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從生活革命到新質行業,新能源如何做大中國經濟蛋糕?

2024-04-03三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

西方善於制造概念,近來針對中國丟擲4D概念:Debt(債務,主要指地方債務和房地產債務)、Deflation(通縮)、De-risking(去風險化)、Demographics(人口)。必須說,這些都是當前中國的焦慮點,而要破解這些焦慮點,最終在於進一步把中國經濟這塊蛋糕做大。

過去40年裏,中國的蛋糕做大了很多,但是還不夠。中國在很多方面達到世界第一,但一到人均,又跌到下面去了。這不是說笑或者玩弄概念,人均才是人民幸福感的關鍵。說到底,幸福感來自每一個人的親身感受,而不是統計局的數位。

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有進一步城市化的空間,下一個「2億人進城」是改變世界的大事件。與集中在北上廣深的上一波「進城」相比,高鐵、5G將地理和資訊距離縮短,加上避開中心城市的惡性競爭,這一「拉」和一「推」兩股力量,使得下一波「進城」更多分散到二三四線城市。機械化、數位化、生態化使得在農民人數減少的情況下,實作農業更高數量和品質的產出,極大縮小城鄉差別;更加合理、均勻分布的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則極大減小地區差別——這是做大蛋糕的第一根支柱,我在上一篇 文章 裏也有詳細的論述。

同時,中國在新能源方面領導世界,不僅對全球減碳是巨大貢獻,也有利於做大中國蛋糕。眼下大家可能都將目光聚焦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但新能源本身帶來的深遠變化容易被人忽視。

中國可再生電力發展迅猛,光伏發展尤其迅猛

僅僅在2023年,中國就新增2億千瓦(200GW)光伏發電能力和3億千瓦光伏制造能力。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4134萬千瓦,同比增長20.7%;風力發電量8090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2.3%。執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4333.71億千瓦時,比2022年同期上升了3.98%;累計上網電量為4067.09億千瓦時,比2022年同期上升了4.05%。

據CarbonBrief.org的Lauri Myllyvirta計算,2023年中國GDP增長裏,新能源的貢獻高達40%。

中國承諾世界:將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風電和光伏將在2030年達到12億千瓦的發電能力,煤電在2025年達到頂峰,以後逐漸結束。實際上,中國在2023年就達到12.6億千瓦的無碳發電能力,比目標提前6年。由於中國的身體力行,聯合國COP28成員同意在2030年將可再生電力的目標提高3倍。

但中國到2030年可再生電力能力預計能達到多少,各種預測天差地遠。高盛估計可到24-33億千瓦,推特上的Glenn Luk和TP Huang估計可到50億千瓦。作為參照,2023年中國發電裝機總容量為29.3億千瓦,其中包括12.6億千瓦的可再生電力。

但要緊的是中國可再生發電量最終能達到多高。假定用高盛的33億千瓦,利用率為15%,那就能在2030年達到2023年煤電發電量的75%;如果達到50億千瓦,那就是114%。如果因為儲能和新質電驅動工業的大力發展而利用率大大提高,最終中國的可再生發電量可望大大提高,意義超過降低碳排,超低電價本身就是對經濟的巨大的推動。

新能源發展帶來生活革命

用過電車的人都有一種「開車不要錢」的感覺,這是指充電費用相比於汽油費用微不足道,電車的保養費用也大大低於油車。如果停車、道路不成問題,這必將大大增加出行量,帶動相應的社交、消費和其他經濟活動。

此外,超低電價可以極大推動住宅電暖,提高生活水平。南方的空調普及率已經很高了,但首先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其次有進一步擴大用途的空間。

實際上,電取暖比暖風取暖、熱水取暖要容易實作得多,也容易做到定點取暖、按需取暖,而不必全天把整個屋子裏有人、無人空間統統加熱。在相對溫暖但偶爾驟冷的南方,電取暖意義很大,在更加寒冷的北方,電加熱的定點取暖和按需取暖也可以補充常規的風暖、水暖,還便於實作熱效率更高、更舒適的地暖。

城市做飯一般用煤氣或者天然氣,熱量大、加熱快,但是安全事故時有所聞。相比之下,電導爐加熱快,不僅不可能發生煤氣爆炸、泄漏中毒的危險,而且加熱表面采用全新原理,更加安全。此外,電熱也便於家庭烤箱的推廣,整合竈近年越來越受歡迎也是個明證。

洗衣機現在成為居家必須,但洗碗機尚不普及。人們對潔凈效率的疑慮是一個方面,耗水、耗電是另一個原因。洗碗機實際上更節水,這是所有研究都證明了的;由於沖刷和高溫,洗碗機的潔凈能力也高於手洗,同樣是得到證明的。如果耗電不再是顧慮,可以消除洗碗機走進千家萬戶的最後一道障礙。

