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趨勢(ID:zgtrend) ,作者:溪雲,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在打理「錢袋子」這件事情上,高凈值人群的神經或許更為敏感:此時此刻,內地資金正大規模湧入香港,尋求增值和避險。Money never lies。
有多瘋狂?
赴港開戶太火爆,招行香港分行設定了745萬現金的開戶門檻;
撤辣後一周的香港房市,平均每天成交量達110宗,內地投資客功不可沒;
2月,一份由香港保險公司簽發的2.5億美元的巨額保單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4月,「南向通」跨境匯款223億,同期暴增60多倍……
一時風起雲湧,內資瘋狂湧入香港,掀起了四股龐大的熱潮。
這,是什麽訊號?
一
第一股是香港銀行的開戶熱潮。
為了搶到每天限額的開戶資源,有人開發了「特種兵式開戶遊」,一天內往返;有人「打飛的」赴港,就為了早一秒,再早一秒趕到銀行取號排隊。
打工人上早八的班,學生黨上早八的課,有錢人開早八的戶。
據彭博,香港匯豐銀行第一季度吸引了超過13萬新增銀行客戶,約六成為非本地居民,其中「很大一部份」來自中國內地。
中國銀行(香港)2023年新增20萬跨境客戶;
恒生銀行去年非居民新開帳戶猛增342%;
渣打銀行一季度財富管理業務營收增長了21%,管理資金規模同比增長了1倍……
與之相呼應的,是香港銀行開戶門檻的不斷提高。
比如,在中國銀行香港分行開戶,需要附加購買一年的保險產品,或連續購買兩個月以上、超過20萬元的理財產品。
花旗銀行自去年11月便規定,非港客戶開戶門檻從1萬港元提高到150萬港元。
最為離譜的是招商銀行香港分行,將香港一卡通帳戶的開戶門檻提高了100倍!
招商銀行香港分行通知,從3月29日起,在香港開設一卡通帳戶須存入及維持帳戶資產800萬港幣(或等值貨幣)最低要求。按7月10號的匯率,800萬港幣相當於745.1萬人民幣, 直逼私人銀行客戶標準。
可見一個香港帳戶,有多麽搶手。
二
第二股熱潮,是跨境理財通中「南向通」跨境匯劃金額的暴增。
跨境理財通是提供給大灣區居民的一種銀行業務,分為「南向通」和「北向通」, 可以透過它選購跨境投資產品,於2021年落地。
內地居民透過「南向通」,可以在香港合作銀行的「貨架」上挑選理財產品——包括基金、債券、人民幣、港元及外幣存款等。
4月,「南向通」的跨境匯劃金額升至223億人民幣,而上年同期僅為3.82億人民幣,暴增60多倍!
今年2月,「跨境理財通」政策前進演化到2.0版本。此前,參與「南向通」業務的內地投資者需要連續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5年」,調整後只需要「滿2年」。個人投資額度也從100萬提高到了300萬人民幣。
過去,內地居民的跨境投資受到外匯管制的限制,每年只有五萬美元的額度。但跨境理財通的300萬人民幣額度是不受外匯管制影響的。內地居民的資產配置,更加自由了。
不少銀行為了吸引「南向通」使用者,甚至推出了6%以上的存款優惠, 這可比內地銀行的利率香太多了!
理財的幸福感杠杠的。
三
第三股熱潮,是香港保險業務正在激增。
2024年首季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顯示:
今年一季度,源自內地訪客的新增保單保費為156億港元,創五年來新高,同比上升62.6%,占個人業務總新增保單保費24%。保單數約為5.2萬張,同比增長51.7%。
其實, 去年赴港投保就已經非常火爆了,一年賣出了590個小目標,今年火爆趨勢不減。
2019年以前的赴港投保熱,是因為中產階級配置重疾險。但2023年通關以來,香港保險再度火爆的原因,已經變成了 中高凈值家庭資產避險 。
從今年新增保單保費來看,終身壽險(包括分紅險儲蓄險和杠桿壽)占比達77.5%,短期儲蓄險次之,占比為14.5%。
其中被大肆追捧的,是分紅儲蓄險。
首先,香港分紅儲蓄險的預期利益較高,尤其是保額分紅的保單,長期預期利益可達5%—6%(復利)。以香港市面上在售的一款分紅儲蓄險為例,40歲的朋友,投入保費50萬美元,60歲時,保單裏預期有133萬美元。
其次, 香港的分紅儲蓄險以美元保單為主,可以說是非專業投資者持有美元資產最安全、穩健的方式。
最後,在財富傳承方面,香港分紅儲蓄險也有獨到優勢, 可以無限更換被保人, 一份保單可以父傳子、子傳孫,世世代代不斷增值、傳承下去。
正因為有這些優勢,分紅儲蓄險領域也常常出現超過億元的大額保單。
就在今年6月,一位來自內地的45歲神秘富豪,投了一張總保費5000萬美元(約3.6億人民幣)的天價保單。
四
第四股熱潮,是香港「撤辣」後,內地人赴港買房的熱潮。
不要以為,有錢人真的不買房了!
