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毛烏素沙漠: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拿來種馬鈴薯,產出萬斤

2024-10-12三農

毛烏素沙漠曾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長久以來以其荒蕪、風沙肆虐而聞名。隨著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沙漠正在慢慢消失,被我們乖乖降服,也被網友稱之為「最沒尊嚴」的沙漠。

現如今,毛烏素不僅成功栽種數百萬棵樹木,還成為種植馬鈴薯等農作物的豐產區,從昔日的荒地變成綠洲和農場,馬鈴薯產量更是達到1萬多斤,創造生態修復和農業發展的奇跡。

治沙英雄石光銀

石光銀出生在毛烏素沙漠邊緣的一個小村莊,石家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深受沙化之苦,石光銀童年時期就經常受到沙塵暴的侵擾。

七歲時,他曾與村裏的一個男孩趙虎娃一起放牧,突然被龍卷風卷走飄出30裏遠,幸而被父親找到,趙虎娃則再也沒有出現。

這次經歷給石光銀留下深刻的印象,認識到沙漠的危害和無情,決定改變現狀拯救家鄉。1967年,年僅15歲的他開始組織村民進行治沙工作。

石光銀明白沙漠不可能一夜之間變綠,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帶領村民在沙漠中不斷種樹、挖溝修渠,以此來穩固沙土恢復植被。

治沙的過程極其艱難,毛烏素沙漠的地理條件更是極度惡劣,土壤貧瘠水資源匱乏,連草都難以生長,更別說大規模植樹造林。

石光銀和村民則每天背著水袋,步行幾十公裏為樹苗澆水,即便如此樹木成活率也很低,三年內栽種的1.4萬畝樹苗大部份都因水源不足而枯死

面對一次次失敗,石光銀並沒有氣餒,不斷總結經驗尋找合適的種植方法。

要想讓樹苗在沙漠中存活,必須要找到適應沙漠氣候的植被,他開始引進各種耐旱植物,經過多年的試驗,終於找到適合在毛烏素沙漠生長的樹種,比如沙棘、檸條等。

這些植物不僅能夠在極端幹旱的環境下生存,還能夠固沙,為其他植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基礎。

1984年,石光銀意識到要想真正改變毛烏素沙漠的生態環境,必須調動更多人參與到治沙行動中來,於是放棄公職承包治理五萬畝荒沙的重任。

他還帶領村民成立治沙公司,透過集體合作的方式,鼓勵村民們參與治沙。治沙的道路充滿艱辛,2008年石光銀的兒子在運送樹苗的路上遭遇車禍不幸離世,這一事件給石光銀家帶來巨大的打擊。

不過,他們並沒有放棄,繼續治沙事業,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使得毛烏素沙漠的治沙工作最終取得顯著成效。

在石光銀的帶領下,毛烏素地區的土地逐漸恢復生機,草木逐漸覆蓋大片曾經的沙地,風沙的頻率和強度大振幅減少。

與此同時,他的治沙行動還幫助當地的經濟發展,土地復耕、糧食產量上升,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021年,石光銀的努力得到國家肯定,獲得中國的「七一勛章」,這是對他幾十年如一日的最高褒獎,也是對中國治沙事業的一次全面認可。

現如今,毛烏素沙漠的面貌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沙漠正在從中國的地圖上逐漸「消失」,曾經荒蕪的土地變成生機勃勃的綠洲。

毛烏素沙漠的生態破壞

毛烏素沙漠的位置很特殊,位於中國西北部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與陜西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占地約4.2萬平方公裏。

該地區現在被人們稱為「沙漠」,但它曾是一片草木繁茂、牧草肥美的土地,匈奴稱其為「臨廣澤而帶清流」。

只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美麗景象逐漸消失,成為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水資源稀缺、土壤貧瘠。

毛烏素地區的生態惡化可以追溯到唐朝中葉,當時人口快速增加,老百姓開始在這片土地上大規模開墾耕地、過度放牧,導致原本草木茂盛的土地變得脆弱。

唐宋時期,軍隊經常在毛烏素地區駐紮,戰火摧毀大片森林和草原,加劇自然環境的破壞。戰爭結束後,植被的恢復速度緩慢,而人類的活動依舊高強度地進行,如此便形成惡性迴圈。

元朝時期毛烏素一帶的戰爭逐漸減少,生態環境開始自行修復,沙化的現象有所緩解,只是這樣的穩定局面並沒持續多久。

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戰爭,再度對毛烏素進行破壞,而且明清時期是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期,人口的進一步增長必然會出現大規模農業擴張。

毛烏素地區進一步受到破壞,再加上自然氣候的幹旱、水源減少,這片土地逐漸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沙化愈發嚴重。

時間進入近現代,毛烏素沙漠已然成為中國北方生態災害的象征之一,沙塵暴頻繁侵襲、風沙漫天,原本適合居住的村莊被沙漠吞噬。

許多當地居民被迫遷移,留下的土地無人管理,進一步加速沙化的蔓延,到20世紀中葉毛烏素沙漠已是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海。

面對如此情況,中國政府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組織多項治沙工程,試圖恢復沙漠的植被,但這些努力在早期並未取得顯著成果。

直至20世紀60年代,石光銀的治沙事業正式開始,才為毛烏素沙漠的治理開啟一條新的道路,也就有了上述的故事。

農場模式的推廣

毛烏素地的植被覆蓋率提高、沙土固定後,土地逐漸恢復部份肥力,農業開發被提上日程。

為合理利用這片沙化嚴重的土地,政府和農業專家開始在毛烏素沙漠邊緣進行農作物種植試驗,首選的作物是馬鈴薯。這種作物耐旱、耐貧瘠,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與當地的環境相得益彰。

2011年,陜西一些農業公司和科研機構在毛烏素沙漠的邊緣地帶建立大規模的農場,專門用於種植馬鈴薯、玉米和牧草等耐旱作物。

透過合理的灌溉系統、先進的耕作技術以及耐旱作物的選擇,農作物在毛烏素沙漠中獲得顯著的收成。

經過幾年的種植與最佳化,馬鈴薯產量逐年提升,年產量高達1萬多斤,一些地方甚至達到4到5噸。

這樣的高產量給當地居民帶來新的經濟收入,為進一步推廣這種成功的農業模式,政府和企業合作將毛烏素的農業開發納入到永續發展計劃中。

隨著農業機械化、最佳化灌溉技術、改良種子的進行,毛烏素的農場面積逐步擴大,作物不再僅僅局限於馬鈴薯,玉米和牧草的種植面積也逐年增加。

毛烏素沙漠種植馬鈴薯的成功,標誌著沙漠生態系的轉型與升級,從曾經的不毛之地到如今生機勃勃的農場,這一成果不僅僅是生態環境改善的體現,更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對於此事,你有什麽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資料:毛烏素,中國沙地的綠色逆襲--地方--人民網 (people.com.cn)

毛烏素:「沙漠」沒有消失,只是被人類縛住-新華網 (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