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科技是農業農村的第一生產力

2024-03-19三農

——「深刻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要求」系列評之五

全媒體評論員 周澤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等特征,將其合理運用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去,就能以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2023年,湖南糧食總產量613.6億斤,水稻種植面積、產量居全國第一。糧食產量連年增收,離不開良種、沃土。而在這其中,新質生產力的貢獻十分顯著:正是有了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辛勤攻關、研發,讓一年2茬的蔬菜變為一年3茬到4茬;一款款適合南方丘陵山區的特色農機成為田間地頭農民的好幫手……以新質生產力重構農業領域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就能讓農民擺脫「靠天吃飯」的窘境。

說起湖南特色農產品,除了水稻,當屬油茶。其面積、產量分居全國第一位、第三位。但從全域來看,油茶產業面臨的困境也不少。比如,油茶需要的投資比較大、生長周期長,這就使得相關企業面臨融資困難、用地緊張等難題。在提高效益方面,構建油茶大數據服務平台,整合油茶種植、生長、收獲大數據,讓種植戶少走彎路,找到最為適宜的管理方式,並及時監測和預警;在提高產品附加值方面,布局建設油茶果初加工與茶籽倉儲交易中心,解決鮮果加工、倉儲等產業痛點問題……這些方法路徑,就是新質生產力賦能「土特產」的具體表現。

綠色發展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應有之義。近年來,湖南農業連年增產增收的同時,農用化肥農藥施用量卻呈現持續下降趨勢,化肥使用量連續8年保持「負增長」。由此可見,農業綠色技術的研發套用,促進了農業發展提質增效。更進一步,如果我們能夠運用好智慧設施、數位技術、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農業強省建設全過程,就會加速農村勞動力從一產向二三產業轉移,為農村改革發展增添新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放在農業農村領域同樣適用。從一日三餐到各地身價提升的「土特產」,這些日用而不覺的生活必需品、調味劑,同樣蘊含著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原理。我們要做的,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它,借此培育更多擺脫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品質發展要求的生產力,實作時宜、地宜、物宜。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路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