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彩燈龍」走俏 浙江永嘉老手藝「紮出」濃濃年味

2024-01-12三農

中新網溫州1月12日電(周健 金朝丹 )「龍燈做得怎麽樣?看樣子,形狀基本出來了」「龍骨架基本上搭好了」……連日來,在浙江溫州永嘉的前一村,胡漢珍和江時海兩位老手藝人埋頭制作彩燈龍,不時有村民前來圍觀問進度。

兩位老手藝人埋頭制作彩燈龍。 金朝丹 攝

「離完工還早,這組彩燈龍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制作。」59歲的胡漢珍是永嘉彩紮溫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龍年將至,龍燈和魚燈訂單火爆。最近,他已經接了5組單子,並爭取在農歷新年之前趕制完成。

「我有10多位徒弟傳承手藝,都叫來一起幫忙,即使時間再趕,也一定要在春節前後趕制出來。」胡漢珍說。

據悉,永嘉彩紮是傳統民間工藝,屬綜合性手工藝術品,匯集紮制、裱糊等工藝,綜合繪畫、剪紙、雕塑等裝飾藝術手法,藝術化再現了花鳥蟲魚、人間百態,在當地有「民間風俗文化小百科全書」之稱。2014年,永嘉彩紮被列入第七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逢過年和年俗活動,永嘉民間都少不了彩紮。胡漢珍15歲開始學習彩紮,對他而言,這門手藝不但是營生技藝,更飽含著深厚感情。

受疫情影響,胡漢珍已有4年沒有制作大型彩燈龍了。久未制作,他格外仔細,剖竹、裝骨架……都細致打磨,每天早上7點就開工。「我這手藝,溫州地區不多,龍燈做好了,村民都圍著看,說漂亮,大家喜歡,我們也覺得高興。」

手藝活費時,也費心,彩燈龍制作步步都很關鍵,但胡漢珍覺得,最難的還屬造型。

據他介紹,以前和客戶溝通後,要構思好造型再和對方落實細節。而現在,比以往更方便些,一些客戶直接在網上找來圖片,請他參照著制作。目前正在趕制的這條大型水龍燈,完工後可浮於水面,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胡漢珍和他的手藝活。 金朝丹 攝

江時海則是胡漢珍請來的師傅,原本在老家浙江衢州做竹篾活,剖竹子手藝精湛。2008年經朋友介紹,來到永嘉幫忙胡漢珍制作彩紮。

「剛開始只剖竹,慢慢學起來,現在也能做了。」江時海說話間,利索地將龍頭上多余長竹剪下,露出龍頭骨架。他認為,制作龍頭最費時,龍牙、龍舌、龍須都得細細打磨,光龍頭一個人制作,就至少需要2天。

放眼胡漢珍家中,有不少做好的春節彩紮,堆得滿滿當當,只留下窄窄的過道走人。妻子嗔怪道,「這都堆成山了,家裏可真亂。」

「今年生意好,有得忙,不怕亂咧!」胡漢珍笑著回應妻子,便一頭又紮進彩紮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