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人生沒有衰老,只有成長

2024-06-04三農

「人生沒有衰老,只有成長」。

兒童節前夕,由【中國新聞周刊】和泰康保險集團聯合出品的【長壽時代會客廳】新一期全網上線。本期節目邀請現代文學學者錢理群,詩人、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從各自經歷、文學創作等角度,分享了他們的人生感悟。

「到老了也還要用兒童的眼睛去看世界,這很難做到,我想我和金波先生都做到了。」錢理群說。

8年完成480萬字

錢理群在節目中多次提到了他兒時的夢想——成為一名兒童文學家。為了實作這一夢想,錢理群報考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想透過從事新聞工作收集創作素材。

但進入大學後不久,錢理群發現,相比文學創作所需要的對細節的記憶、對情感和生活的體驗,他更擅長將繁雜的文學問題總結為理論,做理論研究。在天賦和興趣的共同作用下,錢理群暫時擱置了童年的夢想,轉而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成長為北京大學中文系知名教授。他所提出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文學史概念、「錢理群之憂」等都引起了國內外教育界的廣泛關註,其代表作【我的精神自傳】獲得過第四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對於大部份人來說,除了兒時夢想,童年的興趣愛好在長大後的奔波中也都「積了灰」。錢理群也不例外。

「對我來說,我原來喜歡攝影,但是忙,沒時間攝影,到了養老社群就滿足了我攝影的需求。」

錢理群的一部份攝影作品和感悟,被收錄在了【錢理群的另一面】一書中。如果說,這本書是他退休後重拾興趣愛好後的突破,那麽另一本他與金波共同完成的【我與童年的對談】,則標誌著他的兒童文學夢在晚年終於成真。

在【我與童年的對談】的第一章,錢理群寫道「有童心就離不開兒童文學……從兒童文學出發又回到兒童文學,這樣我這一生就十分圓滿了。」

他回憶自己的人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做夢,面對現實,回到夢裏。人生在童年的天真裏開啟對世界的恢弘想象;晚年時,人生豐富的閱歷與童年的真誠「相撞」,就讓整個生命體驗都好似得到了昇華。

錢理群也坦言,之所以能重燃兒童文學夢,居住在同一養老社群的摯友金波至關重要。「我們之前不認識,後來一見如故。」

幾年前的一天,午休後外出的錢理群,在養老社群裏閑逛。陽光照在樹葉上,讓每一片樹葉都折射出不同的光澤。「風一吹,有的葉子動了,有的又不動,這都很有意思。」

「我看見他在觀察一棵樹,我覺得這個人心跟我是相通的。」在金波看來,到了老年想再交朋友是很難的,因為人有一個固定模式了。

「我之前就寫過類似的話,如果你遇到一個愛樹的人,你很容易和他成為朋友,這句話在我們倆的身上應驗了。」金波說。

重拾興趣、重圓童年夢想,並不能概括錢理群退休後的全部。「越老越噴發,去年我迎來了新的創作高潮。」錢理群說。

在泰康之家·燕園生活的8年時間裏,他迎來了寫作的「噴發期」,每年用電腦寫60萬字,8年寫了480萬字。「我有很多時間可以搞創作,我的著作有三分之二都是在退休之後寫的。」

現代文學學者錢理群

最近幾年,錢理群結合自己的養老經歷,開啟了養老管理學的研究,他的新作也即將出版。

「我們處在高科技時代,我看上去是在這個房子裏與世隔絕,但是我有電腦,一方面我可以寫作,另一方面我和世界是相通的。我的長壽秘訣,就是對未知的世界永遠充滿好奇心。」85歲的錢理群說。

行至晚年,再過童年

相比錢理群對養老理論研究的關註,金波更願意從實際生活體驗的角度去品味養老。和很多普通老人一樣,已經88歲高齡的金波在養老社群裏也經歷了從不適應到重新認識養老的過程。原本將養老簡單理解為,換個地方想怎麽玩就怎麽玩的金波,真正進入養老生活後一度感到非常寂寞。

「原來我做的精神準備是不夠的,養老是需要學習的。」

很多人認識金波,是從收錄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的童話故事【樹和喜鵲】開始的。金波將自己一開始的寂寞比作「那一只喜鵲,那一棵樹;喜鵲很寂寞,樹也很寂寞」,直到在養老社群認識了錢理群和更多新朋友,「樹多了,喜鵲也多了;最終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詩人、兒童文學作家金波

