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2024年,還會有大批豬場倒閉嗎?

2024-06-03三農

農業好像每一年都特別煎熬的,尤其是這兩年的養豬事業,許多人特別迷茫,都在思考,還能幹多久?還能活多久?

在這種復雜的局勢下,實體經銷商和零售商,豬場,廠家,其實都挺糾結究竟該怎麽做呢?

我們天天有個問題,這仿佛是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每個畜牧人的頭上:2024年,還會有大批豬場倒閉嗎?

四川地產首富轉行養豬,三年虧損1500億

我們從新希望,窺探一下養豬有多慘。

2013年,創始人劉永好宣布退休,把公司傳給了女兒劉暢。年僅32歲的張明貴迅速被任命為新希望地產公司的老總。

2015年,張明貴剛接任地產老總沒多久就趕上了房地產的大牛市,新希望地產的銷售迅速從40億猛增到700億。並逐漸進軍養豬行業,發展得也很順利,且趕上了2018年非瘟,豬價暴漲,最好的一年賺了200多億。新希望市值逼近2000億。

2020年,新希望賣了800萬頭豬賺了200多億,兩年後把養殖規模擴大到2500萬頭。 兩年翻三倍。不久目標又被調整成了4000萬頭。

2021年,豬價就下跌了。新希望市值從2000億的高位跌到了500億不到,三年損失了1500億。

地獄級困境:凍結,倒閉,重組,看麻木了!

養豬不易,包括網易!

網易味央關聯企業,浙江味央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23年就新增了數則股權凍結資訊,被執行企業包括高安味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吉味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合計凍結股權近1.4億元。

2023年4月, 新希望 公告稱,擬將控股子公司六和生物及其控股子公司持有的川渝地區7個豬場計畫公司出售給興新鑫農牧,交易合計13.17億元,川渝地區11個在建豬場計畫公司,交易金額合計約9.26億元。 溫氏股份 將位於廣西崇左的那琴養殖計畫、新隆養殖計畫、竈瓦養殖計畫、逐淥養殖計畫及位於雲南曲靖的白水養殖計畫和相關資產轉讓給神農集團。行業依舊虧損,規模場依舊擴充產能......

普遍虧損之下,生豬養殖行業負債水平高企。據西南證券研報,行業整體負債率從2021年初53.5%增至去年三季度的68.3%。傲農生物、天邦食品、*ST正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9.41%、87.03%和162.61%。

至於現在的正邦、傲農公司,4年前,這兩家豬企老板的日子何其令人艷羨——*ST正邦的林印孫躋身江西首富;吳有林控制的傲農生物,是業內黑馬。現在,我們也是有目共睹……

為什麽那麽多豬場這兩年會倒閉破產?

那為什麽這兩年破產那麽多,而且包括上市公司,都難逃一劫?

有果必有因。

首先,是盲目擴大基建規模 。在「規模越大,盈利越高」的趨勢下,非瘟後各大豬企基建規模盲目擴大,而養豬業是一項低利潤的養殖業,非瘟確實是百年甚至幾千年難遇的豬價波動事例,因此,許多地產等外行,嗅到了資本的銅臭味,紛紛「進場」,但殊不知,豬場基建投資的回收很慢,時間很長,高比例的基建資金,勢必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和效益,造成企業長期超負荷運作。

二、豬場如今已是一個高度集約化, 技術密集型的事業。比如豬場內部結構不合理,必然使豬場的產能實力下降,進而導致收入降低。外行進軍養豬業,哪怕請了職業經理人,管理上跟不上,心理上沈澱不下來,也是賺不到快錢的。

三、思維跟不上時代。 當前別說外行,內行可能都很難跟得上時代的發展。多少家庭農場被淘汰,養豬如果還用以及前那套,照搬或直接搬工業養豬那套,都可能存在不適應的現象。所以,當前許多豬場還在天天把註意力放在豬價上,一看到豬價漲了就拍大腿,一看到跌了就欲哭無淚。天天計較這些,能養好豬嗎?

四、生物安全松懈。 養豬是需要定力,需要情懷的。這兩者缺一不可。相信老養豬人都有情懷,但2023年到2024年年初,多少豬場又挨了不止一次非瘟?為什麽會破產倒閉,真是不會治病嗎?顯然不是,目前大部份是被資金鏈拉垮的。但資金鏈本質是什麽?是的,正常市場買賣,一頭豬虧幾百沒什麽,但是如果來一次非瘟,全部「清盤」,那這樣的資金鏈,別說一般的小散,家庭農場,就是上市企業,在資本市場源源不斷的輸血,也沒那麽多錢砸。

經營管理能力低,飼養、營養、落後,衛生、消毒和防疫措施不力。急性、烈性傳染病屢屢發生,給規模養豬場帶來淪陷性的打擊。在這樣的形勢下,您想獨善其身,談何容易?

大環境上,2023年至今,畜牧獸醫局也不斷地發文,背後說明形勢仍不容樂觀。

如果你不信,我就簡單問一句,您了解現在豬場,用的消毒水,或防護服,是比2019年、2020年、2021年多,還是少?

如果少,其實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因為2023年,其實小飛並不比往年年均發生率低,用得少了,只能說明為了所謂的「 降本增效」 ,許多人能省則少,甚至把這些保命的生物安全支出都給「簡化」掉了……

雖然母豬產能開始下降了,但生豬產能,去年其實還是高企的。

而且,豬肉供給多了,終端消耗量卻在減少。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預計2023年中國居民家庭人均豬肉消費量27.7公斤,較上年增長約2.97%,遠低於上年6.75%的增速。

人均豬肉消費量也在減少。2014年,國內年人均豬肉消費量36.8公斤,去年已降至23.5公斤。豬肉在居民肉類消費中,所占比重由63.3%降至49.1%。

另外,餐飲市場也影響著豬肉消費量。2023年國內餐飲企業登出、吊銷數量超過126.5萬家,為上年兩倍多。

養豬業處於風雨漂零之中,因地產結束資本的過度介入,賽道變得過度擁擠,存量資金為了生存,互相血拼,真正完全地市場化弱肉強食自由競爭的一個行業, 房地產 還有老大進行緩沖,托底進行軟著陸,而養豬業就是另外一個態度。而且,更多時候,豬價太高,反而影響CPI……

從這幾方面的角度上看,2024年,倒閉的豬場只會更多,而且大豬場的比例會不少。據新豬派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擁有1萬頭以上能繁母豬的企業共計118家,較2022年底減少2家。哪怕大豬場,都在減少。

倒了,「健康"的豬場才會更多……

最後寫給豬場的話

最後,我想我們每個養豬人都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你選擇了養豬,不是養豬業選擇了你。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就不要抱怨,就不要傳播負能量。

既然選擇了幹養豬,就要好好幹下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熬,無怨無悔!農業本來就不高大上,哪怕資本加持,高科技加持,如果不帶有情懷,不重視生物安全防控,省那一點生物安全的支出,多了一次挨非瘟的風險,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