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李揚:實體經濟問題要靠改革、靠開放

2024-05-28三農

中新經緯5月27日電 (張芷菡)27日,「布雷頓森林體系:過去80年與未來展望」國際會議暨2024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杭州舉辦。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會上就宏觀杠桿率與金融風險的問題分享了看法。

李揚

近年來,中國宏觀杠桿率上升較快,這引發了一些關於金融風險的擔憂。李揚回應認為,不要怕說債務,至少從現在來看,經濟主體願意借債從而願意支出,是求之不得的事。他表示,分析杠桿率問題要仔細看結構,杠桿率中分子是債務,居民杠桿率的分母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企業杠桿率的分母是企業權益,政府的則是財政支出。

李揚具體指出,從居民杠桿率的角度看,中國居民杠桿率在近年來上升很快,主要是因為在有了房地產市場後,居民債務隨之擴張。近年來存貸差擴大問題同樣受到關註。如何看待存貸差中貸款上升的平緩與居民杠桿率較快上升的「矛盾」?對此,李揚表示,存貸差和居民借款中的兩種「錢」不是一回事,居民的大量存款並不意味「有的是錢」。對於實體部門而言,貨幣只有變成了貸款、變成債務、變成企業發行的債券,才能成為信用。現在,大量的貨幣還沒有成為信用。

從企業杠桿率的角度看,李揚指出,企業杠桿率在波動中上升主要是「被動擡升」。一方面,非金融企業的債務,包括貸款、債券和總債務都在下降,另一方面,企業存款本應是留一些流動資金用以支付薪資、購買原料、開工,或做一些投資,但很多企業近兩年把活期存款變成定期存款。

從政府債務杠桿率的角度看,李揚表示,其他發達經濟體的政府債務主要是主權債(中央政府債),主權債在司法體系內是無風險的,而中國的政府債務中地方債有市場風險也有信用風險。因此要防止地方債出問題,管理好地方債。

不過,李揚也指出,杠桿率擡升等問題的解決不能只從金融視角看待。「金融如果解釋不了問題,就用經濟因素去解釋,用技術、制度等因素去解釋。實體經濟問題要靠改革、靠開放,不能依賴太多金融手段和財政手段,最終要靠實體經濟振興起來。」(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