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精心描繪河湟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4-03-19三農

來源:青海日報

民和大蔥豐收。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晾曬藏香。

民和蘑菇種植。

青繡傳承。

開展拉面技能大賽。

晨光熹微,拉面人用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面喚醒城市;日上三竿,勤勞的農人精耕細作在綠色的田野;夕陽西下,美食攤主用美味啟用鄉村旅遊夜間經濟。

同樣的一天,不同的精彩,奔赴鄉村振興的大路上,海東爭當全省鄉村振興排頭兵,精心描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壯美畫卷。2023年,海東市脫貧人口、監測物件外出務工人員達7.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9.8萬人次,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5.52%。

初春時節,行走河湟谷地上的明珠城市海東,從黃河兩岸到湟水河兩岸,美麗鄉村如珍珠般點綴其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美好生活,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強化黨建引領,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這個棚裏有8萬個菌棒,日均產菇500公斤左右,采摘完第二天就配送到蔬菜經營門店。」寒冷冬日,走進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溝鄉麻地溝村,站在溫暖如春的蘑菇棚裏,村黨支部書記寧智勇介紹村裏蘑菇種植產業的發展。

脫貧後面對村裏無特色產業的情況,2019年,寧智勇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多方考察學習,最終確定食用菌種植。從2020年起,麻地溝村搭建陽光鋼架溫棚2棟、冬暖式現代日光溫棚5棟,建成食用菌標準化生產車間、產品展示廳、保鮮庫、冷庫等,一步一個腳印著力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一村一品」產業發展示範基地。

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種植品種不斷豐富,麻地溝村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從2019年的7.54萬元增加到如今擁有凈資產達千萬元,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明星「蘑菇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麻地溝村蘑菇種植產業的發展是該村強化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

鄉村要振興,關鍵是把基層黨組織建好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這個堅強戰鬥堡壘。

「我們將繼續深入探索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增收新模式、執行新機制,拓展食用菌品種,延長食用菌產業鏈條,打造麻地溝村食用菌特色品牌,為鄉村振興持續註入新動能。」寧智勇說。

晨曦微露,化隆回族自治縣初麻鄉灘果村,第一書記汪金川和駐村工作隊員張博文,簡單吃過早飯後就繼續深入農戶家中開展防返貧監測工作調查。

2023年6月,汪金川、張博文被青海省醫療保障局選派到灘果村駐村。

幫助村民發展產業促進就業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每一個駐村工作隊肩負的重要使命。破解這道難題,汪金川和張博文吃透鄉村振興各項政策,把脈市場行情,讓村民有事幹、有錢賺。

2023年9月25日,初麻鄉第一個「黨建積分超市」在灘果村落地,超市籌集各類生產生活用品共60種1000余件。按照1個積分等於1元的兌換方式,灘果村積極鼓勵村民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落實村規民約等活動中,讓村裏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及部份生活困難群眾以文明行為換取積分,用積分兌換日常用品,讓大家在家門口省下柴米油鹽錢。

「拿過‘接力棒’,意味著新的使命、新的擔當。我們必須抓穩抓牢黨建這一重要抓手,讓‘紅色引擎’為鄉村振興賦能。」汪金川說。

堅持「一線工作法」,開展多輪「督、幫」一體工作,補齊短板弱項,海東市以「一線」標準做實做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2023年,海東市34名市級領導靠前指揮、64個市直單位分工協作、1906名駐村幹部蹲點一線,扛起責任擔當,不畏艱辛、真抓實幹,形成凝心聚力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發展特色產業,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大雪過後氣溫驟降,但在樂都區壽樂鎮,一棟棟溫棚裏綠油油的大長辣椒長勢喜人,櫛瓜、鮮奶油草莓、蒜苗、黃瓜等盡顯生機。

「耕地少,以前收入主要靠打工,去年看到大棚招人就來了,在家門口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掙錢顧家兩不誤。」負責照顧大棚的王大姐說,大棚工作主要負責調秧、除草、采摘等,每月薪資2000多元。

從一家一戶分散建棚,到如今日光溫室統一規劃、集中連片、規模化建設,樂都區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建設壽光七代或八代大跨度高標準溫室,建成27個標準化生產基地,累計建成溫棚9546棟(自然棟),全年設施種植面積達720.73公頃,種植蔬菜茄果類、瓜菜類等9大類21個品種,產量達3.69萬噸,實作產值1.52億元。

「當前樂都區設施農業建設發展重點已逐步由川水向溝岔、山區轉移,進一步擴大露地蔬菜和設施溫棚種植面積,今後將不斷提升蔬菜倉儲、物流和應急供應能力,全力打造大型現代化蔬菜產業園,註重農業品牌培育,加大樂都蔬菜市場銷售份額。」樂都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李福海說。

