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日本央行需要在3月結束負利率嗎?

2024-03-13三農

(阮加為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市場傳來訊息,日本央行正在考慮取消其收益率曲線控制計劃(貨幣成本控制),轉而提前表明其計劃購買的國債規模(預期引導的貨幣數量控制)。根據彭博社訊息,作為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一部份,日本央行可能在3月19日的政策會議上做出決定結束負利率政策。

雖然「通貨膨脹」是個司空見慣的常用語言,但是,何為「通貨膨脹」?以及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邊界在全球範圍內並沒有肯定的答案,是0%?是小於0%?還是大於0%?

一般共識是,溫和的通貨膨脹率(CPI大於0)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這個共識並沒有解決「何為通貨膨脹」問題。-3%以上?0%以上?還是3%以上?但這個共識有兩點點是確定的,控制通貨膨脹不是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0%,更不是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負數。

1990~2020年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在0%左右徘徊,近半數為負數。後果是在此漫長的近30年日本經濟幾乎是停滯狀態,被Paul R. Krugman定義為所謂「日本病」。

在1990~2010年期間,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均值超過4%,在此期間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被稱之為「中國奇跡」。而且在通貨膨脹率為3.5%~4.0%之間時,扣除通貨膨脹後的經濟增長和人均收入增長最快。

美國的長期歷史也是一個旁證。在美國1774~2015年這241年裏,前138年(1774~1912年)年均通貨膨脹率為-0.2%,後102年(1913~2015年)年均通貨膨脹率為3.3%。在這兩個期間,前138年的年均經濟增長遠低於後102年的年均經濟增長。這也同樣在證明「適度正的通貨膨脹率」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經濟陷入通貨緊縮時,利率對策就是降息,降低實際利率,降低貨幣的使用成本,促進需求。

2000-2018年間,歐、美、日、英、加、澳洲等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控制目標多在2%,在此期間,這些經濟體頻繁陷入通貨緊縮,並且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動用了負利率政策。至2016年,負利率貨幣區一度占全球GDP的24%。

Mishkin、Blanchard(2010)都認為央行盯住的通貨膨脹率應該高於2%,傳統通貨膨脹目標制認為,只要通貨膨脹目標在2%上下浮動,0利率下限(不至於采取負利率的下限)就不是一個嚴重問題,然而,2003~2004年,2009~2010年,美聯準就兩次面臨0利率下限問題。Blanchard認為通貨膨脹目標應該從2%升至4%,錨定2%通貨膨脹目標時,名義利率降到0,實際利率是-2%;錨定4%通貨膨脹目標時,還是名義利率降到0,實際利率則是-4%。-4%的實際利率相較於-2%的實際利率更能有效逆轉經濟衰退。(阮加【貨幣經濟的邏輯】,中國經濟出版社2021年版)

道理並不復雜,要穩妥保證0利率下限不被突破,負利率不再重演或者不至於頻繁動用非正常的負利率政策,需要將通貨膨脹率控制目標從2%提高,如,定為4%。

因此,在積極的政策應對上,如果通貨膨脹控制目標為4%,CPI低於3%就可以視為進入通貨緊縮,CPI高於4%才算進入通貨膨脹。

數據顯示,日本1月家庭支出同比下降6.3%,降幅高於市場預期的4.3%和前值2.5%,創2021年2月以來的最大同比降幅。2023年1月日本的CPI為4.3%,2024年2月日本的CPI為2.5%,這13個月裏日本CPI已經在下降。這個CPI下滑是在日本2016年至今8年未曾變動的負利率(-0.1%)中實作的,此時(2024年3月)取消負利率有可能將日本努力30年才從通貨緊縮中解脫的經濟重新推入通貨緊縮之中。

日本央行委員中川順子3月7日表示,日本經濟正在穩步朝著當局設定的2%物價目標邁進。行長植田和男也向議會表示,實作日本央行物價目標的確定性正在逐漸增強。日本央行的金融政策決定會議將於3月18~19日召開,意識到即將結束負利率的日本股票市場、期貨市場也逐漸緊張,3月11日,日經指數盤中一度暴跌3%。

在繁榮與蕭條的貨幣政策調節上,利率控制比貨幣量(如買賣債券)控制更加有效。

日本中央銀行新框架的寬松政策工具是購債量,而非利率。即日本央行計劃每月繼續購買近6萬億日元(410億美元)的債券,大致與此前、目前水平相當。即使如此,日本央行仍然在反復強調,「即使解除負利率政策,也會保持寬松的環境」。這種強調也說明日本中央銀行對結束負利率轉而透過購債來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顧慮重重,底氣不足。

綜上所述,在日本的CPI沒有突破4%的情況下,此時結束負利率政策有可能讓日本重新回到通貨緊縮的噩夢之中。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