洲經濟形勢雖然整體有所恢復,但制造業的疲弱仍需要貨幣政策給予支持;三是與美聯準相比,歐洲央行在降息方面的態度似乎更為堅決。
歐央行6月降息機率大
從4月歐元區PMI數據來看:一方面,服務業表現強勁,其中服務業PMI初值從上個月的51.5進一步升至52.9,也超出市場預期,達到11個月來的高點;另一方面,制造業卻持續低迷,歐元區制造業PMI從46.1降至45.6,為4個月來最低,自2022年中期以來一直處於收縮區間。
對此,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4月24日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月歐洲制造業喜憂參半的現象,反映了歐洲經濟在復蘇過程中面臨較多的挑戰。4月服務業PMI上漲至52.9,為近11個月來的最高紀錄,是整體PMI數據改善的主要支撐項。」
「歐洲地區服務業維持高景氣度,在今年一季度快速增長,是歐洲經濟復蘇的重要支柱。制造業方面,4月制造業PMI下降至 45.6,是近4個月來的最低。當前,歐洲制造業仍然面臨著地緣政治沖突加劇、海內外需求增速放緩等因素的擾動。」陳靂補充說。
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3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按年同比增長2.9%,而進一步剔除煙草的核心通脹為2.6%。在這種趨勢下,歐洲央行有望在6月會議上降息。」
歐盟與歐元區3月份通脹率已出現下降跡象:歐盟統計局近日釋出的數據顯示,2024年3月份歐元區通脹率為2.4%,低於2月份的2.6%,去年同期該數據為6.9%。數據還顯示,2024年3月份,歐盟通脹率為2.6%,低於2月份的2.8%。去年同期該數據為8.3%。
由此,陳靂告訴記者:「歐洲通脹壓力和經濟復蘇前景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疊加美聯準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將對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產生影響,未來降息前景仍不明朗,6月開啟降息的可能性較大。」
對中國影響或有限
歐央行一旦降息,會對全球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陳靂對記者表示,若歐洲央行在6月開啟降息,一是可能會導致資本從歐洲流向其他國家,短期內資本流動可能會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二是以避免貨幣競爭性貶值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或引發其他央行調整貨幣政策;三是降息或促進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四是或對全球通脹水平產生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全球通脹壓力。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稱:「歐洲央行的降息可能會對全球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歐元區的出口和投資。同時,這也可能引發全球貨幣政策的調整,從而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劉春生還認為,歐洲央行降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復雜而多面的:一方面,降息有助於提升歐洲經濟的增長動力,對全球經濟復蘇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降息也可能導致全球資本流動發生變化,對新興市場國家產生一定的沖擊。
這對中國會有何影響?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對中國的影響或許有限。
陳靂認為:「對中國而言,歐洲央行開啟降息或引發國際資本流動和匯率波動,短期內可能會對中國的進出口市場和金融市場帶來一定影響。但整體來看,歐洲央行降息對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程度比較有限。」
劉春生還表示:「對於中國而言,歐洲央行降息可能會帶來以下影響:首先,降息可能會增加歐洲的進口需求,對中國出口產生一定的利好;其次,降息可能導致全球資本重新配置,部份資本可能流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最後,降息也可能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對歐元或因此升值,需要密切關註匯率變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編輯:郝成 稽核:張榮旺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