立足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優勢,近年來海東市不斷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加快推進高原冷涼蔬菜產業基地建設,助推蔬菜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在鞏固提升全省「菜籃子」基礎地位的同時,「蔬」寫了綠色致富路。

依托河湟地區深厚的農耕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海東市鄉村旅遊的發展也如火如荼,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增添新力量。

金黃的油菜花鋪展四野,散發幽香的蠶豆花含苞待放,風吹綠色的麥浪湧向遠方……盛夏時節,走進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和鄉麻吉村,油嘴灣景區內富有鄉土風味的鍋盔饃饃、洋芋津津、攪團等小吃琳瑯滿目,吸引遊客駐足。

周末,家住西寧市的蔣女士特意和家人來油嘴灣遊玩。蔣女士說:「來這裏交通方便,景區體驗感也特別好,可以品味河湟美味、欣賞田園風光、體驗高原農事。」

油嘴灣景區自成立之初,就立足鄉村旅遊發展所需,爭取資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農康寶、遊客服務中心、娛樂設施等全面提檔升級。

「現在油嘴灣已成為集鄉村特色餐飲民宿、農事體驗、河湟民俗文化、娛樂休閑、研學教育為一體的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直接、間接帶動就業500余名。」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負責人任臣義介紹。

平安驛景區、民和七裏花海、樂都卯寨、互助卓紮灘,在化隆看杏花、民和看桃花、樂都看梨花,品嘗撒拉宴、牛頭宴、全豬宴……在海東,有「看頭」更有「吃頭」的鄉村旅遊遍地開花。

培育勞務品牌,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勞務品牌是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渠道,在今年的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做優拉面、青繡、家政等特色勞務品牌」被列入全省2024年重點工作。

近年來,海東市立足資源稟賦、依托產業基礎、順應市場需求,深入挖掘和培育一批傳統勞務品牌,並精心培育打造「家政服務」「土族盤繡」等現代勞務品牌,成立青海拉面總部大數據中心、青海高原青繡產業營運公司、互助縣家政服務行業協會等,不斷促進拉面、家政、青繡等勞務品牌數位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引領帶動農村勞動力等群體高品質就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化隆縣被譽為「拉面之鄉」,從化隆人在廈門開起第一家「青海拉面館」到如今11萬化隆人走出高原,在全國各地開設1.8萬家拉面店,每年創造產值上百億元,越來越多的拉面人靠著拉面手藝實作脫貧致富。

據了解,拉面產業創造的收入占到化隆縣勞務總收入的70%,拉面產業人均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4%。這「一碗面」不僅是引領群眾創業脫貧的「致富面」,更是促進社會穩定的「和諧面」、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幸福面」。

歷經多年發展,站在拉面產業全面提檔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何做強拉面勞務品牌,推動拉面品牌建設實作高品質發展?

走前進演化隆縣主城區一家名叫「青譜牦牛」的拉面店,店內裝修風格簡約現代,香飄四溢的面配上蘿蔔、蒜苗、香菜,澆上濃濃的牛肉原湯,再來一勺紅亮的辣椒油,讓食客胃口大開。

青譜牦牛拉面店創始人馬學明告訴記者,從2013年起,他開始專心研究拉面標準化,經過在多地考察學習和潛心研究,2019年成功開發標準化牛肉面料包,投資1300多萬元建起生產料包食品廠,從此讓遍布全國各地的拉面店都有了相同的家鄉味道。

以做大產業鏈條助推拉面產業發展為路徑,化隆縣力爭在2025年建成全國拉面店食材供應「中央大廚房」,同時紮實開展拉面匠、中式烹飪等勞動技能培訓,成立地方品牌產業培育促進局,並抽調人員在省外設立拉面經濟服務辦事處46個。

除了拉面經濟,「青繡」也是海東一項帶動力極強的勞務品牌。當青繡之花紮根民間,心靈手巧的河湟兒女將「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產業」衍生出「指尖經濟」,成為助力鄉村振興新引擎。

「我以前是家庭主婦,2020年來這裏工作,因小時候學過盤繡,會一些簡單的盤繡針法。進公司後邊工作邊學習,不僅每月有3000多元的薪資,還學會了圖案設計、配色、縫紉等技術。」走進互助金盤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車間工人席恒梅說。

互助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大本營。不斷探索「非遺+產業」新路徑,轉化非遺經濟價值,金盤繡公司自成立以來,以「公司+工坊+農戶」的經營模式,在互助縣威遠、東溝、丹麻、五十等鄉鎮共設立青繡工坊34家,長期合作的繡娘達1632名。

金盤繡公司辦公室主任張雅娟說,以五十鎮班彥村的盤繡園為例,她們的繡品由公司統一設計、統一銷售,繡娘進行訂單式的生產。盤繡園累計接收各類訂單75000余件,訂單收入300萬元,繡娘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不斷夯實村民的振興路。

(記者 李慶玲 本版圖片均為記者 李慶玲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