所謂「撤辣」, 可以簡單理解為香港全面撤銷限購措施。 以前1000萬的房子,光稅收就要300萬,但現在30%變成了3%,稅費從300多萬變成30萬,打了骨折。
「撤辣」後的十天,買房客有多瘋狂?
據「真叫盧俊」的訊息,一個在香港做了16年中介的地產老人,跑上跑下,把鞋都跑壞了。不少人買房不是買一套,而是玩批發,像買西餅一樣半打半打地買,被稱為「西餅客」。這其中就有不少內地投資客。
有人斥資2000萬橫掃4個樓盤;有一人買一層,轉頭就把房子交給中介收租的福建客戶;還有連夜趕火車直奔香港的上海客戶……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由於接待的內地客戶太多,
許多香港房產中介連普通話都修煉好了。
一個叫做趙睿的香港中介說:「這幾個月我溝通、帶看的客戶,九成是內地人,被逼著不停地和客戶說普通話,說錯了他馬上就糾正你,現在溝通已經沒太大問題了。」
他們甚至還學會了發小紅書,透過在小紅書釋出樓盤資訊、影片來招攬內地客戶。
據香港媒體報道,整個第一季度,內地買家在香港一手私宅註冊量占比上升至約37.2%,為12年來的新高。在二手住宅市場,內地買家註冊量占比升至約14.8%,註冊金額占比則為19.9%,均為14年來的最高紀錄。
進入4月,內地買家在香港一手私宅註冊量占比上升至約44.2%,註冊金額占比則達到49.5%,均創12年季度新高。
在二手住宅註冊量上,內地買家占比進一步提升至20.3%,金額占比升至26.3%,繼續創新高。
不過, 內地人買房,主要還是出於資產保值的需求。撤辣後,香港的房價相當於跌回了7年前。
香港的一大特點就是地少人多。這幾年,香港透過「高才通計劃」「優才計劃」等搶人計劃引進了不少內地精英,補上了香港移民流失後的數量差。這些內地精英產生了大量的住房需求。
在香港,租金報酬率在3%—3.5%左右,扣除物業稅等稅費,實際報酬率大約在2%—2.5%之間。
這比內地的一線城市,要高得太多了!也給足了富人安全感。
五
香港,為什麽能讓有錢人安心投奔?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內地利率持續下行,內地資金迫切尋求向外的出口。
你敢信嗎?34年前,也就是1990年,中國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高達10.08%,存100萬一年有10萬的利息。放在今天,誰要是宣傳10%報酬率的投資產品,妥妥的金融詐騙無疑了!
30多年來,利率一直在降,從2015年10月起,利率降為1.5%,9年來再沒變過。加上通脹的影響,普通人的存款可能實際上一直在縮水。
而就在前陣子,余額寶利率已經跌破了1.5%, 市面上3字開頭的定存幾乎蕩然無存。
就趨勢來看,國內低利率恐怕要維持相當長的時間。
而香港,卻是一處高利率之地。香港實作聯系匯率制度, 利率和貨幣政策與美國基本同步。 目前的利率比較高,在5%左右。
因此,香港利率和內地利率將長期存在著較大的利差。
二是新加坡、美國等地收緊投資渠道,導致部份中國富人轉向香港。
漂亮國的外資審查,近年來不斷收緊。新加坡則仍處在洗錢案余波的影響之中。
據財新報道,新加坡因30億元特大洗錢案暴露監管漏洞,正加強對家族辦公室和對沖基金的審查。新規要求,家辦必須至少投資其資產管理總額的10%或1000萬新元(約739萬美元)於本地投資,包括未上市公司、私募股權和合格債務證券等。這對於外資的準入,設定了更高的門檻。
三是,富人透過配置跨境資產來分散風險。 這也是內地資金湧入香港的一個主要出發點。
研究公司GlobalData表示,中國富裕投資者的離岸投資呈明顯上升趨勢。大眾富裕階層的海外投資比例已從2021年的約28%上升到2023年的51%。這是一個非常誇張的增速。
從時間上,也基本對應後疫情時代的不確定性和國際地緣形勢的變局。
六
今天,香港和內地的聯系仍在不斷加強。
地理上,相比往返海外,內地往返香港的便捷度明顯更高。未來, 大灣區地理上的連線會繼續加強。
一架架高速橋,一條條高鐵路,一個個深水港,仿佛大灣區的一根根血脈,會讓人員、資金的流動更加暢通和活躍。
在政策上, 香港的銀行業、樓市、保險,對內地客戶的限制較少, 資金從內地流入香港,也比流入其他國家,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香港依然是內地資金最溫暖的國際化港灣。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