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栽培技術
1.1茬口安排
春夏茬(春提早) 2 月上中旬直播,4 月上旬開始逐漸收獲。
秋冬茬(秋延晚) 8 月上旬播種,10 月初開始逐漸收獲。
1.2 種子準備
1.2.1 品種選擇 選擇高產、優質、抗病性強的品種。
1.2.2 種子處理
(1)種子消毒:將種子放到 500 倍液50%多菌靈或1000 倍液的高錳酸鉀溶液裏,浸泡 12~24h。
(2)催芽:將種子放入 50℃~55℃熱水中,不斷攪拌10~15min,撈出後,放到容器裏,上面蓋上濕毛巾,然後放到26℃~28℃的環境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 次,70%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1.2.3 播種前準備
(1)春夏茬(春提早):播種前 15d~ 20d 先扣棚,密閉大棚,提高室溫和地溫。
(2)秋冬茬(秋延晚):播種前 7~10d 扣棚,密閉大棚,高溫悶棚,殺死部份土傳病菌和地下害蟲卵(蛹)。
1.2.4 施肥整地
翻地前,將腐熟優質有機肥5000~6000kg/畝撒施地表,再將磷酸二銨20kg/畝、尿素 15kg/畝、硫酸鉀 10kg/畝混合均勻撒於有機肥上,翻耕深度25~30cm,耙細整平。
1.2.5 作畦
作成南北向畦面,畦面寬1.2~1.5m, 埂寬30cm,埂高15~20cm,整平鎮壓。
1.2.6 溫室消毒
播種前1d 密閉溫室,熏蒸消毒, 用30%百菌清煙霧劑200~300g/醫療費、10%異丙威煙劑250~300g/畝與鋸末混合點燃密閉熏蒸24h, 第二天開啟通風口,待氣味散盡方可播種。
1.3 播種
開溝條播,溝深 2~3cm,行距 55~60cm,種子均勻撒播到溝內,覆土1.5~2.0cm,然後覆蓋地膜保溫保濕。
1.4 田間管理
1.4.1 溫度
(1)春夏茬(春提早):出苗前,白天溫度控制在 22℃~25℃,夜間溫度控制在 12℃~ 14℃;出苗後白天溫度控制在 26℃~28℃,夜間溫度控制在13℃~15℃。
(2)秋冬茬(秋延晚):播種後應註意遮光降溫,預防苗期徒長。在秋季溫度進一步下降時,開始夜間覆蓋保溫棉被,早揭遲蓋,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夜間不低於10℃。
1.4.2 光照
選擇透光效能好的棚膜,並要經常保持膜面清潔;春夏茬栽培的木耳菜,白天揭開保溫棉被,盡量延長采光時間;秋冬茬栽培的木耳菜,適當遮陽降溫,進入11 月份,陰天下雪氣溫大振幅降低時,需要進行補光,保溫棉被要早揭遲蓋,增加光照。
1.4.3 間定苗
當苗長到 2~3 片真葉時進行間苗,當苗長到 4~5 片真葉時進行定苗,定苗株距30cm,並拔除田間雜草。
1.4.4 中耕鋤草
生長期間容易滋生雜草,應勤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宜淺不宜深。
1.4.5 濕度
透過通風、換氣排濕、溫度調控等措施,降低濕度,空氣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
1.4.6 澆水
木耳菜雖是喜溫潮濕,但忌積水,每采摘1 次,澆1 次水,整個生育期不能缺水,應保持田間土壤濕潤。
1.4.7 追肥
當植株長到10~15cm 時追三元復合肥(20-8-8)10~15kg/畝,以後每采收1 次,追三元復合肥(20-8-8)5~8kg/畝,以後根據植株長勢情況, 適當噴施1 次或2 次磷酸二氫鉀葉面肥,以促進發生新梢,葉片肥大。秋延後種植的,幼苗期當外界溫度降到10℃~12℃時,及時扣棚保溫,扣棚前應澆1 次水,追1 次三元復合肥(20-8-8)20~25kg/畝,其他追肥方法和春夏茬大致相同。
1.4.8 引蔓上架
用1.5~2.0m 的竹竿,每穴一竿紮成「人字」架,或籬架,當植株高20~30cm 時引蔓上架。以此改善通風通光條件,使植株在空間得到均勻、合理地分布。
2 主要病蟲害防治
2.1 主要病害蟲害
主要病蟲害有褐斑病、灰黴病、蚜蟲等。
防治原則
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牢固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的理念,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無害化防控原則。
2.2 防治方法
2.2.1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耐病品種,選用無病種子;實行2~3 年輪作;加強栽培管理,及時通風, 防止日光溫室內濕度過高;實行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時清理病殘體,燒毀或深埋,拔除病葉,清除雜草,減少蟲源。
2.2.2 物理防治
(1)通風口覆蓋 40~60 目的防蟲網。
(2)采用30cm×20cm 的黃板、籃板誘殺蚜蟲、白粉虱,黃板:籃板為 3:1,間隔懸掛在植株上方20cm 處,懸掛35~40 塊/畝。
2.2.3 生物防治
保護瓢蟲、食蚜蠅、草蛉等益蟲,可人工釋放麗蚜小蜂,充分利用天敵控制蚜蟲、白粉虱為害。
2.2.4 藥劑防 治
(1)褐斑病:發病前,用25%嘧菌酯1500~2000 倍液噴霧預防。發病初期,用47% 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噴霧防治,藥劑交替使用,隔7~10d 防治1 次,防治1 次或2 次,以上藥劑應交替使用,每種藥劑只能使用1 次。采摘前5~7d 停止用藥。
(2)灰黴病。發病前,用25%嘧菌酯1500~2000 倍液噴霧預防。發病初期,用50%腐黴利(速克靈)可濕性粉 劑 1000~1500 倍液,或 65% 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 倍液,或25%的醚菊酯(阿米西達)懸浮劑2500~3000 倍液噴霧防治,藥劑交替使用,隔7~ 10d 防治1 次,防治1 次或2 次,采摘前5~7d 停止用藥。
(3)蚜蟲:百株蚜量達到 700 頭時,及時進行防治。用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液,或 5%除蟲菊素乳油 1500 倍液,或 0.3% 印楝素乳油 600~ 800 倍液,或0.3%苦參堿水劑600~800 倍液噴霧防治,隔5~7d 防治1 次,連續防治1 次或2 次。藥劑交替使用,每種藥劑只使用1 次。采摘前7~10d 停止用藥。
3 采收
當葉片充分展開而尚未變老,葉片肥厚,即可采摘,前期15~20d 采摘1 次、中期10~15d 采摘1 次、後期7~10d采摘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