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孤品」直播產業鏈調查:尾單可能是二手衣,600元一噸就能批發,每件不到一元

2024-02-19財經
你熬夜蹲守直播搶到的「孤品」,可能是別人丟掉的舊衣。
有網友發帖表示,自己在短視訊平台上看到某孤品毛衣直播間裏正在展示的毛衣與其丟在小區回收箱的毛衣一模一樣:「因為這件衣服勾到了一個小洞,而且越洗越長我才扔的。」
不少消費者向紅星新聞反映,自己在孤品直播間買到的衣物很可能是二手衣服:衣物有異味、汙漬,有的還有拉鏈生銹、縫補痕跡,更有人開啟包裹發現「有蟑螂跑出來」。
▲網友稱在孤品直播間買到二手衣
紅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發現「孤品」直播間回收二手衣物早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鏈。
——①——
10秒過款的深夜「孤品」直播間
「這件有沒有人要?要的扣號。」成排的衣架上掛滿衣物,甚至堆放地上,幾十到幾百的線上人數雖不算多,卻與主播互動活躍,這是淩晨12點的「孤品」直播間。
主播將服裝在鏡頭前進行展示,介紹適合多少斤,催促下單。有時候一件搶手的「孤品」會有好幾個人「扣號」,主播會再次確認評論區最早回復的ID,如果衣架上沒寫編號,則會由主播貼上帶有條形碼和三位數編號的貼紙。隨後,顧客需要記下衣服的號碼再點選對應價格的連結備註編號下單。
一件「孤品」過款速度非常之快,從主播接過衣架到丟到一旁讓顧客下單,只需要10秒左右。這類直播間通常標註著「孤品」「清倉」「工廠尾單」「9.9包郵」「預設微瑕」等字樣,就連「不退不換」「跑單拉黑」的規矩也幾乎一致。記者發現,這類「孤品」直播間大多會選擇在下午或淩晨進行直播,線上人數從幾十到幾百不等。
在快速過款、先到先得的直播間氛圍下,顧客可能會沖動下單,但如果沒有拍下搶到的對應號碼的「孤品」或者在發貨前取消訂單,就會被商家判定為「跑單」,許多商家會拉黑該顧客的帳號,顧客便不能再進入直播間。
顧客對到手商品不滿意想要退貨,則需要經過更復雜的流程。首先,提起退換貨要求會被商家以低價和銷售前告知「預設微瑕」的理由拒絕,即使退貨也需要自行承擔退貨運費,一件「孤品」售價6.9元、9.9元到十幾元、幾十元,而退貨運費就要10元起步,許多消費者就會因此而忍耐,自行處理衣服。有網友表示,自己強行退錢退貨完成售後的結果也是被店家拉黑。
紅星新聞記者在多個直播間詢問所售衣物是否為二手,有的主播選擇忽略,有的主播否認後,直播畫面外的人情緒激動地指責是「同行搗亂」,也有直播間甚至直接將記者禁言、拉黑。
——②——
直播間的外貿「行話」
濾鏡下的「物美價廉」
一位有服裝行業工作經驗的直播間工作人員小王(化名)告訴記者,在幾年前進入公司時她也相信了「工廠清倉」「工廠尾貨」的說法,結果後面才知道都是二手衣服。
「我拍照片的時候都不知道,當時我還盡量拍好看,把衣服分類好……那些客人是完全看不出是二手的,包括我自己最開始都沒看出來。」小王給紅星新聞記者展示了當時為直播間拍攝的毛衣貨品圖——一件件色調風格統一的毛衣整齊地掛在貨架上,看不出任何的瑕疵,與市面上潮流品牌新品系列廣告圖基本無異。
▲直播間售賣的毛衣貨品 受訪者供圖
直到因為人手不夠,小王被安排去給待上架的衣服打吊牌時,她發現有些衣服有明顯的磨損、起球,有些衣服還有明顯的洗衣液、香水、漂白水的氣味。
在堆貨的小倉庫,小王發現了滿地的「孤品」:床單樣的布料包裹著幾十件衣物四處堆疊,一個開啟的包裹裏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毛衣散落——這些毛衣經過簡單的熨燙、剔除毛球後,就會掛上衣架,加上批發來的幾分錢一個的吊牌,就能成為直播間裏搶手的「孤品毛衣」。
「我問為什麽要賣舊衣服?他們說現在直播間都是這樣賣的。直播間賣的那些孤品,全都是那種只有一件,過款過得很快,直接就是說這件適合多少斤,多少錢,很多直播間都是這樣。」
負責碼貨的同事還告訴她,這些衣物都是從廣東惠州做舊衣回收的分揀廠那裏拿來的,用床單樣的布料包裹著幾十件衣物,按包批發。這樣的「混批」也事先經過工廠的人工挑揀,根據品相和衣物狀態分類,好一點的差一點的都有,而小王工作的直播間通常選的是3塊一件的。負責整貨的同事每天就從這些衣服裏挑選「比較新」的貨物,「其中不好看的,或者是太臟了,太邋遢的,就退回去給工廠的老板。」
▲堆貨小倉柯瑞的「孤品」 受訪者供圖
那麽主播口中的「原單」「尾單」「孤品」到底是什麽?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服裝工廠根據客人的訂單通常會多生產一定數量的服裝,以保證提供足夠數量的合格產品。交付完成後,這些質檢不合格及其他剩余貨品就被稱為「原單」或「尾單」。
在「來料加工」的交易方式下,完成訂單後可能存在紐扣等輔料已經用完,但面料還有剩余的情況,有的服裝工廠就會選擇物盡其用,自行選用其他的輔料進行生產,這一類被稱為「跟單」。此外,服裝品牌及服裝工廠因為貨物銷售不暢、換季等原因產生的積壓庫存,則被稱為「存貨」。