在更加簡單粗暴的層面上,電梯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會隨著超低電價而大大提高,「樓上人家多用電、樓下人家吃虧」的問題會小很多。一共沒有幾個錢的電費,就較少有人費那個事斤斤計較了。

生活的進一步電氣化,對極大釋放消費潛力的作用不言而喻。

推動新質行業發展

在生產和生活之間,超低電價使得大規模的室內農業成為可能。在專門的四面玻璃的高層建築裏建造「垂直農場」,在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更是因為「零距離」而對市場高度友好。這還與高層建築養豬養雞不同,衛生和排汙問題比較少,受控環境也較少蟲害問題。垂直農場的關鍵在於能耗成本,這正是超低電價發揮威力的地方。

城市垂直農場不僅能減少農業占地壓力,還能解決城市就業問題,新鮮果蔬的意義就不用多說了。

在工業生產方面,電氣化早已實作,但超低電價依然會催生全新的工藝技術,尤其在化工、冶金等耗能行業。

電加熱不僅節約了燃料費用,還超越了傳統的集中加熱模式,便於采用更加均勻、精確的分布式溫控。這在很多方面根本改變了傳統化工單元操作和運作效率。

電加熱也容易實作高溫。蒸汽是常用的加熱介質,含熱量高,但飽和蒸汽的溫度與壓力關聯,特高溫蒸汽也意味著特高壓,使用不便,安全性差。過熱蒸汽溫度更高,但顯熱的換熱效率較低,壓力也比飽和蒸汽還要高。油加熱的溫度更高,但有引燃和毒性的危險。電加熱就沒有這樣的限制,低壓、高溫、惰性對工藝很友好。

電加熱的高溫特性對無碳排冶金的作用更是顯而易見的。

電加熱還使得以前缺乏經濟性的新質行業成為可能,這些新質行業還有利於與光伏、風電的「機會視窗」相結合。具有最大潛力的是海水淡化和電解水製氫。

氫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量大管飽的話,氫也是理想的清潔燃料。大規模電解水製氫可以利用新能源的過剩電力大量制氫,以氣態或者液態儲存和分發,除了用於氫化工,或者用於氫動力車輛燃料,或者用於電網的低谷補電。

海水淡化則利用過剩電力大量制取淡水,但對低谷補電沒有直接關系。中國是缺水的國家,北方和西北尤其缺水,南方也有季節性缺水的問題。海水淡化的原料取之不絕,只有電力瓶頸。一旦解決永續廉價電力問題,大量的淡水把北方和西北變為新江南,把南方變為常江南,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大連潔凈能源集團海水製氫產業一體化示範計畫」沙盤模型,該計畫集灘塗光伏、儲能、海水淡化、電解制氫為一體(圖源:視覺中國)

大量富集的濃鹽水則是從海水中提取稀貴元素的上好原料,由此又發展出一個新的增長點。

現有工業也能從超低電價中大量獲益,比如電解鋁。從原則上說,工業上沒有化石燃料加熱能做到而電加熱做不到的。

跳出加熱,還有其他大量耗電的工業大戶。比如說,芯片工業大量耗電,超低電價不解決先進芯片制造技術的問題,但對降低成本還是有顯著作用的。

化肥工業不僅耗電,還耗氫。合成氨就是NH3。氮氣容易就地取材,制備關鍵在於氫的制備。乙烷(C2H6)裂解制備乙烯(C2H4)時,釋放出氫氣,常與合成氨裝置聯合生產,「免費」的氫氣極大降低合成氨的成本。低成本電解水製氫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大量廉價化肥對解決世界糧食問題的作用不言而喻。

氫氣還能與二氧化碳合成為甲醇。這不僅可用作燃料,還是合成纖維、塑膠、醫藥、農藥、染料、合成蛋白質的重要原料。合成蛋白質長期以來只是科學上可能性,但低成本氫使得合成蛋白質成為具有經濟價值的選項,前途不可限量。

氫與二氧化碳和合成還可以發展成更大的氫化工,比碳中和更進一步,達到碳凈減。

如果技術領先還做不到碾壓世界,低成本是中國制造最厲害的武器。什麽陰謀論、路障最終都將不攻自破。

這一切,開始於超低電價,只有從「免費」的太陽、風(還有潮汐、波浪等)裏捕捉的新能源時代才成為可能。

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2023年相比於2022年,光伏單元的價格幾乎減半,全球光伏產能增加3倍,幾乎全是由中國獨力所為。預計到2024年底,全球光伏產能將再增加40%,達到110億千瓦,中國在光伏供應鏈裏的份額依然保持在80-95%。在有些市場,光伏安裝的成本已經由人工主導,光伏板差不多「白送」。

儲能是關鍵

但新能源的供電穩定性依然是難題,現在還是需要火電、核電等不「看天吃飯」的發電能力作為基礎供電和調峰供電,直到儲能問題解決。

儲能分化學儲能和物理儲能。化學儲能以電池為主,鋰電池技術已經成熟,報廢電車的鋰電池用於動力電池的技術也在成熟化中。鈉電池有可能成為成本更低、更加便於大規模生產和部署的新選項。

