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小蟲子使豬糞變廢為寶,轉化價值提高30倍

2024-07-21三農

7月13日,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張大鵬帶記者走進濟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虎公司)的昆蟲養殖車間。這裏規模養殖著黑水虻和白星花金龜,用於接續轉化黑豬養殖糞汙;其蟲體和蟲糞砂可分別作為有機肥和雞飼料,用於提升種養品質。

張大鵬介紹黑水虻和白星花金龜養殖。

白星花金龜2齡蟲。

張大鵬是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的一名教師。2023年,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在全省率先發起並推廣專家大院模式,由特聘教授劉玉升帶隊,學院資源昆蟲與生態迴圈農業科研團隊與源虎公司合作,構建了萬頭豬場糞汙「四位一體」生物轉化技術體系。

俯瞰源虎公司。

以「蟲」破局

科研成果就地轉化

在科研團隊到來之前,糞汙的處理問題曾困擾源虎公司負責人王元虎許久。彼時黑豬存欄量3000余頭,糞汙帶來一系列環保問題。「持續性投入處理養殖糞汙是件難事,資金是個問題,處理結果能否達標也是個問題。」王元虎說。

環保昆蟲竟成「破局」關鍵,作為專門取食腐敗有機質的群體,環保昆蟲可以取食各種畜禽廢棄物並高效轉化。張大鵬用「清、分、轉、產」四字總結該生態迴圈模式。他解釋:清,即徹底清理豬圈糞汙,並進行一定空間隔離距離的排出;分,是把豬場糞汙固液分離,分別對有機固廢物和有機廢汙水進行治理;轉,就是以環保昆蟲為關鍵技術轉化豬場糞汙,轉化為無脊椎動物產物;產,即產業化,實作全過程、全物質、全產品產業化。

環保昆蟲永續轉化糞汙。

「糞汙固液分離後,固體經過黑水虻和白星花金龜兩種環保昆蟲接續轉化,批次化獲取黑水虻蟲體、白星花金龜蟲體及白星花金龜蟲砂共三種產物;液體用於澆灌飼料桑,桑葉粉碎發酵後可代替豆粕作為部份豬飼料。」在張大鵬的解釋中,「主體養殖、昆蟲養殖、汙水處理、糞便處理」的「四位一體」生物轉化技術逐漸清晰。據了解,該模式年轉化豬糞汙能力可達5000噸。

桑樹粉碎發酵後可代替豆粕作為部份豬飼料。

在一個不長的迴圈鏈內,涉及多項技術要點,其中蟲化車間建設及廢棄物預調變、環保昆蟲批次化生物轉化、蟲源產品開發和利用技術均為該專家大院重點套用。伴隨專家大院執行,這支有6名教師、15名學生的科研團隊與源虎公司緊密合作,科學技術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四位一體」模式概況。

增收五成

多重效益凸顯

建設「以專家科技為先導,以計畫為載體,以企業為依托,以產業為基礎,以效益為目標」的專家大院,有筆大「賬」可算。

先算降本賬。透過驗證,在生理旺期1噸昆蟲可日轉化1噸有機廢棄物,比傳統制作有機肥每噸可節約50—80元;蟲體粉碎添加5%到雞飼料,可降低飼料成本15%;桑葉粉碎後作豬飼料,每頭豬飼養成本下降17%。

源虎公司推廣生態養殖,圖為散養雞群。

再捋增收經。豬糞高價值轉化為黑水虻蟲卵、幹品、白星花金龜種蟲、蟲糞砂有機肥等產品,1噸豬糞轉化價值約為3600元,是直接做有機肥的30倍;飼餵蟲體提高畜禽的成活率19%,肉質品質也得到提升,經濟效益增加10%以上;蟲糞砂改良土壤,種出高附加值的有機農產品。綜合測算,該模式相較於傳統養殖增收50%。

蟲糞砂作肥,種出有機農產品。

張大鵬認為,該農業「新質生產力」,同步釋放出巨大的生態效益。昆蟲轉化減少氨氣排放70%以上,碳排放60%以上。同時,透過白星花金龜腸道微生物帶動環境微生物群體動態協同變化, 土壤中有機質、速效氮磷鉀提高振幅達60.5%~90%。

在源虎公司辦公室主任張璐璐看來,依托「四位一體」生物轉化技術帶來的產業鏈延伸,公司得以順勢拓展研學業務板塊,接待體驗自然課程的中小學生已成為團隊工作重要一環,「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在孩子們心底根植對農業農村的興趣,利在千秋,難以量化。」

依托「四位一體」,源虎公司拓展研學鏈。(受訪者供圖)

模式復制

專家大院「多點開花」

「走差異化模式,應該是更多家庭農場的出路。」王元虎是名2009年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源虎公司從最初的生態養殖場,成長為集生態養殖、種植、產品直銷於一體的濟南市農業龍頭企業。

源虎公司養殖基地。

王元虎談到自身願景——以「科技+產業+農村+農民」新四位一體的模式,推動生豬產業高品質發展與效益最大化相融合,帶動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這與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建設專家大院的初衷不謀而合。

源虎公司生態養殖黑豬。

2020年6月,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門關於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鄉村振興智力服務,推廣科技小院、專家大院、院地共建等創新服務模式。該學院按照「聘一位專家,建一處基地,培養一批青年師生,孵化一批科技產業,振興一方經濟」的總體思路,積極引導和組織專家、科技資源與農業產業對接,實作產學研緊密結合,大力開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培訓服務。

「以專家大院為依托,透過現場演示、培訓課程以及與公司養殖戶的互動,使更多農民了解並掌握該技術。」張大鵬說,團隊還設立實驗室和試驗田,對不同的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技術進行比較實證研究,進一步最佳化技術方案,提高其在實踐中的可行性和效益。

公司負責人於田間給農民講解,幹濕分離的汙水用於種植蛋白桑。

7月17日,又一處「劉玉升教授專家大院」暨「張大鵬博士農場實驗室」在青州揭牌。據了解,這是學院在全省第13家專家大院,共構建了豬-蟲-菌-草、桑-豬-糞-蟲「四位一體」等近10種生態迴圈模式。

「專家大院的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民致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農業農村新篇章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撐。」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鄭華美在揭牌儀式上說。

揭牌儀式現場。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