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社論】不斷提升群眾的醫保獲得感

2024-03-26三農

近期,中國大部份地區城鄉居民醫保集中繳費陸續結束。國家醫保局25日針對醫保繳費相關熱點進行回應。

全民醫保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項基本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建立全民醫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後顧之憂。」目前,中國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網。直面輿論關切,有助於公眾打消疑問、消除誤解,從而更全面洞察醫保制度的變遷,更深刻理解醫保的意義,更深層次感受醫保改革的必要性。

比如,與2003年「新農合」建立時10元/人的繳費標準相比,目前380元/人的居民醫保費用繳費標準,增長是不是太快?國家醫保局表示,不應單純看繳費標準的增幅,而應該看這增長的370元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什麽,事實上,醫保籌資標準上漲的背後,是醫保服務水平更大振幅的提高。

再比如,如何看待「繳納醫保後沒生病,吃虧了」等言論?國家醫保局指出,參加醫保就是「患病時有保障,無病時利他人」,應該是每個群眾面對疾病風險不確定性時的理性選擇,「居民住一次院後醫保報銷的金額,就遠超將連續20年個人總保費進行儲蓄的收益」。

應該說,基於資訊差等因素,個別人對醫保存有誤解是正常的。在這種背景中,相關部門除了積極答疑解惑,還需不斷最佳化制度環境、出台管用措施,提升群眾的醫保獲得感,增加群眾對醫保的認可度。

比如,在條件適合時,把更多的新藥好藥納入醫保目錄,減輕患者負擔;在政策範圍內,盡可能提升患者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不斷為患者減負;進一步提升跨省流動人口就醫便捷度;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深化醫保基金監管制度改革,等等。

此外,全力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堅決遏制醫保基金「跑冒滴漏」等現象,也是大家最關心的醫保話題之一。近年來,個別地方騙保案例多發,引發公眾強烈質疑。提升「不敢騙」的懲戒力度,構築「不能騙」的監督防線,醫保基金才不會淪為少數人的「唐僧肉」。

眾所周知,關於中國社會保障一直有著八字定位,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這八個字也適用於醫保。如何平衡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這兩者關系?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改革成果不斷湧現,讓更多的政策紅利惠及人民群眾,這是醫保制度改革的應有之義。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30元看似不起眼,卻體現了制度善意,讓人們感受到民生紅包的溫度。進而言之,在財力允許的前提下,國家財政對居民參保補助不斷上調,有助於凝心聚力,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

醫保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而無論怎麽改革,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是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繼續發揮中國基本醫保制度的確定性來應對疾病風險的不確定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著力緩解群眾看病就醫的費用負擔,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保服務,才能答好醫保高品質發展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