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走進釣源:挖掘古村多元價值,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範式

2024-06-25三農

釣源古村現存大量贛派明清建築,2012年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本文圖片均由釣源·十裏芳菲提供。

2012年起,由住建部、文旅廳等多部門聯合公布了「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截至2023年已公布六批共8156個中國傳統村落,其中江西省吉安市的釣源古村作為第一批入選村落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序列中。

釣源古村始建於唐朝末年,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後裔及同宗聚居地,現存大量贛派明清建築為代表的人文資產。在城市化行程沖擊下,這座承載了豐富歷史記憶的村莊曾不可避免地遭遇人口流失和鄉村雕敝的挑戰,一度面臨「空心化」的局面。

2021年,吉安市吉州區政府引入文旅品牌進駐釣源,力圖借由企業過往豐富的鄉村改造及計畫營運經驗,幫助釣源古村實作產業新生。2022年,「十裏芳菲·釣源古村」計畫落成,一個延續了千年文化遺產、兼具現代設計理念的新型鄉村農文旅綜合體就此誕生。2023年,數據顯示,古村客流量增長至40.8萬人次,是2022年客流量的近六倍。

中國傳統古村落蘊含著豐富多元的生態、文化、社會、經濟資源,這些被隱藏在鄉村生活表象下的價值一旦經由市場化手段被啟用,將能釋放巨大的產業勢能,這在釣源古村的「蝶變」案例中可見一斑。活化鄉村文旅的過程中,如何把當地多元的特色資源轉化為市場價值?如何在城鄉差異間找到平衡?如何構建更好的社群環境,為本地村民提供收入保障與就業?

為此,2024年5月澎湃新聞記者走進釣源古村,探尋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傳承人文遺產:還原被掩蓋的歷史韻味,連通古村落與新生活

始建於唐朝末年的釣源古村依山而建,布局如八卦圖形,條條巷道、棟棟民居宛若迷宮。村落內現存150余幢贛派風格的明清建築,元寶形檐口天井、馬頭墻、青磚黛瓦是其最顯著的建築特色。行走在這片被古建築包圍的村落中,就如同走入了一間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很難想象,三年前這樣的人文光景卻曾被掩蓋。古村在嚴重的人口流失下逐漸雕敝,百余座老建築也因種種歷史和人為因素,面臨著屋頂漏水、墻面腐壞黴變和火災導致的建築殘破等問題。斷垣殘壁掩蓋了其厚重的歷史風貌,讓千年的文化遺產一度被世人遺忘。

釣源古村古建築群落修繕前後對比。

2021年5月,文旅部印發【「十四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將「加強中國傳統村落非遺保護」作為非遺區域性整體保護的重要內容列入規劃。文旅部繼出台【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後批復設立了20多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傳統村落是其中培育和維護文化生態的重要區域。

如何對古村落進行文化生態修繕和改建,是一個嚴肅的課題。既要保護優先,針對老化破損的部份修復和環保處理;又要在保留歷史建築的文化價值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進行一系列適應力、功能性改造;還應進行合理的創新性改造,活化利用歷史建築,最佳化空間布局,從而提高其整體品質。

釣源古村的古建築修復,首先要做到的是保留和延續村莊的內在肌理。在鄉村文旅實踐者、「十裏芳菲」創始人張蓓看來,應先對老宅進行全面評估,充分理解原始結構和細節,避免不自然的修復痕跡和不必要的改變,保留歷史建築的完整性。張蓓說:「一面老墻可能同時存在二十多種不同問題,我們會找出最接近於還原其原始狀態的解決方案。很多細節是圖紙無法表達的,修復過程中村子裏貼滿了過塑照片和各種方案的貼圖。」

古民居改造為修舊如故的客房。

為了實作「修舊如故」的效果,執行過程中要把握好幾點原則:第一,要對老建築以原汁原味、最小改動的方式做修繕;第二,盡量做到無加件,多保留真實的鄉村生活場景;第三,多采用在地材料和老工藝手法,讓老工匠帶隊進行傳統式修復。張蓓介紹說:「‘經過居’曾經歷火災,我們的工人當時是從廢墟裏把一塊塊老磚手工清理再重新砌起來,磚縫之間的溝灰也是當地工匠用草木灰填縫的。」

隨著鄉村農文旅計畫的持續推進,古村的百余棟民居已不僅僅是老村民的生活空間,眼下更成為農業科研人員、返鄉青年、文化業態創業者、環境保護者、短居遊客等新村民的集體落腳點。如何重構新生活場景,服務好各類人群的人居體驗,亦是古村空間規劃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在修繕保護當地人文資源外,也需對古建築進行一定的功能性和創新性改造。

火災後被改建的 「無氧工坊」。

記者在古村走訪時了解到,遊客所居住的客房雖經由老民居改建,但同時融入了地暖、空調、電熱毛巾架、手沖咖啡機等城市生活中更常見的設施,增加了舒適感。村落裏的「香村麵包生活館」和「無氧工坊」都曾因大火燒毀,前者被改造為一個擁有新式花園的麵包房;後者曾被燒至只剩下地基,則被改建為融合了鋼結構外立面和木飾面內飾的玻璃房子,是村裏最具極簡氣息的建築,也是能讓村民們一邊運動一邊賞景的健身場所。「禮派祠堂」是村裏的祖祠之一,現被打造為書院文化館,陳列有古籍、文物殘片、書院文房四寶等,同時也成為村民們在此社交、舉行各類沙龍聚會等活動的公共空間。

