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杭州蕭山,曾經海拔最高的村!整村搬遷後,如今…

2024-10-05三農

竹林、瀑布、溪澗,鳥類、松鼠、樹蛙,青梅、獼猴桃、蘭花…… 戴村鎮駱家舍村 環境優美,坐落於山間狹長低谷處,民居房依山而建,在蕭山極有辨識度。

範方斌 攝

2022年,駱家舍村因地質災害避讓啟動了整村搬遷。 如今,戴村鎮安置房分房到戶,年逾七十的村民沈燦祥在新房裝修之余,便坐下來寫回憶錄——【一生的記憶】,「裏面都是我的親身經歷,已經寫到我的43歲了。寫完的話,也算是一本駱家舍村七十余年來的‘史記’。」

提到駱家舍,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是蕭山海拔最高的村,四周群山環繞。有了這位為家鄉「代言」的村民,村幹部笑說,山裏面也飛出了金鳳凰,「大家也是趕上了好時候,生活有了保障,才有精力來記錄生活。」

開村道

享交通紅利

靠山吃山。20世紀70年代,駱家舍村村裏都是竹林,村民把嫩竹加工成土紙,老竹加工成篾制工藝品,送去供銷社。

山路陡峭。「以前的村道很窄,還有很多溪坑,只有一輛獨輪車能透過。每次運竹制品下去都需要一組人。又是前面拉,又是後面推,大半天的時間才能到山下。」沈燦祥回憶,當時主要由村裏出資,每家每戶派出勞動力修路,用2年時間修出了一條能供機動車行駛的村道。

作為參與修路的一員,沈燦祥記憶猶新,「都知道想要富,先修路。所有人都很有動力,白天幹完晚上接著幹,一點都不覺得累。」恰逢改革開放,大家夥靠著這條路輕輕松松把竹制品送到了山下,運去了鎮上,一派自給自足好光景。

在此期間,沈燦祥把老屋拆舊重建了三層磚石水泥樓房。但駱家舍三面環山,地方狹小,不適宜辦企業,日常劈篾過程中,山間毛竹又消耗巨大,村民紛紛自謀出路,沈燦祥也隨朋友去往外地短暫打工。

受訪者沈燦祥和家人

「還是覺得家裏好,就想著在農業生產之余,能夠找個其他途徑養家。」帶著打工的錢,沈燦祥回家購買了農用小貨車,做起了運輸工作。他的書正好記錄到這一年,「這些年裏,村道偶有拓寬,拐彎的地方都做大了一點。」

從只能行進一輛獨輪車到機動車完全順暢行駛,沈燦祥享受著村道拓展帶來的紅利,拉客時候他會開得慢一點,跟客人介紹村裏的果園、茶園、竹林,還能把農產品送到戴村、臨浦等鎮。運輸的收入比劈篾高,有時候一天能賺一兩百塊錢。

蟒蛇潭瀑布

2017年,新建成的國家級健身遊步道更是貫穿了整個村莊。那時候老沈已經不開車了,看著不少驢友假期來探秘,笑得合不攏嘴,「我們村有蕭山區最高山峰——船塢山、20公尺高的蟒蛇潭瀑布、老鷹石啄泥鰍等景點。很多遊客來了一次還要再來第二次!之前我們山裏人上山是為了掙工分養活家人,後來上山做點農活後,也能享受駱家舍村的四季景色了。」

去山下

過安穩日子

2021年受台風「煙花」影響,駱家舍村全村避災到戴村鎮上安置點。回村後,大家發現駱家舍村有一塊超大巨石滾落。沈燦祥也去看過那塊巨石,他用手比劃著,「很大一塊!比人都要高好多,台風天很危險的,毛竹也會壓壞房子,土石流沖毀了不少駱家舍村老房子。」

2022年3月11日駱家舍村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動員會議召開;2022年3月23日駱家舍村農戶測量評估工作完成;2022年4月30日駱家舍村農戶搬遷協定簽約工作完成……

駱家舍村因地質條件復雜,在數次台汛期均成為全區地質災害易發區域。 為保障安全,提高生活品質,駱家舍村整村搬遷,村民們告別了這個世代生活的地方,在山下開啟新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透過搬遷,一定程度上實作了全村的共同富裕。

戴和府安置房

記者約采訪的時候,村幹部將地點約在戴村鎮戴和府安置房。沈燦祥家已喜提新居, 推開窗戶就是永興河,安置小區內生活館、環形跑道等公共配套一應俱全 ,「從山上搬到山下,再也不用擔心台風天了,心裏特別安定。正好退休了,盯盯裝修寫寫書,以前哪裏敢想能擁有這樣的安穩生活。」

接近中午,他擡手看手腕上的智慧型手錶,準備去做飯,「小周,以後書寫完了發你看,給我提點意見啊。」駱家舍村村幹部告訴記者,現在不少老人都能熟練使用電子裝置,在安置房也住得很適應,「老一輩覺得山裏住著好,真的下來了,感受過集鎮的居住條件和文娛生活,沒有人不點贊的。」

據了解,安置小區還籌備了不少文娛活動,讓住戶感覺到回家的溫馨。沈燦祥也很期待,「日子越來越好了!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想也想不到,講都講不完。」

來源:蕭山釋出、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