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智慧農業

2024-07-21三農

來源:經濟日報

5月22日,上海九豐農博園,工作人員正在管護農作物。該園擁有全亞洲單體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現代智慧農業溫室,集合了當今國內最先進的蔬菜種植技術。金燕玲攝(中經視覺)

5月22日,金山區開太魚生態農場透過蝦稻蟹稻共作、南果北移、溫棚種養結合等多種生產模式,實踐「凈水漁業—熱帶水果」生態種養迴圈綠色發展模式。金燕玲攝(中經視覺)

6月11日,金山區農田、民居交相輝映。 陳誌軍攝(中經視覺)

5月28日,上海盛致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員工智慧化監看大米品質。該公司與上海市農科院合作,開啟了金山稻米生產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新路子。金燕玲攝(中經視覺)

5月20日,上海聯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檢視蘑菇生長情況。近年來,公司與上海市農科院合作打破雙孢菇工廠化生產菌種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金燕玲攝(中經視覺)

6月11日,自動化收割機正在金山區農田作業。 陳誌軍攝(中經視覺)

鄉村是上海城市發展的稀缺資源,也是上海國際大都市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地。作為上海農業大區、農業強區,金山區農業用地占全域面積的三分之一,擁有豐富農業資源。近年來,金山區緊抓「科技賦能」和「三產融合」兩個要素,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讓農業不僅有「含技量」,更有「含金量」。

金山區與上海市農科院已有3輪合作基礎,近年來在上海市農科院的科技支撐下,金山區結出不少科技興農「金果子」。比如,作為種源農業代表的聯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透過與上海市農科院合作,自主選育了雙孢菇新品種「申K6」,畝產量是傳統種植模式的30多倍,廊下「蘑菇小鎮」的雙孢菇產量占全市95%以上,已成為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工廠化蘑菇生產基地。

去年4月,金山區被列為首批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在科技創新賦能第一產業的基礎上,金山區著力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在「接二」方面,形成了「生產+科技+加工+品牌+行銷」的農業全產業鏈;在「連三」方面,金山區集聚農業、生態、文化三大優勢,不斷挖掘鄉村資源,積極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金山區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以金山區廊下鎮松林樓房規模化生態養豬場計畫為例,該計畫豬場糞尿實作100%資源化利用,沼液還田,沼渣生產有機肥,年產優質沼液肥10萬立方米,能為1.5萬畝農田提供優質有機肥。去年11月底,該計畫與上海申汲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上海市第一個沼氣提純計畫正式通氣,每年可提純生物質天然氣300多萬立方米。目前已被列入生態環境部第二批減汙降碳協同創新實踐案例。

下一步,金山區將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鄉村振興,著力打造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區示範樣板,全面建設獨具金山味道的「綠色田園」、全域金山如畫的「美麗家園」、全員共享共富的「幸福樂園」,努力走出一條與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鄉村振興之路。 (文\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