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吉林產糧大縣大片黑土地被征占建別墅四百多戶村民仍未住進安置房

2024-06-02財經

城鄉一體化開發中的難題:特色小鎮建設應該如何平衡房地產開發和產業發展?

前言

近年來,特色小鎮建設成為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各地紛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探索特色小鎮建設新路徑,希望透過挖掘地方特色、保護傳統文化,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改善農村居民生活。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一些地方出現了「去特色化」、「大開發」等問題,有的特色小鎮計畫過度強調房地產開發,導致產業發展被忽視,甚至成為「房地產特色小鎮」,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質疑和反思。

一、特色小鎮建設的初衷

特色小鎮,顧名思義,是指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豐富人文歷史底蘊的小城鎮,是傳統文化和現代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特色小鎮建設,旨在挖掘和傳承地方特色文化,推動農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提升農民整體素質和生活品質,實作城鄉一體化發展。

特色小鎮建設的初衷,是希望透過挖掘地方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發展鄉村旅遊、特色農業等產業,吸引遊客和投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農民收入。與此特色小鎮還應該是一個宜居宜業的鄉村生活社群,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度假、養生療養的場所,實作城鄉資源要素的最佳化配置和互補共享。

隨著特色小鎮建設熱潮的興起,一些地方出現了「大開發」「房地產特色小鎮」等現象,原本以發展鄉村旅遊、特色農業為主的特色小鎮計畫,被過度強調房地產開發,特色產業和農村面貌保護被忽視,最終演變成了「景區+別墅」「景區+民宿」「景區+度假區」的「去特色化」計畫,喪失了特色小鎮建設的初衷和內涵。

二、特色小鎮建設中的現實困境

1. 產業發展和房地產開發的矛盾

特色小鎮建設中,如何平衡產業發展和房地產開發,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一方面,特色小鎮要實作永續發展,必須依托產業發展,挖掘和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特色農業等,提升小鎮的吸重力和競爭力,實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另一方面,當前特色小鎮建設中,房地產開發往往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法寶」,一些地方政府和開發企業看重房地產開發的「快錢效應」,將特色小鎮計畫過度「包裝」成高端別墅、豪華度假區,忽視了特色產業的培育和發展,甚至「以房養鎮」,導致特色小鎮成了「小區」,農村成了「郊區」,破壞了鄉村原有的生態環境和人文風貌,也無法實作永續發展。

2. 村民利益和鄉村振興的關系

特色小鎮建設離不開當地村民的支持和參與,而村民的利益訴求往往與鄉村振興的長遠目標存在矛盾。在一些特色小鎮計畫中,為了騰空大量宅基地用於房地產開發,一些村民被強制拆遷,面臨「上訪無門」、土地流轉、安置分房等問題,導致村民的利益受損,鄉村社會穩定受到影響。

如何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實作村民利益、政府利益和開發商利益的多方共贏,成為了一個需要認真思考和妥善解決的難題。鄉振興的根本目的是讓農民有穩定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永續的增收渠道,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受益者和支持者,如果特色小鎮建設只是簡單地「上樓」,而忽視了產業扶持和農民就業創業的需求,就難以贏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也無法實作永續的鄉村振興。

三、君子蘭特色小鎮背後的思考

最近,一則關於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谷家嶺村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註。原本計劃建設「君子蘭特色小鎮」的計畫,竟然變成了高檔別墅計畫,開發商在農村的黑土地上蓋起了一棟棟的高端別墅,而原本承諾的君子蘭種植基地、溫泉康養中心等特色產業,並沒有兌現,部份購房者還遇到了延期交房、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周邊村民也因為宅基地被大量征用,面臨被強制拆遷的困境。

這樣的現象,讓人不禁深思,特色小鎮建設到底出現了什麽問題?為什麽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鎮計畫,會出現明顯的「房地產化」傾向?如何才能避免特色小鎮建設「入歧途」,找到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路徑?

1. 特色小鎮建設需要理性認識

我們需要理性認識特色小鎮建設的內涵和目標。特色小鎮建設,並不是簡單地「包裝」和「修飾」原有的農村,也不是簡單地「蓋樓」和「賣房」,而是要透過挖掘和保護當地的自然生態、人文歷史和民俗風情,實作城鄉資源的最佳化整合和互補共享,推動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態宜居,實作城鄉一體化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特色小鎮建設,本質上是一場關於產業、人文、生態、制度等方面全面變革和創新的探索,需要綜合考慮地域特色、產業基礎、市場需求、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科學規劃、精準定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因勢利導,形成多元共生、多業融合的發展格局,才能真正實作永續發展和鄉村振興。

2. 政府和市場應該發揮好作用

特色小鎮建設需要政府和市場「雙引擎」發揮好作用。政府在特色小鎮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應該做好產業引導和政策扶持工作,加強對特色小鎮計畫的前期準入和中期評估,嚴格把關計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確保計畫符合當地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有利於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避免「盲目跟風」和「一刀切」的問題。

政府還應該加強對特色小鎮計畫的後期監管和評估,建立健全結束機制,對「去特色化」計畫和「房地產特色小鎮」進行整改和淘汰,給予符合要求的特色小鎮計畫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激勵其在文化創意、特色農業、鄉村旅遊等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經驗,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支撐。

另一方面,市場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應該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不應一味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而是要有長遠眼光,關註計畫的永續發展和社會效益,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當地社群建設,推動產業扶貧、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工作,實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良性互動,為特色小鎮的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3. 村民和公眾參與需要加強

特色小鎮建設需要村民和公眾的廣泛參與和監督。特色小鎮建設,關乎當地村民的 vital interests,也關乎公眾的切身利益,在計畫選址、規劃編制、建設實施等各個階段,都需要充分征求村民和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建立起有效的參與機制和溝通機制,形成多方協商、多元治理的決策模式,讓各方都能夠參與到特色小鎮建設中來,共同分享發展成果。

社會各界也需要對特色小鎮建設進行積極監督和評價,對存在問題的計畫和做法行曝光和批評,為「歪風」「邪氣」剎車,為良好的探索和實踐「撐腰」,推動特色小鎮建設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的借鑒和啟示。

結語

特色小鎮建設,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智慧結晶,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勇於糾偏,才能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特色小鎮建設新路徑,為城鄉一體化發展註入強勁動力,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多美好生活的期許。

希望透過君子蘭特色小鎮的反面案例,能夠引起社會各界對特色小鎮建設的深刻思考和重視,讓我們共同呵護好身邊的特色小鎮,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好鄉村振興的精彩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