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張瑞敏說「中國制造業企業找不到路了」。那中國養豬業又何嘗不是

2024-02-06三農

作者:孫波

近期,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在接受【經濟學人·商論】總編輯吳晨時表示,「現在很多中國制造業企業找不到路了,並表示現在中國制造業確實需要轉型。」然而中國的養豬企業又何嘗不是找不到路了,也確實需要轉型。

中國養豬企業在追逐規模化的過程中確實面臨了一系列問題。2023之前,企業普遍效仿歐美模式,試圖透過規模化發展來淘汰養豬散戶,將市場集中於大型養豬企業。一些養豬專家認為,驅逐散戶是終極目標,以此避免豬周期的產生。他們以美國生豬產業為例,強調規模化經營的穩定性。然而,事實證明,當散戶逐漸結束市場,大豬企業主導的局面並沒有解決豬周期的問題,反而帶來了更長周期的困擾。

事實證明,企業追逐規模化的策略導致了當前生豬市場的不穩定,「超長豬周期」的形成。也就是說, 規模化並非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因此,養豬產業需要更為綜合和平衡的發展戰略。

當前生豬企業也找不到路了。 第一,一些企業模仿歐美發展模式,透過舉債擴大產能來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然而,一旦豬價下跌,企業難以償還債務,國內資本並未像歐美資本那樣持有長遠眼光,而是選擇無情地拋棄企業,最終導致企業倒閉、被收購。

第二,一些大豬企業以差異化為主,推出黑豬肉、土豬肉等特色產品。雖然這些企業努力宣傳豬肉的優勢,看似開辟了新市場,但實際效果有限。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觀念尚未完全改變,對於差異化產品的接受度相對較低。

第三,中國大豬企的社會責任感與政府之間的訴求相差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城市務工人員返鄉增加。這一趨勢下,原本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生的農村產業被這些大企業剝奪,這兩者對於農民而言,不僅是經濟來源,更是他們最後的生存機會。這些大企業獲得了高額利潤,卻似乎忽視了這些基層農村的生計需求。

「種植業」和「養殖業」是農民最後的生存機會 ,每一個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走投無路的農村人,都可以透過種植業和養殖業來獲得溫飽,然而這些大企業已經獲得了高額利潤,他們現在並不缺錢,就不應該再拿走他們的生存底線,已經吃飽的人不應該拿走饑餓者用來維持溫飽的工作, 有時候極致的擴充套件是一種貪婪

現在中國養豬確實需要轉型

如何轉?怎麽轉?一直是當前養豬業討論的問題,很多專家及企業高管認為中國養豬業應該向「智慧化轉型」,但是當前養豬散戶還有1000多萬戶,且服務上下遊的個體從業者高達5000多萬人, 過度開展智慧化可能加速剝奪這些人賴以生存的職業 ,由於生在農村他們已經退無可退。 在任何時候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是第一位的, 馬雲近期也曾表示 「只有農村富,中國才會富;只有鄉村強,中國才會強;只有鄉村振興,中國才會振興」 ,那麽我們反問一下「你剝奪了中國農民賴以生存的生計,農民還怎麽富」?

因此,我們認為 智慧化在生豬產業的角色更像是錦上添花 ,而非當前產業轉型的主要新出路。 我們堅信當前生豬產業真正的新出路在於能夠引領農村脫貧致富,實作農民更富裕、農村更強大、鄉村更美麗的目標。 為實作這一願景,企業應該擔負更多的社會責任,透過「公司+農戶」、「公司+家庭農場」等合作模式,積極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從而推動整個農村經濟的繁榮。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有助於提升農村經濟水平,也能夠促進社會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