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衣食住行樣樣都比當年提升幾十倍,農民覺得還是很難,為啥呢?

2024-02-03三農

勤勞能幹的種地農民

我曾經發過一個貼文,說現如今的農村,農民的日子,比較過去的話,那是提升了不止一個甚至十幾個檔次,說提高了幾十倍,都不為過。

就有朋友留言,說我:

你這也太張了吧,有這麽大嗎?並且,問你一件事兒,如果真像你說的這樣,那麽,請問,現實中,現在的農村裏的農民朋友,應該很幸福很幸福了,可為什麽,我們聽到的是,還有那麽多的抱怨,和都說他們過得並不舒心,過得很艱難呢?

是的,這位朋友的這說法,是確有其事,是真實作象。

那麽,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我們就來一一分析一下。

先來說說農村的巨大變化,看看我說的,與過去比較,是不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從衣服的穿戴上看

我說過,我六五年生人,是從那時候過來的,可以說是親歷者。

並且,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親身體驗了當年的農村生活。

假設人五歲開始有記憶的話,我記事的時候,應該就是七十年代初了。

在我前面,我還有個姐姐,她比我大五歲(因為在我和姐姐之間,是還有個哥哥的,聽母親說,五歲那年得病沒治好,離開了我們,所以我和姐姐年齡差距這麽大)。

在我最早的記憶裏,有一年過年前吧,姐姐一直和父母鬧別扭,甚至直到過年的那天晚上,都不上桌吃好吃的,躲在桌子旁邊的角落裏抹眼淚兒。

因為我們農村老家那兒,對過年很「敬畏」,講究個歡歡喜喜過大年。

並且,年前年後這段日子裏,都要講個順心順意,不然,來年的日子就會不順。

所以,父母只能好言好語去哄勸姐姐。

那年姐姐大概也就十幾歲吧,為什麽跟父母鬧呢?

就是因為過年了,父母沒給她買新衣服。

十幾歲的女孩,過年了,都穿著帶修補程式的舊衣服,所以她很傷心,很生氣。

在我的記憶裏,姐姐十八九歲,一二十歲的時候,平時都穿著帶修補程式的衣服。

這當然不是只有我姐姐這樣,也不是只有我們家這樣,其實,所有的人家都是這個樣子。

這是當時的普遍現象。

記得那時候,有一句非常有名的順口溜,叫: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一件衣服穿下來,不就是「九」年嗎?

與現在相比較的話,有可比性嗎?

我曾見過,同事的十六歲的女兒,花了三百多塊錢,買了一條褲子,因為不合身,只穿了三天,就扔掉不穿了。

九年與三天,這個概念上比較的話,這穿衣上是提升了多少倍呢?

從吃的食物上看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和我年齡接近的朋友們,在那時候,一定是和我一樣,最盼望的一件事兒,就是過年。

原因很簡單,那時候,我們這些小孩子,最盼望過年,就是為了吃上一頓好吃的。

因為,那時候,糧食都缺,平時吃飽都是件困難的事情,就別提吃什麽好東西了。

我前面說了,那時候,我們農村人,對過年是很重視的,盡管平日裏日子過得難,但一到過年,大人們還是會盡最可能地,讓一家人吃上一頓相比還算「豐盛」的年夜飯的。

所以,過年的時候,就是我們這些小孩子最享受、最快活的時候。

前一陣子,我看到過一位網友發的貼文,說他是五九年生人,並且就生活在偏遠山區的一個小山村裏。

他說他就沒挨過餓,說那時候,平日裏,天天雞魚肉蛋的吃雖說不可能,但也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那麽苦,至少他完全是吃得很飽,穿得很暖……

我個人覺得,他那說法,並不靠譜,至少有不少的誇張成份。

退一萬步說,就算這位網友的說法成立,那與現在比起來,在吃上,其實也是有天地之差的。

現在,我們誰還做不到想吃什麽吃什麽?大魚大肉都吃膩了?

