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農業氣象站促進智慧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成長安全

2024-06-09三農

農業氣象站又稱農田氣象站、小型農業氣象站、農業自動氣象站,農業氣象站用於監測和記錄農田氣象數據,主要監測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氣象要素如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光照、風力資訊、雨量等氣候環境資訊,利用物聯網技術遠端線上采集環境溫濕度、養分和氣象資訊,以實作農業生產精準化、自動化、智慧化、標準化。

智慧農業生產有兩方面影響。一類是自然物候現象它是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另一類是農事活動,如冬小麥、水稻等開始播種的日期,這易受人為的影響。但其最早開始播種日期是受到氣侯條件的限制。何況中國農民二千多年來均是有觀察物候定農事活動的習慣。因此古代農諺和古農書中反映的某些作物播種和收獲日期也可作為估計當時氣侯的參考依據。

第一次氣候波動大約包括夏朝、商朝和周朝,即公元前八世紀以前。在這一時期中氣侯經歷了由溫暖到寒冷的變化。在夏、商溫暖時期生長季比現在長1個月以上。當時主要農作物有小米、豆類、小麥、水稻等,實行一年一熟,河南安陽人在陽歷3月種水稻,比現在早一個月。從殷墟發現的十萬件甲骨文中有數千件是有關求雨求雪的記載。說明幹早是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因子,而對氣候寒暖變化似乎無須擔心。

第二次氣侯波動大約從公元前八世紀至公元六世紀。

春秋初期氣侯開始轉暖,並持續到秦代.在這段時期生長季比現在長10至20天以上。很有趣的是這一段時期冬小麥收獲季節比現在明顯提早。據【呂氏春秋】說孟夏四月(陽歷5月)麥子登場.這在今天似乎是不可想像的.現在冬小麥登場,在北京郊區一定要到6月中下旬,西安、洛陽一帶一定要到6月上中旬。但在春秋戰國時期,確實在陽歷5月可割小麥。在【春秋左傳】中兩次提到5月麥成熟。一次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鄭公派人到河南溫縣搶刈麥子,另一次是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晉景公在5月要賞新麥,把麥子煮熟後沒有來得及吃就死去了.到戰國時期人口的增多及鐵農具的使用,使農業有了顯著發展,加上氣候溫暖在黃河下遊有可能實行一年兩熟。在近代,在淮河以北習債於兩年輪種三熟,因季節太短,不能-一年種兩熟。

第三次氣候波動,大約從隋朝至今。隋唐時期是離今最近的一次溫曖時期,當時生長季比現在長10天以上,大約在公元862年,樊綽寫的【蠻書】中說,曲靖以南(北緯24°45':東往103°50'),滇池以西,人民-年收兩季作物,九月收稻,,四月收小麥或大麥,現在曲靖一帶的農民很難照樣耕種,因為他們發現現在生長季太短,不得不種豌豆和胡豆來代替小麥和大麥。

從歷史上看,氣侯寒曖變化對農業生產會造成一定影響。這要求我們透過風途農業氣象站及時掌握氣侯變化規律,準備相應措施,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