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華為也賣不動了,Pura70不再缺貨 | 電廠

2024-05-09財經

記者 張勇毅

編輯 高宇雷

「春暖花開,未來可期」這是 2023 年,P60 釋出會尾聲時,時任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的余承東在台上的表述。

按照余承東的說法「華為歷經了四年的備受限制與挑戰的寒冬,現在春天終於要來了」;這種對未來銷量復蘇的期待,直接體現在了華為 Pura70 系列的銷量預期:華為為 Pura70 定下了激進的出貨數位,全年銷量共計超過千萬台。

但對 Pura70 來講,春天的到來沒能驅散市場的寒氣:即使首銷高度還原了 Mate60 釋出時的場景。但線下華為門店中卻沒有迎來預想中的使用者大排長龍。除了先鋒計劃剛開始的當天上午,線下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 Mate60 釋出時大排長龍的場景。

在首銷一周之後的五一假期,電廠記者走訪了一二線城市的華為直營店, Pura70 庫存狀態都已經趨於正常,大多數型號/顏色都可以直接買到現貨;與最開始線上渠道開售一分鐘售罄的情況完全相反。

與Mate60 發售後長時間存在溢價現象相比,在發售當天,黃牛手中的資源機就出現了價格倒掛,Pura70 Ultra 這樣的旗艦實際售價已經出現比官方售價低 500-1000 元的情況。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這一代 Pura70 系列的售價,也超出了包括華為經銷商在內許多業內人士的預期:不僅 Pura70 Ultra 頂配的售價已經超過了 Mate60 Pro+ ,從 Pura70 整個系列的定價策略,都有對標 iPhone 15 系列的影子,除了基礎版與 Pro 版價格要比 iPhone 15 系列低 500 元人民幣之外,在 Pro+ 以及 Ultra 的定價上,都與蘋果目前給 15 Pro、Pro Max 的定價完全相同。

如此對標 iPhone 的 Pura70,在開售之後同樣遇到了當前 iPhone 所面臨的問題 —— 線下銷量與預期差距巨大時,華為應該如何調整策略?

不再缺貨

即使對正常的消費電子產品而言,整個銷售周期中的大部份時間都處於缺貨狀態的情況往往意味著庫存出現了嚴重問題,但這確實成為了過去兩年華為高端手機線上下渠道的常態。

即使是定位相對廉價的 P 系列也是如此:在 P60 首銷期間,華為官網渠道甚至還為購買使用者提供了「 60 天排隊候補」的購買選項。Mate60 系列發售後這種情況稍有緩解,但線下門店需要預約 1-2 周才能拿到手機的情況仍然是常態。

如果說此前 Mate 系列乃至 P 系列都因為華為所遭到全方位制裁,缺貨+市場高漲需求因素疊加導致出現這種情況成為常態,那對華為竭力維持的線下渠道來講,即使有足夠的溢價支撐,缺貨仍然是限制利潤上漲的主要問題。

這種情況直到 Mate60 系列的釋出才得到顛覆:歷史性的突破讓華為線下渠道也經歷了一場「狂歡」,來自使用者端情緒爆發對 Mate60 系列的銷量與溢價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Pura70 首銷遇冷,讓釋出之前一度狂熱的線下渠道逐漸回歸理性;Mate60 系列讓「久旱逢甘露」的華為線下渠道對未來的旗艦新機有了更多期待,將這種成功在 Pura70 之上再一次復制是很多華為人的願望。

對線下渠道而言,Mate60 系列進入銷售末期,也急需一款新的旗艦來提振三/四月低迷的線下銷量;華為在經過 Mate60 早期缺貨給首銷帶來的影響之後,在 Pura70 系列上也采取了更加激進了備貨策略:從 Pura70 的相關供應鏈資訊能推斷出,當前 Pura70 系列機型的備貨量已經過超過 600 萬台。

在開售初期,售價近萬元的 Pura70 Ultra 一度成為線下最搶手的款式,但隨著時間推移,在一天之後就被售價相對更低的 Pro 系列取代,Pura 首銷的不缺貨,意味著 Pura70 在整個銷售周期中將承擔更大的銷量壓力。

從對線下使用者的實際采訪能看出,Pura70 高昂的售價,是勸退線下使用者的直接理由: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對購買 Pura70 系列抱有強烈興趣的主要群體中,很大一部份是來自之前使用 P20/30/40 系列的 P 系列老使用者,他們對 Pura70 有著強烈的換機需求,但近五千人民幣的起售價與他們的預期產生了不小的差距。

在 P60 系列開售早期,線下渠道同樣有過因為起售價過高而勸退不少入門使用者的反饋,而 Pura70 系列的起售價相比 P60 系列再次提升了一檔,這讓原本承接中端機與 Mate 系列旗艦之間市場的 P 系列,不僅在售價上開始逐漸接過 Mate 系列原本的定價區間,也意味著 P 系列真正來到了與蘋果正面競爭的售價區間。

但從行業端來講,Pura70 的高昂售價更多是受困於供應鏈的集體價格上漲,因此也更像是 2024 年旗艦手機售價普遍上漲的前哨:因為來自供應鏈在記憶體/快閃記憶體等關鍵元器件價格暴漲,諸如小米、OPPO 等廠商從 2023 下半年開始與供應鏈企業談判,多個關鍵元件售價提升 10%-20%,直接導致硬體端的升級換代腳步放緩,2023 年一些硬體廠商主導的「大記憶體大儲存」升級換代趨勢將成為歷史。

