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通城縣北港鎮方塅村:挖掉「窮根子」,開發中藥材產業

2024-03-09三農

供稿:易劍(湖北通城)

「前幾年我們村的一班老骨頭跳個舞,打個太極拳都要到附近村組借場地,黨員群眾開個交流會也要向村民家裏借堂屋。」方塅村八十多歲的老黨員國爹爹回憶地說道。

方塅村是湖北省通城縣北港鎮一個省界村,與湖南嶽陽縣毗鄰,四周被藥姑山、相思山、沈山等山嶺包圍,當地人戲稱之為「雋中高原」。「鬥笠田」,「漏鬥地」是該村的地理特征。種田種地難致富,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土地撂荒情況十分嚴重。

脫貧攻堅之後,再推進鄉村振興。北港鎮包村幹部與縣扶貧工作隊立足方塅村村情,不斷探索脫貧致富、產業振興的新路子。

「藥姑山上百草全,只缺甘草與黃連。」這是藥聖李時珍在藥姑山采藥時留下的詩句。

近年來,通城縣加快了藥姑山的開發力度,當地的中藥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萬畝中藥材產業園」也在瑤鄉大坪落戶。

拋荒鬥笠田,種藥好賺錢。依托縣裏的好政策,方塅村決定大力開發中藥材種植產業。2020年,在鎮村幹部的動員下,村民李偉龍、胡國良成了方塅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李偉龍拿出多年的經商積蓄,胡國良啟動了家裏的大小農機,除草翻地,整地排漬,培育苗圃。

「這裏的土地與環境都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我們場種植的玄參,每斤的賣價要比其他地方高1塊錢,原因這裏是日照光線長,晝夜溫差大。」胡偉龍信心十足,笑得合不攏嘴。

方塅村種植的丹參、玄參、百部等中藥材一采收,就受到安徽亳州藥材市場的高度好評。

眼光敏銳的安微藥商胡彬就是看到這一點,背著行囊來到了方塅村安營紮寨尋求合作。「三個臭皮匠」組成了產供銷一條龍天然組合。村集體也第一次收到了3萬塊錢的利潤。

據方塅村村委會主任李英龍介紹,目前,該村的「三人組合」已發展成了甘嶺坡家庭農場,品種越來越多。虎杖、骨碎補、白芷、白朮、白芍、梔子、石菖蒲、車前子、夏枯草、菊花、白芨、海金沙、金櫻子、黃精、萆薢、知母、生地、丹參、玄參、百部等數十種中藥材在該村大面積種植,產銷兩旺。

種植中藥材,畝收入可達5千至7千元。方塅村黨支部書記胡剛強說:「近年來去農場賺錢的人多了,上桌打牌的少了;鄰裏感情加深了,民間糾紛少了」。

桂娭毑手舞足蹈:「我們跳舞再不用去外村廣場了,村塆都有廣場了!」

多種藥材,挖掉「窮根」。李偉龍介紹說,今年藥材種植面積擴大到了500多畝,帶動了雁門,沈山,楓樹周邊村組。湖北福人藥業公司已與他們洽談簽訂「代種麥冬」協定。

「由於經驗不足,目前我們只能做中藥材育苗、移栽、烘幹等生產與粗加工。以後,我們計劃將中藥材產業延伸到切片,制劑,包裝等精細加工領域,增加中草藥附加值,真正做到藥到病除。」

談到方塅村發展藥材種植的前景時,李偉龍、胡國良、胡彬異口同聲地呼籲,亟需支持,突破瓶頸!藥材怕澇怕旱,坡地失水快,急需打幾口地下井;藥材采收時極容易發黴變黑,影響藥質。擴大烘幹車間迫在眉睫。誠盼水利部門派出人員技術指導,自然資源部門審批烘房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