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6歲孫子問退休教師奶奶:「什麽是年味?」我聽到最戳心窩的回答

2024-02-15三農

城裏6歲的小孫子浩浩,不情不願地跟著父母回到農村老家過年,家裏沒有網,他不能用平板看他喜歡的動畫片,縮在炕頭鬧別扭。

奶奶過去哄他,他含著淚問:「奶奶,爸爸說,回老家才有年味,什麽是年味呀?為什麽城裏的家沒有年味?」

奶奶心疼的把他抱起來坐在自己腿上,撫摸著他的臉,指著玻璃窗上貼的剪紙窗花說:「我告訴你呀,什麽是年味。」

年味就是很老很老的爺爺們留下來的,而年輕人想要丟掉的東西

我們小的時候,一進臘月門,老人們就開始說順口溜: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餅卷雞蛋。

雖然順口溜上說的,全國各地因風俗不同,大同小異。但是突出了一個忙年,「年」就是要忙忙碌碌熱熱鬧鬧,只有忙碌才覺得是在過年,只有忙碌才覺得陳舊的日子要過去了,新的一年真的要來了。

大人們忙著準備年貨,準備好吃的,準備新衣服,準備把過年的老規矩傳承下去,全族人貼春聯,祭祖,請竹子,放一宿的鞭炮。年三十全家不睡覺守歲,大年初一,給長輩磕頭拜年,初二開始走親戚拜年,路上看到人認識不認識,都要拱手問過年好。

過年期間只有笑臉相迎,沒有恩怨情仇;都是喜笑顏開,沒有愁眉不展。過年是一個生活的儀式感,可以把一年的疲憊不堪放下,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在城裏有先進的娛樂設施,有窗明幾凈的房子,有舒服的環境,有現成的琳瑯滿目的新年商品,可是沒有鞭炮聲,沒有張燈結彩的喜慶,沒有濃濃的煙火氣,沒有老人臉上的莊重,沒有孩童的好奇的眼神,過年過的其實就是老人和孩子的節。

年味就是傾其所有忙碌的親人們

一年365天,大人們有360天的日子過的摳摳搜搜平平淡淡,但過年這幾天會突然慷慨起來,恨不得把一年的積蓄拿出來過年。一進臘月門就給兒女買好新年的衣服,壓在箱底,等大年初一拿出來給孩子穿上。

平時舍不得給的零花錢,大年三十吃完餃子,在孩子們爭相磕完頭後,心甘情願給的壓歲錢。那平常吃不到的美味,一進臘月門就開始置辦,糖果,點心,瓜子藏起來等到過年的時候再拿出來。

到了臘月二十出頭,就開始蒸,煮,炸,溜,孩子們趴在竈台邊流著口水看著,媽媽們不忍心,偷偷揪一點給孩子放嘴裏,不讓爸爸們看見。媽媽們幸福的忙碌著不覺得辛苦,爸爸們神色莊重的遵循著各種老規矩。

親戚來拜年,把家裏所有的好東西拿出來招待客人,路上騎車幾十裏帶著孩子走親戚的人,絡繹不絕。熱騰騰的生活,鬧哄哄的年味。

現在家家有車去哪都方便,在城裏也相隔不遠,可是連聲問候都不願意有,回了老家人也親近了,繁瑣的儀式中真正感受到樸實鄉情。

年味就是不管走多遠夢裏都要回去的那個地方

年味,是老家土房子上裊裊升起的炊煙;是不管走多遠,回頭都能看到的村口的那棵掛著紅燈籠的老槐樹;是半夜歸家,等在村口的那個佝僂的身影;是背著沈重行囊,大雪封路也要回鄉的遊子心。

是鄉鄰街坊的親切的「回來啦」一聲聲問候;是孩提時代玩伴的一個無言的擁抱;是村後小學操場上那搖搖欲墜的籃球架;是那條來來回回走了無數遍的通往後山坡的羊腸小路,那裏埋著歷代親人。

你看,你爸媽大年三十那天才放假,他們仍要不辭辛苦的開4.5個小時回老家過年,他們也是爺爺奶奶的孩子,孩子只有回到父母身邊才有過年的感覺,而父母等待孩子回來,這年才過的有滋味!

孩子,等你長大了,會讀一個老人的一首詩: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回老家過年,是離開故鄉人的解憂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