一些手機品牌高管也曾公開預告 2024 年旗艦手機將承受巨大的成本上漲壓力,即使是華為也難以從這場供應鏈漲價浪潮中獨善其身,一場智慧型手機集體漲價風暴在所難免。

軟實力退潮,硬實力接棒

在預想中的「市場回暖」沒有如期而至,智慧型手機成本上漲導致的售價提升壓力之下,Pura70 系列想要在整體環境繼續下跌的存量市場中維持現有的上漲態勢,就必須透過手機本身的硬實力吸引到更多傳統高端手機使用者。

即使首銷銷量受阻,但華為並未在硬實力上明顯落於下風,反而仍然在蓄力構建以鴻蒙為核心的軟體生態:從 2023 年,國內知名 App 如美團、支付寶、高德地圖、小紅書等 App 開始密集宣布組建團隊、開始鴻蒙原生套用的開發。根據華為官方透露的數據,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 200 家企業組建鴻蒙原生套用開發團隊。

據 WPS 一位產品經理介紹,從 2023 年下半年開始,華為就開始派駐工程師,以駐場的方式來幫助鴻蒙原生套用的開發,同時在鴻蒙系統中透過宣發、廣告推薦位等資源與軟體開發商進行置換,幫助鴻蒙原生套用能快速渡過從零到一的發展初期。

「很多廠商是在 Mate60(系列)之後才真正意識到鴻蒙的潛力,開始對鴻蒙做相應的市場調研並組建團隊」,這位產品經理向記者介紹鴻蒙生態真正爆發的節點。「但仍然有一些廠商沒有入局,可能是在分成比例這些比較關鍵的問題上仍然有分歧」。

在巨頭軟體開發商中,如今尚無鴻蒙原生套用開發訊息的騰訊動向一直值得關註:對諸如 QQ、微信這樣的巨型套用服務,組建鴻蒙套用開發團隊的成本不低:按照其他廠商的經驗,需要在 Android 版本的基礎上將程式碼量改動近一半才能做到鴻蒙原生套用的適配效果。但顯然這些廠商更關註能否借助鴻蒙這樣的新平台換來更多高端使用者的收入增長。

這既與 Mate、Pura 系列高端旗艦手機的銷量息息相關,也可能會促使華為對更多軟體開發商妥協,來換取更多套用生態的入駐 。但按照現有的時間節點,只支持鴻蒙原生套用執行的 HarmonyOS Next 將於今年第二季度啟動開發者 Beta 測試,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出商業版。

對華為而言,仍然有諸多方式來化解 Pura70 系列首銷所遇到的短期阻力:透過直接/間接降低售價、優先供貨需求量最大的 Pro 系列等方式,按照郭明錤此前的預測,即使需求放緩,Pura70 系列仍然有望達到 150% 的增長 —— 即總銷量 1000 萬 - 1200 萬台。

超過千萬的高端智慧型手機手機使用者,不僅意味著華為將在高端市場進一步蠶食蘋果等廠商旗艦手機的銷量,也意味著更多廠商需要著手考慮將鴻蒙生態的軟體開發工作提上日程。

重回海外市場

如果說 Mate60 系列的秘訣是成功調動了國內使用者對華為品牌的自豪感,那 Pura70 系列同樣埋藏了關鍵的一次布局 —— 華為高端旗艦重新回歸海外市場。

海外市場對華為旗艦手機銷量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在巔峰時期,來自歐洲市場的旗艦手機需求甚至能占據華為旗艦手機銷量的一半,而經過四年之後,華為重建一套不依賴 Google 的軟體生態時機已經成熟,因此 Pura70 系列就成了華為決定回歸海外市場的首款旗艦手機。

5 月 2 日,華為馬來西亞官網宣布開啟 Pura70 系列的預售:Pura 70 12+256GB 標準版售價約為 5622 元人民幣,全系列售價最貴的華為 Pura 70 Ultra(16+512GB 版本)售價超過 10030 元人民幣。

在此之前,Pura70 系列已經在歐洲多國開啟了預售活動,在新加坡華為門店中,普通使用者甚至已經能線上下門店看到 Pura70 的真機,在定價上均采取了相對保守的策略,比起中國同款機型並沒有明顯提價,反而透過贈送耳機等周邊配件產品的方式,來提升產品的吸重力 —— 這同樣也是三星旗艦手機幾乎每年都會采取的策略。

即使這些預售活動帶有濃重的嘗試性質,但仍然有機會幫助華為在中國市場之外,重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海外供貨體系。

在海外預裝的是基於 Android 12 的 EMUI 作業系統,硬體部份則與國內版本基本一致。預計 5 月底就將正式出貨。

根據財報顯示,華為在智慧型手機領域重新奪回市場份額,其終端業務也恢復了增長勢頭。具體來看,華為在2023年的終端業務銷售收入達到了2515億元人民幣,與前一年相比增長了17.3%。

盡管華為已經熬過了最為困難和風險最大的時期,但一些供應鏈專家認為,在智慧型手機產品上,華為還需要面對更多的挑戰。特別是在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迅速叠代更新的背景下,以及目前電子消費市場的復蘇還處於初期階段。此外,其他領先的手機品牌也已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