物理儲能的種類就多了,比較主流的有抽水儲能和重力儲能。抽水儲能就是水庫發電,與常規水電有所不同,抽水儲能對徑流量的影響較小,主要在上下水庫之間來回搬運水、迴圈使用。在必要的時候,下遊水庫可以作為額外的防洪容量,當然這時抽水儲能的功能就要擱置了。

重力儲能利用深井高差,在重物來回升降過程中實作蓄能和發電。

另一個很有潛力的方向是熔鹽儲能,利用熔融狀態的鹽的高蓄熱能力,在電力過剩時制備高溫熔鹽,灌入地下洞穴儲存;在需要補電的時候用泵抽上來,熾熱熔鹽作為熱源,其余就是熱電站的傳統裝置了。

熔鹽儲能特別適合與光熱發電或熱電站結合起來,為光熱填平晝夜峰谷,在熱電站則作為短周期調峰電力,季節性補電還是需要轉入更加持續的傳統熱電模式,還需要核電。用氫燃料、合成甲醇、生質能的話,熱電依然是「碳友好」的。水電的發電量很大,但水電本身也受到季節性影響。

儲能成本降低到光伏級的時候,新能源就如虎添翼了。別忘了,中國還有特高壓和智慧電網這個大殺器。

與世界分享更大的蛋糕

根據測算,50億千瓦新能源與儲能、先進電網相結合,中國有可能在2030年前取代現有的煤電,至少大大減少煤電的出力,更多的「多余」電力都是「白撿」的。也就是說,超低電價不是遙遠的夢想,而是不遠的將來。

在更加一般的層面上,能耗與經濟發展是密切相關的。2000年以來,中國能耗翻了兩番,現在比美國還高75%,居世界第一。但中國的人均能耗只有美國的40%,也只達到OECD的75%。中國不需要學美國人那樣浪費,但該用的就得用,尤其是需要在節能增效的同時,依托綠色能源,開拓新的能源套用。

2000年以來,中國總能耗翻了兩番,但人均依然只有美國的40%,也低於OECD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一般認為來自數位化、AI、量子、生物,但不要低估新能源的作用。萬物智慧化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能源永遠是驅動萬物的原動力。

中國在新能源方面的領先來之不易。這裏有工業政策和政府催化的啟動作用,但後勁來自激烈競爭和不斷創新。在這個慘烈的賽道上,任何懈怠都意味著被秒殺。有人比方,這是龜兔賽跑的反轉,鞭打快兔,使得烏龜永遠不可能追上。這正是美歐擔心的。

美國財政部代表團剛在北京結束會談,這是舊金山峰會中中美同意的雙邊經濟工作小組的第三次會議。據報道,美方重點議題之一是中國的過度產能:「中兔啊,等等你的美龜吧。」

這當然是與兔謀皮。中國只是在刻意拉開與昨天自我的差距,對美國並無惡意。在新能源產能方面,中國還有很大的坡要爬,完全是為了中國的內需,外銷只是順帶的外快。

實際上,新能源拉動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面向內迴圈的,這將是與此前發展截然不同的地方。

各國和經濟體人均能耗與人均GDP,圓點大小代表人口多寡

中國還需要進一步大發展,及早跨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極大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提高人均能耗是繞不過去的一步。縱觀世界,人均GDP與人均能耗緊密相關,而與美國的浪費或者歐洲的(相對)節儉關聯不大。最重要的是,不存在高人均GDP而低人均能耗的國家。

中國也是負責任的大國,在提高人均能耗和人均GDP的同時,確保完成甚至超額完成對全球減碳的貢獻。在此過程中,做大自己的蛋糕,也與世界分享更大的蛋糕。

新能源大躍進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天量投資。中國歡迎各方投資,但不缺資金。盡管當前股市淒風苦雨,中國投資實際上有良好的報酬記錄,只是「功夫在詩外」。

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各國居民消費增長情況

2008年,美國闖禍,世界買單,中國實行「四萬億大水漫灌」,一些後果今天依然在消化中。但與美國救市以水漫華爾街為主不同,中國把大水灌入廣袤的國土,鐵公基、住房、工業建設最終使得中國居民消費增長遙遙領先於美國、日本和全世界,只有烏茲別克與中國齊頭並進,部份時段還領先於中國。這才是中國投資的真實作用:不在財報中體現,而在全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體現。

這才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是做大中國蛋糕的意義。如果說進一步城市化是中國進一步做大蛋糕的第一根支柱,新能源就是第二根支柱。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人們一方面對已有的成就充滿自豪,對未來充滿信心,另一方面也對現實充滿焦慮。最大的焦慮在於中國的蛋糕還能不能進一步做大,或者說自己還是否等得及中國蛋糕的做大。

中國的蛋糕能進一步做大。不是明天,但不會需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