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一粒小米如何書寫8000年耕作傳奇?

2024-05-22三農

直到今天

全世界81%的耕地

仍然依靠自然降雨

它們被稱為「旱作耕地」

在這些地方

天降甘霖、風調雨順

是獲得豐收的重要條件

旱作農業中流傳著怎樣的

耕作方式?

靠天吃飯的先民們

又如何應對天時?

內蒙古敖漢旗

受中溫帶半幹旱

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

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

降雨偏少

且降雨多集中在炎熱的7、8月份

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

敖漢的坡坡嶺嶺、溝溝坎坎

到處都是以粟和黍

為代表的雜糧作物

形成了獨特的旱作農業系統景觀

小米菜包

是用敖漢小米制作的農家美食

先將小米浸泡,蒸煮

烹飪出香氣撲鼻的小米飯

接下來

洗凈菜葉

將小米飯放在菜葉中間

放上醬料

卷起來即可食用

小米菜包制作方便

口感軟糯,營養豐富

深受當地人喜愛

在敖漢人的一日三餐中

小米幾乎無處不在

小米又叫「粟」

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古老作物

2002~2003年

在敖漢旗興隆窪遺址

考古學家發現了1500多個

碳化的人工栽培谷粒

這些谷粒距今7700~8000年

其中,黍——也就是黃米占90%

另外10%是粟,也就是小米

同時,這裏還出土了

大量石鋤、石鏟、

石磨盤、石磨棒等

原始農耕生產工具

證明8000年前敖漢的農業

已經進入鋤耕農業階段

而且存在加工系統

這些考古發現充分證明

敖漢及其所處的西遼河上遊地區

是小米等糧食作物

和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的

起源地之一

降雨預示著春播開始

敖漢的耕地大多實作了機械化

但仍有很多像蔣春這樣的老年人

堅持用傳統的方式耕作

春種是一年中的頭等大事

谷子的播種在敖漢

仍沿襲用馬、驢拉犁開溝

跟在後面的人用木棍敲擊點種器中部

種子就均勻流下來

然後把農家肥均勻撒在播種溝內

叫做「捋糞」

然後及時覆土

最後再用滾子鎮壓2~3遍

旱作農業是一套活的系統

如果5月前降雨

可以種生育期稍長的小米、高粱

如果6月才降雨

可以種黍子

如果直到7月才降雨

可以種生育期很短的蕎麥

剪谷穗

又稱「削谷子」

一手拿著谷子

一手用刀具

把谷子穗頭剪下

把剪下的谷穗攤開

套上毛驢

拉著碌碡轉圈走動

經過多次碾軋

使谷粒從穗子上脫落

用木鍁把谷粒揚起

借風力吹掉殼和塵土

這個過程叫「揚場」

揚場是個技術活

蘊含著經驗和技巧

揚場要看風向

並掌握好木鍁的角度

在把谷子拋向空中時

手腕往外一剪

谷粒均勻散開

落在上風頭

谷糠則在下風頭

隨風勢蔓延飄向遠處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莊稼有了好收成

農民們也要犒勞一下自己

農家小院熱鬧起來

大家一起動手

搭起爐竈

點燃柴火

自家產的小米等各種雜糧

用古老的石磨研磨出香醇的味道

在主婦們手裏

小米與多種谷物、蔬菜搭配

變成一道道敖漢特色美食

金黃色的小米從掌心滑下

宛如黃色的瀑布

在桌面飛舞跳躍

悉心撥開一粒粒小米

解析出一幅幅生動的舞蹈剪影畫面

舞出美麗

舞出精彩

今天,從主食到菜肴、糕點

敖漢的年輕人正用新的方式

將敖漢小米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擺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歷經8000年的時代變遷

北方旱作農業文明

在敖漢這片土地上

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周一到周五

CCTV-1 18:20檔

【農耕探文明】持續播出

讓我們跟隨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探尋生生不息的中華農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