「孤品」則主要是指在數量上比較稀少的服裝,每個款式只有一兩件。在前文所提到的這類直播間中,主播都表示自己所銷售的「孤品」都來源於工廠「樣單」「原單」「尾單」「尾貨」。
據多位業內人士介紹,「樣單」「原單」「尾單」「存貨」通常都有一定數量,「基本上不會只有一件」,而二手回收衣物「只有一件」,且大多「有穿著痕跡」。
——③——
按噸收,細分揀,以件賣:
「要進行消毒成本就高了」
在西南某地區,三年前開始接觸孤品直播的從業者秦女士(化名)向記者透露,舊衣回收再售的產業鏈最早在廣州地區出現,疫情期間不少地區的回收-分揀-直播的產業鏈得到了快速發展。
據其回憶,在早期西南某地區的舊衣回收中,上門回收的商家對舊衣來者不拒,以每斤3毛到8毛不等的回收價統一稱重回收,再以每噸幾百的價格打包交由二手服裝回收分揀廠。
之後,一些孤品直播間開始向原生的舊衣資源回收桶進貨,直播商家自行挑選回收舊衣,每件衣服不分季節款式、品相新舊,不到5塊錢就可以拿到一件羽絨服。有些上門回收的商家發現直接回收再銷售的利潤更加豐厚,便開始自行完成分揀環節,在上門回收時會對顧客的舊衣進行挑選,太舊的不收;季節上也有要求:夏天只回收夏裝,冬天則瞄準冬衣。面向直播商家進行銷售前也會分類,根據新舊程度、季節、款式標價,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秦女士告訴記者,在當地也有做舊衣翻新生意的,「有人跟我說穿過的內褲他都回收,還有那些臟衣服他們就要翻新的……所以你說他出口給國外劃算還是給直播間劃算?」
據稱,有些人會專門去高檔小區回收,因為「就算丟也會包含一些很好的衣服,而且沒有怎麽穿的」。秦女士表示:「摸過一些二手(服裝)的品質之後,一百多定價的衣服都比不上,因為那些二手裏面很多還是牌子貨,賣你衣服的商家,成色好的他們自己就能摸得出來。」
根據秦女士提供的關鍵詞,記者在閑魚上聯系到了當地的舊衣回收商家,對方表示可以按照1元每公斤的價格上門,回收不分季節的「統貨」,在記者提出價格太低,賣給做「古著」(有年代的衣物)的人至少得幾塊錢時,對方表示「我們交‘統貨’才8毛,我就賺你3毛」,「我倉庫都一大堆……沒有想象的那麽好」。
▲一位回收二手衣物的受訪者釋出的求購資訊
經介紹,記者隨後聯系到廣州一家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分揀廠,對方表示出口和國內的生意都在做,也接受小區回收箱回收的衣物,但「要收就幾十噸」,並且因為「要進行消毒成本就高了」而不接收「不好的衣服」。
在阿裏巴巴及抖音APP上,紅星新聞記者也發現了廣東、浙江、河南等地的許多孤品直播貨源批發廠家。有廠家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他們的貨品分類細,等級多,從600元每噸(折合每件不到一元)、3000元每噸到20元每件如風衣、羊羔絨外套的單一品種,應有盡有:「有二手的,也有新貨,也有尾貨混合在裏面……要看你接受程度怎麽樣,我們的客戶也是做直播,也長期拿我們這個貨。」也有廠家表示只做工廠貨和商場撤櫃貨,每件批發價在十幾到幾十不等。
——④——
有直播間日流水上萬
業內人士稱「真尾貨幹不過二手衣」
借助回收舊衣,孤品直播間的利潤甚至比真正的工廠清倉還高。
據業內人士介紹,孤品直播間靠的是「自然流」,即不進行付費引流,依靠低價孤品內建的流量吸引顧客,實作轉化。門檻低、成本小,「新號」也能快速賣出貨品,有的批發商還承諾如果能拿到一定貨款還可以免費教直播起號。
秦女士告訴記者,一件進價30的舊羊毛大衣,在直播間裏可以賣到300元。秦女士在資源回收桶進貨直播的朋友就曾展示其抖音直播後台數據截圖,每天的流水達萬元。「正兒八經老老實實賣尾貨的人,你都幹不過這些賣二手貨的,而且他賣的價格也不貴。」秦女士說,「同樣因為抖音的機制,價格差不多的直播間都會一直推播。我們這些正兒八經賣尾貨,但是我們的品質沒有那些舊衣服好,就是被淘汰了。」
小王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件毛衣進價3元,運費3元,主播提成1元,再減去其他各種成本,即使是老板偶爾放出的9.9元/件的「虧本福利價」也不會虧本,其他時候賣19.9元/件、29.9元/件,利潤更高。小王工作的直播間平均每天直播兩場,每場直播2到4個小時,通常最後一場結束已是淩晨。直播間線上人數穩定在100人上下,每天至少能賣出兩百件。
小王的老板也並非服裝行業,因為巨大的利益空間在朋友的介紹下轉向孤品服裝直播。在園區盤下兩個小房間、幾個貨架、一部手機、一台電腦,就開啟了孤品直播事業。
除了直播,她下播後還要幫忙打包發貨,發現衣服上的汙漬,小王會主動詢問同事如何處理,同事就會讓她把衣服拿去洗一下,在陽台晾幹後再發貨。一般只會用洗衣液、洗衣噴霧簡單處理,或僅用清水沖洗,沒有消毒環節。
在知道貨物來源後,小王發貨時都會仔細檢查,看到汙漬嚴重、破爛的衣服,她還會悄悄用自己的手機打電話給顧客讓他們退貨。她覺得良心過不去:「因為真的太惡心了……我自己都不想幹了,就提了辭職。」
辭職後她還刷到之前工作的直播間,售後評價裏,許多消費者說收到的衣服起球、有氣味。半年之後,那個抖音帳號便沒有再繼續直播。
