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政觀長三角丨安徽阜陽是人口大市,也是被低估的教育強市

2024-07-22三農

地處鄂皖豫三省交界處,安徽阜陽身上的標簽無疑是多元、復雜的。

阜陽是農業大市,以全國0.5%的耕地產出了全國1%的糧食,有「百億糧倉」之稱。800萬人口常年生活於此,另外300多萬人常年在外務工,阜陽又是當之無愧的人口大市。

長期以來,外界部份人對阜陽有些誤解。比如,由於地處發展相對落後的皖北,一部份人下意識認為阜陽是安徽教育窪地。

但其實,低調沈穩的阜陽,是一座被低估的教育強市。

而定位於「皖北龍頭城市」的阜陽,又將在全省的期待下,如何進一步提升實力,建立更具影響力的「城市朋友圈」,帶領皖北實作振興?

崇文重教的城市基因

7月18日上午,2024年安徽阜陽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順利送達,收件人是阜陽一中學子李振陽,寄件人是北大。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註意到,為了表示祝賀,阜陽還為這封通知書的送達賦予了一種儀式感——完成本次投遞的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阜陽分公司投遞員劉獻梅,系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近年來,阜陽教育崛起態勢備受外界關註。阜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稱汝陰、潁州等,是一座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阜陽是姜子牙、甘茂、甘羅、管仲、鮑叔牙故裏,享有「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之美譽,北宋名相蘇頌曾盛贊「潁為善郡」。歐陽修、蘇軾、晏殊都曾在此為官,「管鮑之交」的誠信合作成為千古美談。

阜陽。 「阜陽釋出」圖

歷史上,「阜陽」二字來自於東漢時期境內的阜陽侯國,「阜」意為高,諧音「富」,「陽而阜生」;「阜」拓展為敦厚、富有、旺盛、安定、繁衍生息之意,「陽」拓展為自強不息、萬物復蘇、蓬勃發展之意。

城市名字中蘊藏著美好生活的期許,而尊師重道、崇文尚學的精神也一直深深刻在了阜陽的城市基因裏,浸潤著阜陽人的內心,從古至今。

每年高考季,阜陽都有一群「紅馬甲」,自發守護阜陽學子。

比如59歲的管旭琪,已經連續22年參加愛心送考行動。高考時,他會穿上紅色馬甲,在車裏常備水、紙巾甚至是水果,給考生送上一份「小溫暖」。「能夠為考生獻一份愛心,幫助他們走向更大的平台,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他說。

那是2003年,他在開出租車的路上,聽到廣播裏招募高考期間愛心送考師傅的公告,於是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一堅持就是22年。今年高考,像管旭琪這樣參與愛心接送的司機有1000多名,參加愛心送考的隊伍也從出租車擴大到私家車,愛心車輛總數超3700台次,每年高考為廣大考生創造了一條「安全、暢通、溫暖」的綠色通道,幫助數萬名考生「安全、快捷、準時」抵達考場。

阜陽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從最初的傳遞溫暖,到成為一張城市的公益名片,「愛心送考」已成為阜陽市持續時間長、放射線廣、影響力大的公益活動之一。

邀學子回巢成為「城市合夥人」

推動教育強市,阜陽做了什麽?

首先,阜陽教育經費投入一直在持續增加。據阜陽市教育局提供的數據,2012年以來全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教育支出949.63億元,年均增幅6.10%,教育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同時,深入實施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和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智慧學校建設全面推進,累計投入資金約8.05億元,共建設完成中小學智慧學校1505所、教學點智慧學校453所,2021年就在全省率先實作市域內公辦城鄉中小學和教學點智慧學校全覆蓋。

阜陽還把職業教育擺上重要位置,全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2021和2023年,阜陽兩次被省政府授予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激勵市。阜陽技師學院「三轉四像」特色辦學模式被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作為先進典型在【人民日報】刊登推介,同時入選省2022年度十大改革案例。

阜陽的教師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該市有序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中小學教師補充渠道不斷拓寬,教師隊伍持續壯大,十年共增加教師3.93萬名,累計培訓教師425萬人次。

每年,阜陽都有數萬名考生進入全國各地高等學府,如今散布於五湖四海,活躍於政界、學界、商界。比如,阜陽籍的院士就有鄭守仁、陳國良、劉德培、陳孝平、郝躍、韓斌、謝毅等等。

同時,阜陽也在邀請學子們學成後,回到阜陽成為「城市合夥人」。

比如今年年初,阜陽舉行2024年「接您回家」暨「阜陽學子家鄉行」形勢政策報告會,來自全國360多所高校的1000多名阜陽籍高年級大學生、研究生參加活動。市委書記劉玉傑在現場向廣大學子呼喚,邀請大家回到家鄉發展就業。

2024「阜陽學子家鄉行」形勢政策報告會。 「阜陽釋出」圖

他說,阜陽是一幅厚重壯美的畫卷,這裏有千載名城、千古名相、千萬人民。當下的阜陽求賢若渴,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急需人才、更能成就人才,熱忱期待更多阜陽學子把家鄉作為夢想開始的地方,成為阜陽高品質發展的「城市合夥人」。

2023年以來,阜陽市大力實施「潁淮英才計劃」,常態化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阜陽學子家鄉行」活動,先後在全國30余所高校開展43場次「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開展8場次「阜陽學子家鄉行」活動,吸引高校畢業生留阜來阜就業4.45萬人。

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阜陽、留在阜陽,更多畢業生實作了「家門口」就業創業。

被低估的阜陽

阜陽的雄心,不止於教育。

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復同意的【阜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提出「阜陽市是皖北龍頭城市」。

阜陽是否具有「雄踞一方」的實力?數據顯示,2023年阜陽地區生產總值達3323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高於全國0.6個百分點,總量居全省第四、皖北第一,重回全國百強。今年一季度,阜陽經濟總量達820億元,穩居皖北六市之首。

改革開放以來,昔日農業大市阜陽,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已成安徽工業發展的重鎮。近年來阜陽積極地「無中生有」,磁性新材料、鋁基新材料、煤基新材料、光電新材料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效應開始不斷顯現。

2022年,阜陽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達1090億元,成為該市第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預計將在2025年將成為阜陽市第二個千億級產業。

阜陽高度重視科創,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新產業。早在2021年,阜陽在皖北率先建成省級創新型城市,目前已有高新技術企業600余家,建立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台258家,市級及以上各類研發平台超900家,人才總量突破100萬人。

而從交通情況來看,2019年12月,鄭阜高鐵和商合杭高鐵北段通車,結束了阜陽不通高鐵的歷史。2020年6月,商合杭鐵路全線通車,阜陽一躍成了長三角和中原城市群的「雙橋頭堡」,以阜陽為代表的皖北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推動皖北全面振興大背景下,皖北龍頭城市的定位是機遇也是挑戰。【安徽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阜陽城市圈和阜陽Ⅰ型大城市的定位,提出將進一步深化阜陽城市圈與合肥都市圈聯動發展,加快把阜陽城市圈打造成為皖豫城鎮協調發展示範區和新興增長極。

回過頭再看,愈發能理解阜陽打造教育強市的意義。

相比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作為新興中心城市的阜陽,教育是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必要手段。一方面,讓更多學子考得好、考出去,增強學識,再邀請回來參與中心城市建設;另一方面,優質的基礎教育本身也是吸引外地人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