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禍害」千年的害蟲,在農村談起色變,怎麽如今卻銷聲匿跡了?

2024-05-23三農

中國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 「蝗蟲過境,寸草不生」,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蝗蟲過境的可怕景象以及它們對農作物的巨大危害。歷史上,蝗蟲災害的惡劣影響綿延了數千年,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淪陷性的打擊。

然而,曾經在中國農民中引起恐慌的蝗蟲,為何在現代變得鮮見其蹤跡了呢?這一切,都要從揭開「糧食殺手」蝗蟲的神秘面紗開始說起...

千百年來,蝗蟲一直背負著「糧食殺手」的惡名,它們殘害糧食的能力和頑強的生命力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古人常說「旱極必蝗」,在極端幹旱的條件下,蝗蟲的蟲卵會利用裸露的土地作為彈板,破土而出,為形成具有極強殺傷力的蝗蟲族群做好準備。

蝗蟲和螳螂雖然外形相似,但實際上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蝗蟲是典型的害蟲,而螳螂則因其捕食其他害蟲的特性而被視為益蟲。蝗蟲體型短促肥潤,體色以灰綠色、黑褐色為主,而後腿粗壯、肌肉發達,使得它們擅長跳躍和長距離飛行。

蝗蟲之所以被老百姓憎恨,主要是因為它們無情的掠奪性和摧枯拉朽般的摧毀力。在古代,蝗蟲過境意味著農作物的災難,它們會在短時間內將大米、豆類、小麥等作物的根莖和葉片蠶食殆盡,只留下突兀的桿子,因此被稱為「糧食殺手」。

蝗蟲的出現往往伴隨著饑荒的威脅,家中無余糧的貧苦百姓可能會因此餓死。 在古代,糧食是百姓的天,蝗蟲的危害性被認為是所有昆蟲之最。蝗災、水災、旱災並稱為歷史上威脅國民幸福生活與國家安定的三大自然災害。

在古代,面對蝗蟲的威脅,老百姓只能采取有限的對抗手段,效果並不理想。每當蝗蟲過境,人們都如臨大敵。進入近現代,蝗蟲的威脅愈發嚴重,中國老百姓不得不展開曠日持久的「糧食保衛戰」。

建國初期,中國曾采用飛機噴灑農藥的方式來應對蝗災,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此外,這種高成本的防治方式雖然短期內有效,卻不是長久之計。

那麽,曾經頑劣的蝗蟲是如何銷聲匿跡的呢?

殺滅蝗蟲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僅從外部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必須從根源上進行治理。中國農民之所以能夠基本逃脫蝗蟲的威脅,離不開一位名叫馬世駿的專家的貢獻。

馬世駿是中國生態學家,也是一位海歸精英。1980年,他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並一生致力於害蟲綜合防治的研究和實踐。面對國內嚴峻的蝗災威脅,馬世駿提出了「改治結合、根除蝗害」和「族群變境成長」的科學理念。

在馬世駿的理論指導下,中國14億人的口糧得到了保障。如果說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的締造者,那麽馬世駿就是這些口糧的守護者之一。

1952年,馬世駿透過數據分析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了飛蝗的習性和爆發原因,並總結出了可靠的治蝗經驗。

馬世駿認為治理蝗災不能僅在蝗蟲本身上做文章,而應從整體生態出發,尋找蝗蟲爆發的規律,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他強調自然生態的保護和防治,提出了防微杜漸的防治策略。

透過修築控制水位、保護植被等措施,讓蝗蟲無處產卵。同時,馬世駿團隊還利用真菌等生物手段殺滅蝗蟲,並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種防治措施。

在中國人的新智慧和治理經驗面前,蝗蟲想要卷土重來變得難上加難,只好銷聲匿跡,不再對中國的農業生產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