在金波看來,人不管多大歲數,都應該第二次度過童年。區別於簡單的懷念童年,以如今豐富的人生體驗、人生視角和智慧再重新品味童年經歷過的事情和遊戲,童年會變得非常有趣,自己當下的晚年也能變得更加獨特。

金波將自己與錢理群的結識總結為「相遇童年」,他常常感嘆錢理群至今依然能像孩子般擁有童真。

有一次,金波去參加養老沙龍,沙龍的主題發言人正好是錢理群。錢理群介紹用觀賞植物、玩賞昆蟲等的方式重回童年,「句句說到了我的心坎裏。」金波說。此後,特別是共同完成了兒童文學創作之後,金波更覺得錢理群心裏還住著一個孩子,是一個值得親近的人。

而錢理群的走近,也讓金波的晚年生活更添一份幸福感。他在【我與童年的對談】裏寫道,「我的養老生活,不再孤獨,不再害羞,我甚至感到很自豪,內心世界很充實,因為我到了老年還擁有回歸童年的感覺,還結交了回歸童年的朋友。」

朋友多了,樂趣就多了,在彼此分享和參與對方「童年」的過程中,晚年生活也變得頗為暢快。

夢想與年齡無關

像錢理群和金波這樣,在晚年還能重新找到人生新樂趣,甚至圓夢的老人,在泰康之家養老社群還有很多。

老人們在泰康之家養老社群裏活動

2022年,八十多歲的泰康之家·楚園居民章鄂平迎來了自己的「圓夢時刻」。在泰康之家·楚園經過一年的規劃訓練,最終在女兒的陪同下,歷時20天穿越了雪山、冰川、可可西裏無人區,完成超8500公裏,海拔5500公尺的挑戰。穿越西藏是老人少年時的夢想,但也一度因工作而擱置,等到空閑時,已至垂暮。「圓夢」的那一天,老人幸福極了,特意把紀念照傳回給養老社群,想讓更多「老夥計」去大膽追夢。

1000公裏外,居住在泰康之家·粵園的近九十歲老人趙士修,去年在養老社群裏辦了一場口琴個人演奏會,年輕時候的口琴愛好不僅在此得以延續,還贏得了一片鮮花和掌聲。

如今,伴隨人均壽命的提高和越來越多「60後」開始進入老年期,「新生代」老年人生活習慣和消費觀念較過去發生顯著變化。老年人除了吃、穿、住、用等日常起居、醫療健康等基本養老保障外,老後社交、老後尊嚴、老後自我價值等的精神需求也開始湧現,從「養老」向「享老」轉變。如何滿足日益多元的養老需求,讓老年人晚年獲得更多幸福感?

早在2007年,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陳東升就做了大量思考和深入調研。基於調研,陳東升發現,在美國養老社群幾乎提供了老年人生活所需的所有服務和產品,適老化理念體現在社群營運的各個方面。為了實作讓中國的老年人也能擁有更好的養老生活,泰康之家應運而生。

從2015年泰康之家第一家養老社群計畫——泰康之家·燕園開業,9年間,泰康之家已布局全國35個城市共40個計畫,已有19地20家養老社群投入營運,在住泰康居民近13000位。

在泰康之家,每位入住居民都能得到一位專屬管家服務,並有以管家為核心的「1+N」服務團隊的專業照料。對老年人來講,醫療與養老密不可分,而社群開創的「一個社群、一家醫院」醫養結合模式,則為居民構建起「緊急救助——健康管理——老年康復」三重安全防線,提供全方位、持續性的醫療健康服務。與此同時,泰康之家各個園區陸續組建各類居民俱樂部,透過各類節日主題活動,豐富居民生活。為老人們圓各自人生夢提供了機會。

泰康之家的學科特色活動

泰康不只摸索自身養老服務模式的發展,更致力於將自身探索經驗分享給更多養老機構,讓更多老人的生命旅程流光溢彩。2018年,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並以助老為主要計畫方向構建「溢彩千家養老機構資助計畫」等重點公益服務計畫。據了解,「溢彩千家養老機構資助計畫」計劃用十年左右時間資助1000家養老機構,改善基層養老機構硬體設施,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截至目前,溢彩千家已累計資助養老機構369家,實作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

陳東升在2021年出版的【長壽時代】一書中曾提到自己的終極夢想,要改變中國老年人對生命的態度,創造一種嶄新的、獨屬於中國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讓老年人活出自己的精彩。

不論是造夢者陳東升,還是圓夢的老人。在這裏,關於夢想的故事沒有被年齡羈絆,仍在持續上演。

作者: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