生態永續:恢復村落天然活力,打通農業全產業鏈

俯瞰釣源古村,能清晰地看到一條蜿蜒千米的山嶺,山嶺周圍則種植了兩萬余棵古香樟樹。在當地人看來,這條形似道家太極圖的山嶺是庇護保佑村民的福地。村莊裏另有七個依坡順勢排列的水塘,一旁伴有古井,是先人結合天象所造的「七星伴月」景觀,寄托了村落能如北鬥七星般長存的美好寓意。

水土豐饒,是中國農耕文明自古承襲而來的最樸素願望。然而,村莊的雕零也曾讓這裏面臨水土流失。修復村落生態,是刻不容緩的另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十裏芳菲」團隊運用排汙除淤、暴曬殺菌、水生動植物培育、水質改良等諸多科技手段,使村落水系統逐漸實作了健康的內生迴圈,曾經的臭水溝如今變成了稻、魚、鴨、蝦、蛙共同生活的豐美水源。此外,團隊透過三級水系規劃將水塘、稻田濕地、灌溉水渠實作聯通,利用「海綿水系」的原理,存蓄、凈化雨水並充分緩釋。如今,縱橫交錯的村落水系已形成了人工濕地微生態系,在不同季節實作水分自我調節。

村落內水系統修復前後對比。

針對土地失活問題,「十裏芳菲」團隊則采取了古法農耕結合現代生物環保的綜合解決方案。張蓓回憶:「一進村就做了垃圾分類,把有機垃圾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制成生態肥料,澆灌農田。我們和泰國真菌專家Kasem教授合作,有針對性地進行土壤改良,如果檢測出缺少哪種有機成分,就能利用樹葉、廚余等結合真菌發酵出有機肥。村裏的土地已經養了三年,土質非常疏松。」

在農作物種植方面,古村沿用了更為綠色的有機種植方式。首要是選取本地作物並自留種,這樣能確保作物具有更好的天氣適應力和抗蟲抗病能力,最大限度減少對農藥的依賴。在此基礎上,土壤不添加化學肥、不除草、不加大棚,盡量減少人工幹預,讓農作物與自然做抗衡,推動生態系實作自我調節和完善。

據介紹,目前釣源古村共有水稻、蔬菜、瓜果40多種,人種天養的野生中藥材百余種,還有各類鄉土果樹、可食花等。依托豐富多元的在地農作物種植,這些農產品可實作從田間到餐桌的永續食農直供模式,此外,部份產出由芳菲薈芳鄰、生態合作商直采,形成了自給自足兼顧分享有余的有機種植生產系統。

釣源古村的有機農場。

不僅如此,村落正推行綠色永續的生產、生活方式,除古建築修繕、水土修復外,更積極推動雨汙分流、弱光系統、無蚊村落、浣花凹生態養殖、花信風自然教育等諸多舉措,幫助村落實作降碳,形成良好的生態迴圈。2023年8月,江西省第一個生態產品價值實作共建點揭牌儀式舉行,釣源古村榮獲了江西省首張景區碳中和證書。

美好的鄉間環境吸引了一批前來進行新型農業試點的學者,來自浙江中醫藥大學的趙永欽博士就是其中一員。在古村考察後,趙永欽在此設立了專門的校外博士工作站,更將自己歷經7年培育的「糧賞兩用彩稻」引進村裏種植推廣。

目前,除科研工作外,他正積極推動彩色糯稻新品種融入當地生態農產品的一、二、三級產業鏈,幫助鄉村農產品進入高端消費市場。

釣源古村彩稻田收割現場。

趙永欽說:「吉州土壤型別較多,有沙壤土、黃粘土等,氣候適宜、水源豐富、土地比較平坦,這些在大規模農業開發方面富有優勢。改良後的有色糯稻與普通的圓粒糯稻相比,糯性相當,品種抗性增強、產量提高、品質提升,又因為是彩稻同時具有觀賞性和糧用雙重價值。釣源自古以來種植的都是普通水稻,引入彩色糯稻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趙永欽表示,引入彩稻能給古村帶來全新的氣象。「第一,彩稻富含更多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例如黃酮、花青素等,符合人們對飲食健康的需求。第二,糯稻可以加工制作成糍粑、粽子等美食,也可作為原料加工成更有營養價值的高檔黃酒,為當地開啟新的風物產品線。 第三,彩稻具有極佳的觀賞性,在村落大面積種植不僅能美化村莊環境,更可結合稻蛙、稻魚、稻鴨開發農耕體驗、風俗研學等文旅產品。在釣源發展彩稻相關的全線農產品產業鏈,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宜居也宜業:連結城市與鄉村,為區域發展帶來內生動力

