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自古就是中國的「魚米之鄉」,不僅水稻高產,並且河流眾多,山清水秀,河道內魚類不僅品種多,並且個體大。
然而在上世紀隨著捕撈方式的升級,長江流域內的漁業資源急劇下降,有人說長江內的魚類主要是水電站建設,下面這張圖大家看看。
從1949年到2016年來看長江流域漁業捕撈,在1954年達到了頂峰,隨後逐年下降。到了1985年再次達到了峰值,但是相對於1954年的捕撈量來說,要少了很多,為什麽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魚類資源如果在某些年份大規模捕撈的話,往後幾年捕撈量肯定會下降,因為魚類資源是有限的,過度捕撈後,只能等待幾年後魚類慢慢生長繁殖,魚類族群慢慢恢復才能達到一定的密度,然後才會再次迎來捕撈量增加。
從圖中不難看出,1954年到達峰值後,一直到1985年,中間間隔29年魚類資源才恢復。有人說,長江內的漁業資源主要是水電站的建設,要知道長江內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是葛洲壩,而葛洲壩建成的時間是1988年12月。
水電站的建設對於魚類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從圖中來看,相對於濫捕濫撈來說,無異於小巫見大巫了!
從1985年後,長江內的漁業資源急劇下降,到了2016年,捕撈量都沒有1985年的零頭多,可想而知長江內的漁業資源幾乎已經枯竭了。然而在2019年之前,長江流域內的禁漁期為每年的3-6月,主要為了讓魚類能夠更好的自然繁殖。
然而還是太樂觀了,不僅偷偷捕撈的漁民很多,並且到了6月份過了禁漁期,還是大魚小魚一起撈上岸!為了保護長江內的水生生物資源,為了給我們的後代留下一個魚蝦成群的水生環境,也為了保護長江內的珍稀魚類,不得已實行「十年禁漁」。
從2020年1月1日0時起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育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自此為了保護長江內的魚類,「靠水吃水」的漁民成為過去,到了今年已經是長江禁漁的第4年,那麽這4年禁漁長江內的漁業資源到底如何了?
禁漁4年後,長江的生態環境開始呈現出積極的恢復態勢。不僅水質得到了顯著改善,水生植物和浮遊生物的數量也有所增加,為魚類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食物來源。長江中的魚類族群數量逐漸增多,部份區域甚至出現了久違的魚躍水面、成群結隊的壯觀景象。
特別是長江宜賓合江門,卻出現了令人欣喜的景象,合江門岸邊聚集起大量的市民和遊客,他們手中拿著饅頭、麵包等食物,紛紛向江中投擲。
只見饅頭像雪花般落入江中,而江面上很多魚類,把江水都「染黑」了,每當饅頭或者麵包落下,就會吸引大群魚類搶食一空。下圖是視訊做成的動圖,大家看看這些魚類搶食的場景。
從視訊中來看,這些魚類當中有很多草魚,並且個體很大,可以稱之為「巨型草魚」,這些草魚在長期的投餵下,已經習慣了人類的存在,甚至開始主動靠近岸邊,期待著下一頓「美餐」。它們被投餵得膘肥體壯,宛如被人類寵養的寵物一般。
不得不說禁漁僅僅4年,長江內的漁業資源明顯在恢復,可惜的是禁漁太晚了,要不然白鱘也不至於滅絕,中華鱘的產卵場也不會連續幾年沒有監測到一條魚產卵的情況。
宜賓合江門江段在沒有禁漁之前,沒有出現過野生魚類被養成寵物魚的情況,那時候捕撈量很大漁民眾多,如果發現某段江面出現視訊中這些情況,估計這段江面漁船都都擠不下!
即使在現在,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場景的背後,不是好現象,因為這些長江內的魚類被投餵成「寵物魚」,它們不再畏懼人類,甚至開始主動親近人類,這無疑增加了它們被捕撈的風險。
雖然宜賓合江門這段江面屬於全年禁捕,並且禁止釣魚,很可能被有心人,或者喜歡投機倒把的人,或者錨魚的人盯上,到了晚上後頂風作案!
一旦被這些人盯上,這些被投餵的魚就危險了,不知道這裏有沒有網路攝影機,如果有高畫質網路攝影機的話,或者有經常有巡邏人,防止這裏的魚類被人鉆了空子。
最後: 長江十年禁漁4年後,宜賓合江門段,饅頭就如雪花般落下,成群巨型草魚被餵成寵物!保護長江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為這些魚類安全提供保障。
另外盡管長江生態恢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需要我們持續努力,加強監管,保護好這一片生命之河,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看到長江內魚蝦群遊的場景。讓我們攜手共進,為長江生態系的全面恢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