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魚兒「上岸」換新家 「一只智慧桶」產魚超4000斤

2024-01-11三農

魚兒離開了江河湖海塘,選擇「上岸」換新家;「智慧桶」裏進水排水一體化,能養4000-5000斤魚……這些乍一聽有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如今在武漢市新洲區漲渡湖農場園灘分廠的興恒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水迴圈養殖基地裏得到實作。該基地打造的陸基桶式迴圈流水養殖顛覆了傳統養魚模式,走出了一條節能增效的現代漁業發展新路子。

1月8日,記者走進興恒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水迴圈養殖基地,直徑6-8公尺,高2.25公尺的「智慧桶」整齊排列,桶內水流不斷卻不見魚,一旦落下漁網,則有成群魚兒不斷在網中翻騰跳躍,一條條長勢喜人。

「‘智慧桶’也叫陸基迴圈圈養桶,因其智慧化特點,我們便給它起了這個昵稱。目前基地有‘智慧桶’44只,其中24只桶養殖馬口魚,20只桶養殖鱸魚,年產成魚約26萬斤左右。」 興恒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汪紹文告訴記者,自己在漲渡湖農場從事種養殖工作,在新洲區農業農村局、漲渡湖街道的支持和幫助下,確定了陸基養魚的養殖模式,在四處考察研究後,決定投資300多萬元建設水迴圈養殖基地,2022年7月投入使用。基地裏養殖的鱸魚和馬口魚屬於高蛋白、高營養、高價值的特色魚類,養殖要求較高,市場需求量大、市價高,很受歡迎,早早地就被湖北省內客戶預定了。

基地的「智慧」之處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實作一只桶產魚4000-5000斤?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跟著公司技術員李國康探尋基地神奇之處。李國康一邊觀察水流、魚的進食與活力情況,一邊向記者介紹桶裝養殖零排放技術。李國康介紹說:「基地主要由增氧系統、排汙系統、水質監控系統、水迴圈凈化系統、恒溫系統等部份組成。‘智慧桶’作為魚兒的生活區,裏面配有流水裝置和增氧裝置,桶下有收集糞便、飼料殘渣裝置,透過相關裝置進行過濾和分離,養殖尾水可以迴圈利用,對環境沒有汙染。同時采取溫控大棚技術,可以保證魚在最舒適的環境裏成長,基地兩年可以出產三批魚。」

「智慧」不僅體現在養殖技術上,技術員的監控也同樣智慧滿滿。只見李國康拿起手機,隨手點進套用APP,每個水桶內的水體溫度、溶氧量、氨氮、亞鹽含量、電能品質和安全用電等數據一目了然,手指輕輕一點便直接遠端自動控制換水、增溫等操作。養魚新模式讓李國康從傳統養殖業向生態漁業轉型,實作了技術能力升級和增收渠道拓寬。

目前基地有3名技術員,都是本村有著養魚經驗的漁民,技術員年收入6-7萬元,隨著基地的生態漁業技術能力逐步提升,如今每只桶年產值能達到5萬元,水迴圈養殖基地年產值能達到220萬元左右。

汪紹文告訴記者:「基地除了養殖魚類,還進行蔬菜、瓜果、谷類、豆類的種植,下一步,我將再用兩年時間爭取把基地打造成為一個花園式、濃縮版的多元化的農業種養殖園區,找到農業發展興旺新路子,推動傳統種養殖業向現代化種養殖業的有效轉變,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 武漢廣播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