在構建整體村落人居環境和社群氛圍的過程中,視角很重要。「我認為不能用遊客眼光來打造鄉村計畫,因為村莊並不是景點」,張蓓表示,「要把自己當成一個村民來參與改造工作,我們需要怎樣的生活方式,缺少哪些生活場景,才是最需要關註的問題。人們在村落裏生產要實作自給自足,這與城市居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舍棄無用和虛假的設計。」

在宜居的生活場景之外,更要為當地村民創造提升職業認知和技能的機會,幫助他們提升鄉村歸屬感和自豪感,與新村民一同加入到社群共建。「釣源古村嫁接文旅計畫後,本地村民有了穩定的租金保障和股金收入。」張蓓介紹說,「我們大量聘用當地村民和本地工坊,呼籲大家一同建設家園。目前計畫有超過50%的在地員工,他們經歷過系統技能培訓,能帶動和提升當地的服務和就業水平。」

為了更好地實作鄉村振興,吸引更多城鎮年輕人來到古村紮根創業,「十裏芳菲」與當地政府聯合發起了「蝴蝶返鄉計劃」,每年資助和招募鄉村主理人,透過「幫開店公益小組」、「鄉村營運師培訓」、提供青年公寓等各種公益孵化手段,幫助年輕人啟動個人化的鄉村創業,擁抱更多職業選擇。

「蝴蝶返鄉計劃」幫助年輕人個人化創業。

作為能銜接資本與孵化新業態的平台,鄉村文旅計畫無疑能為村民創造致富的新介面,從而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十裏芳菲」目前已形成了以村落為載體,集生態農業種植、養殖、在地文創工坊、美學生活課程、非遺市集、住宿、餐飲、婚禮等為一體的新型農文旅綜合服務體。

村落裏原汁原味的生活場景和豐富多彩的風土體驗,對習慣了城鎮生活的人群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如今,越來越多的短途遊客選擇來到鄉村「覓野尋鮮」,形成了一股鄉村「微度假」風潮,而許多創業者也在這波浪潮感召中走進鄉村,這些新村民不僅推動了村落中的新老交融,也為古村帶來了更多新的業態和產業活力。

釣源古村內豐富多樣的業態生活。

「舊雨新知」創始人嚴家駿曾在江西宜春創立了當地最早的輕奢民宿,此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吉安,計劃在古村落中規劃新的民宿產品。在他看來,若能把城市遊客早已司空見慣的業態進行場景置換,納入到鄉間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中,就能催生出不同的體驗感,而鄉村獨有的「治愈力」正是他規劃民宿的出發點。

「環境對體驗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城市中並不缺冥想和療愈計畫,但往往效果會打折扣。只有徹底放松下來、節奏慢下來的時候,人們才能感知到自我,而鄉村環境能讓治愈效果最大化。」據悉,「舊雨新知」釣源民宿計畫會與「十裏芳菲」進行差異化定位,主打研學、團建等集體客群,未來雙方將合作打造一批禪修主題民宿和療愈空間。

無獨有偶,MOJ COFFEE創始人朱齊鶴也選擇釣源作為品牌進駐江西市場的首站。「很多人認為咖啡是極富城市氣息的標誌性元素,與村落傳統的氣質是天然矛盾的。」他分享說,「這的確是文化場景的沖突,然而,沖突本身也是種吸重力,且並非不可調節。未來城鄉一體化的趨勢中,咖啡館將是導流城市消費的常見業態,將把鄉村和城市連結起來。」據了解,MOJ COFFEE迄今已開設了25家‘村咖’,今年則計劃擴張到100家門店。

比起有限的城市空間,鄉村消費業態能擁有更廣闊的場地,因而能誕生更自由、更有設計感的產品,而村落裏怡然自得的外部環境,也能給進駐鄉村的新業態帶來天然助力。朱齊鶴說,釣源古村的咖啡門店未來將有一面完全敞開,面向外部景觀實作借景,為遊客帶來獨立且沈浸的氛圍。

在釣源古村走訪,澎湃新聞記者發現,鄉村文旅其核心價值在於,它可以與村落的人文遺產、生態資源、自然環境做結合,挖掘並放大鄉村的多元價值。

針對鄉村文旅綜合體的打造,我們認為「釣源模式」有幾點值得借鑒:

一、開發應以當地人文生態及自然生態為原點,向外構建相應的產業圈層。 在古建修繕及改造方面,要保護優先,修復還原出其底層的歷史文化韻味,力爭「修舊如故」;在生態資源打造方面,運用現代環保手段修復鄉村水土,沿襲古法農耕理念推動物種多樣性,讓村落的自然環境再度煥發活力。

二、要把握城市與鄉村的平衡,積極以「新」融「舊」。 人居環境的規劃,運用保護修繕結合活態展示、空間重塑、功能性改造等多種綜合手段,在老建築和新生活之間構建環通度,為鄉村人居展開更多可能;農業生產領域,要善用營運前置思維,積極開發新土產、新風物,實作一二三產的高效迴圈。

三、要以人為本,構建宜居宜業的社群環境和豐富多樣的產業生態。 加強城鄉交流和融合,為老村民創造致富機遇,也吸引更多的城鎮人群走進鄉村,或吸引青年返鄉創業,從而為區域發展帶來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