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省農科院:科技特派隊 服務到田間

2024-06-09三農

「第三名余學雲,畝產3175千克;第二名茗瑞合作社,畝產3305千克;第一名余華明,畝產3348千克。」抱著沈甸甸的獎品,保山市騰沖市明光鎮自治村傈僳族群眾臉上笑開了花。

6月6日,騰沖市邊境鄉鎮科技特派隊與明光鎮自治村組織農戶開展高產競賽,由明光鎮農業中心組織「騰沖市邊境鄉鎮科技特派隊」計畫種植戶進行馬鈴薯產量自測,評出高產的前三名,特派隊分別給高產戶頒發了獎品。

對高產戶進行頒獎後,來自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省植保植檢站及梁河縣、盈江縣、騰沖市相關單位的專家,組成測產驗收組,對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和騰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共同實施的「騰沖市邊境鄉鎮科技特派隊」馬鈴薯薯片加工型品種「雲薯304」及技術整合示範計畫,進行田間實收測產驗收。

計畫針對當地霜期長、收獲期與雨季疊加等冬作馬鈴薯種植技術難點,引進抗病性強、商品薯率高的薯片加工型馬鈴薯品種「雲薯304」,透過整合「提早播期、增施底肥、出苗覆土」等內容為核心的高產栽培技術,在明光鎮自治村建成示範區面積106畝。

專家組在聽取計畫實施單位的匯報後,按照農業農村部高產建立測產辦法,隨機選取3片地塊測產,結果為畝產2765.2千克。按當日昆明子弟食品有限公司訂單收購價,大中薯每千克1.85元計,小薯每千克0.5元計,折合畝產值4531元,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專家組認為,計畫透過良種選用、技術整合,有效解決了當地冬季馬鈴薯種植難、撂荒地多,產量低等問題;擴大薯片加工型品種種植範圍,原料錯峰上市,延長薯片加工原料供應期,種植效益好。建議進一步最佳化配套栽培技術,擴大套用。

「因為氣候的原因,我們洋芋的產量非常低,老百姓僅限於自家吃多少種多少,去年農科院來的特派隊為我們引進了新品種,帶來了新技術,今年種植下來產量提高了,收入也可觀,冬閑田已經變成致富田,老百姓很滿意。」騰沖茗瑞農牧專業合作社理事麻加翠高興地說。

「在自治村的薯片加工品種雲薯304的推廣中,特派隊針對當地生產實際,因地制宜,開展了催芽技術培訓,提前播種;配套的機械化種植;地膜覆蓋防霜凍等技術措施,並引進企業收購,不僅實作搶抓節令,節本增效,還解決了農戶賣難等問題。」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科研管理科科長、特派隊隊長鄧劍川這樣總結。

「近年來,省農科院以省科技特派隊計畫實施為主要抓手,結合院裏開展的‘百團千員助農增收行動’,以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為主線, 牽頭組建了60支科技特派隊,覆蓋全省374個邊境村。騰沖邊境村科技特派隊主要是對猴橋、滇灘、明光三鎮的6個邊境村進行‘組團式’幫扶,透過計畫實施,實作助農增收。」參加測產驗收的省農科院計畫負責人馬嘉偉介紹。

「要種好馬鈴薯,我們就要學會與馬鈴薯對話,如馬鈴薯葉片蔫了,是它告訴你它口渴了,我們得及時灌水;它的葉色變黃了,是它告訴你它的肚子餓了,我們得及時給它施肥。會聽馬鈴薯說話,滿足它的需求,它就會長得好。」當天,省農科院馬鈴薯專家尹自友研究員對自治村種植戶進行了現場培訓。

雲南網記者 李建國 通訊員 劉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