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健康融入社群需要哪些全球對策?專家熱議基層衛生人才建設

2024-07-18三農

將永續的健康服務融入社群,正在成為一項全球關註的議題。

1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舉辦期間,一場以「實作全民健康」為主題的分論壇上,多位全球公共衛生專家提出共識稱,當前,基層醫療工作者應發揮關鍵作用,來有效應對和促進健康老齡化,並進一步增強社群復原力,其中,資源調配、籌資策略、政府與利益相關方的夥伴關系等是重點。

衛生人才有缺口

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在分論壇上表示,過去20年,中國基層衛生健康服務取得了極大改善,服務網路不斷健全。2020年底,全國共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約98萬個,幾乎每個鄉鎮都有一個政府執行的衛生機構,超過90%的居民能夠在15分鐘內到達最近的醫療點。

「同時,2023年,500個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極大貢獻了醫療服務衛生體系改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看病人數達到49.4億人次,占總人次的52%;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看病的機率比過去有了大振幅提升。」陳竺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當前維持了日常診療、慢病管理、免疫接種、健康指導等工作。

哈佛醫學院和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 Phuong Pham 援引一組統計數據稱,2030年全球將減少約10萬勞動力,衛生工作者缺口將高達約1000萬人,高效、完善的醫療服務供給模式至關重要。

為此,聯合會健康及護理部全球主任佩特拉·柯瑞(Petra Khoury)認為,從全球角度看,健康融入社群工作有六大重點。第一,是需要承認基層衛生工作者的重要性,應將他們納入並作為國家醫療衛生體系的一部份。第二,是給予基層衛生工作者正式崗位和編制,這一部份人員流動性較大,需要以固定員工的形式穩定下來,同時也需要一些誌願者共同參與。

第三,是報酬和保護。新冠疫情期間,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醫療工作者沒有得到足夠的保護設施和報酬補給,這和當地衛生政策有很大關系。第四,是教育和培訓,不同衛生計畫之間的差距仍然較大。

第五,是規劃好工作範疇。基層衛生工作者的工作範疇,無論是從事接種免疫、婦幼健康還是進行瘧疾防控等方面,這些都需要在頂層設計時給予標準化的指導。第六,是明確定義。無論基層衛生工作者的工作場景是醫療機構還是家庭、社群,都需要明確場景術語來對其進行定義。

佩特拉·柯瑞同時也呼籲各捐助方來參與社群健康行動,「我們需要給社群健康服務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並且將不同捐助方和相關倡議納入到基層衛生工作中。比如,對於提供瘧疾、蕁麻疹、小兒麻痹癥等疫苗接種計畫,有時是捐助方主動提出的,這時我們就要將整個衛生計劃考慮周全,以免影響到能力建設。」

談及健康融入社群,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貝曉超則表示,需要註意三方面因素。首先,是要確保足夠的衛生基礎設施。比如,在國家和各地政府資源的投入基礎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做了一些補充,包括建設了3000多個「博愛衛生院(站)」,培養了一批鄉村醫生、罕見病醫生、兒科醫生等。

其次,是要強調人的素質培養。這不但包括專業醫務工作者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動員社群力量,對當地誌願者進行能力培養,社群健康層面,當地誌願者發揮的作用有時或許會更大。再次,是發揮資訊科技優勢。目前數位化、人工智慧(AI)裝置不斷擴充套件其使用範圍,基層和社群衛生院(站)也需要一定的升級,包括遠端診斷、篩查系統的更新等,要將資訊科技向善的一面套用到社群衛生健康服務中去。

如何應對挑戰

當前,基層和社群醫療工作仍然存在哪些挑戰?

對此,陳竺表示,這包括了業界要考慮應如何發揮好基層衛生醫療體系的作用,來應對包括老齡化、非傳染性疾病、氣候變遷等在內的挑戰,以及如何賦權基層醫療工作者,讓他們掌握資訊科技、用好AI工具等。

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告訴記者,要平衡好基層醫療工作者人力短缺和效率提升之間的關系,最重要的是做好某一特定人群和全科醫生(也就是家庭醫生)之間的固定簽約,也就是每萬人匹配5名家庭醫生;全球一些國家采取「強制首診」制度,中國的家庭醫生模式則可以使得特定人群和家庭醫生產生強聯系,更好地做好健康服務。

「基層醫療機構網路設施的布設也是重點。」吳浩稱,這可以使得一些居家穿戴式裝置如手環、手表上記錄的健康數據和醫療機構、服務站內智慧裝置的檢測數據做聯通,「但同時也要註意一些裝置需要深入到基層去挖掘場景需求和價值,來不斷最佳化和完善產品。」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潘誌剛告訴記者,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未來幾年,老年人群的健康花費會呈幾何級增長,如何在相對可控的範圍內做好早期的健康維護,這一重要工作絕大部份層面需要依靠基層和社群醫療衛生機構來完成。

潘誌剛舉例,現階段,各地基層醫療機構采用「智慧小屋」營運模式較多,這一模式可以透過一系列健康管理輔助工具(智慧化AI裝置等),來為當地人群提供日常監測,同時也減輕醫務人員負擔。

「但要註意相關采集數據(如血壓、血糖等)的準確性,如在套用端,相關裝置需要經過統一檢測標準的認定方可被允許上市,而在使用端,並非每一款裝置都能納入醫保報銷,這就需要當地社群健康服務主管部門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去嘗試新技術、新事物,但前提是做好相關裝置的專家論證工作。」潘誌剛說,具體來說,相關裝置可以增加一些關於步態(防老年人摔倒)等方面的檢測功能,但可穿戴還需加強其數據安全性,此外,一些移動式的大件裝置(如智慧移動床、移動擔架等)也可采用租賃的方式收費。

如何進一步提升基層和社群醫療工作者的技術能力?

為此,潘誌剛也建議,從績效和激勵措施上給予支持是重中之重。次之,則是對於該醫療工作者的能力評價。目前業界所探討的「全專結合」,其實就是需要全科醫生在充分掌握全科醫學技能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營養,康復,心理等領域的知識,「但這其中,我們需要厘清‘轉診’的邊界,也就是說,一些疑難的病例仍然需要轉至上級醫院,基層和社群需要體現一定的篩查和預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