——⑤——
監管執行成難題,
二手衣冒充孤品可能構成欺詐
近年來,從小區舊衣回收冒充慈善捐贈,到二手衣物回收產業建設,有關舊衣回收的討論不時出現。在相關新聞報道及線上回收平台公開的舊衣去向主要分三類,捐贈給欠發達地區、出口、作為原料進行加工再造。
目前,舊衣服等廢紡織原料及制品屬於中國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而在舊衣對外出口前,經過分揀的舊衣物出口也需要向衛生檢疫機關申報並接受衛生檢疫。非洲許多國家對二手衣物清關時需要提供檢測報告透過VOC認證。
中國舊貨業協會衣服延用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楊膺鴻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回收的衣服中可以二次銷售的數量約占回收總量的35%,經濟價值為150億元到180億元,其中,夏季服裝約占15%,秋冬季服裝約占20%。
在中國舊貨業協會2021年釋出的【二手紡織服裝流通技術規範】中規定了二手紡織服裝的整理、品質衛生、標識和掛簽、銷售等要求。但該檔並沒有公開具體文本內容,同時,【二手紡織服裝流通技術規範】屬於團體標準,屬於社會團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的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對市場主體並沒有強制規範作用。
楊膺鴻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上述技術規範有在內部與企業間進行互通,目前協會已經註意到二手衣服回收再售賣的復雜情況,導致目前二手服裝市場「亂象眾生,惡性競爭」的原因在於其流通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二手服裝溯源困難,處理過程難透明,售後責任難劃分,監管部門的監管依據缺失。」
多名專家也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的舊衣回收再售賣行業確實存在執行標準不明確、市場監管不足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舊衣回收再售賣屬於比較新興的行業,相關標準和監管制度尚未完善,執行難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回收環節的監管難度,包括回收箱管理、回收流程監控等;其次是加工處理環節的監管難度,包括二手衣物的分類、清洗、消毒等環節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問題;最後是銷售環節的監管難度,包括二手衣物的標識、品質檢驗等方面的監管。
楊膺鴻表示,縱觀對廢舊紡織品的利用,國家一直以來都在倡導推進政策辦法。根據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釋出的【關於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迴圈利用的實施意見】中對主要目標的規劃,到2025年,廢舊紡織品迴圈利用體系初步建立,迴圈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廢舊紡織品迴圈利用率達到25%,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200萬噸。到203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廢舊紡織品迴圈利用體系,廢舊紡織品迴圈利用率達到30%,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300萬噸。
在相關的討論網帖以及記者采訪過程中,有的消費者懷疑二手服裝的安全性,表示「惡心」;有的消費者認為「不知道之前那個人是生病還是去世了,不吉利」。也有消費者表示能接受二手衣服,「但說是什麽全新的孤品、尾貨,就是欺騙。」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二手衣服如果被當作孤品售賣給消費者,可能構成欺詐行為,並且消費者可以主張賠償。
針對目前二手衣物回收市場魚龍混雜的情況,專家建議,加強行業自律,制定行業標準和規範,規範行業發展;加強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相關監管機制,加大對行業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對於二手衣物的認知和理解,引導消費者正確對待二手衣物。
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