甚至,好多好多的朋友,都怕吃大魚大肉了,因為吃多了人發福,就會胖起來。

而胖了,影響身體健康。

從過去的過個大年,才可以吃上一頓肉,並且是「限量版(因為並不會讓人吃個肚兒圓)」,到現在的想吃什麽吃什麽,您說這個差距有多大吧?

三,再從居住條件方面上看

我昨天還發了個微頭條,上面有幾張過去農村老房子的圖片。

有位年輕的網友私信我說:

「簡直不可想象!那時候的農民居住在這種房屋裏!要是遇上地震,那還怎麽得了啊?」

是的,真的難已想像,但卻是真實存在的,是事實。

那時候,人們,尤其是農村人,因為條件差,手頭不寬裕,沒有條件去蓋磚瓦房(其實那時候磚瓦已經有了),只能住那種為了省錢而就地取材,建起來的土坯房子。

這種房子,別說萬一遇上地震這種大的自然災害了,就算碰到一個大澇年頭,都會出現倒塌的危險,十分的不安全。

再看看現在的農村,不敢百分之百的說,人們都已經住上了磚瓦房,但百分之八九十總該有吧?

更何況,還有那些小「洋」樓呢。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聽到那些大人們,嘴裏經常唱一句順口溜,說「電燈電話,樓上樓下,天堂日子,早點來吧!」

這小「洋」樓與那時候的土坯房相比較,農民朋友的居住環境和居住條件,又好了多少倍呢?

相信這個也不用多說什麽了吧?

四,最後我們再看這個衣食住行的「行」上

行走就需要道路,先看看路的方面。

記得我十五六歲的時候(已經是八十年代初了),聽說離我們那個村子二十幾裏路遠的,公社駐地那裏,要修建一條「油漆」馬路(柏油路),我們村裏的好多人,都去瞧景兒,都說真好。

因為,那時候,我們村裏,全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泥寧難走。

並且大多數人都穿不上雨靴,很多人甚至為了節省,只好光腳走泥路。

我就曾因為光腳走泥路,被石頭碴子紮過腳。

我們再來看看交通工具。

也是到了剛剛土地「責任制」的時候,人們一下子手裏寬頻裕了,村裏有幾戶人家買上了「腳拉車子(方言,自由車)」,讓大多數還沒條件買的人,眼饞的不行。

都在發狠,一定要好好幹,攢錢買上一輛「腳拉車子」。

這裏我再說一件小事兒。

這事發生在我29歲那年。

那時,我還沒來濟南,在濰坊工作。

我工作的地方,離我農村老家的村子,六十來裏地兒,所以,只要是休班或假期,我基本都回家。

清楚的記得,那是那年的十月一日,單位放假,我又回家了。

那天,剛進村頭,遠遠就看見村口處圍了一堆人。

過去看時,才知道,一堆人都在圍觀一輛「摩托車」。

摩托車我加個引號,是因為,要是放在今天的話,這摩托車,實在有點「寒磣」,有點徒有虛名了。

那是一輛嘉陵牌車子。

現在人見了的話,只能用簡陋,寒磣……等字眼來形容了。

但在當時,在我們那個小村裏,卻真真實實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特別引人註目的是,在圍觀的人群裏,有位特別人物。

特別人物,就是我們村裏那位包了山楂園的「萬元戶」。

當時,我記得,「萬元戶」用手小心翼翼的撫摸著那車子,說了這麽一句話:

「我要是也能騎上這樣一輛不用自己使用蹬(他比的是自由車)還跑的飛快的摩托車,這輩子就值了,也不算白活了!」

這位「萬元戶」,論輩分,我稱他叔,因為有頭腦,有眼光,又有膽量,剛「責任制」的時候,他花了很低的價格,包下了沒有人敢包的,村西嶺上的一片山楂園。

幾年不到,就成了有名的「萬元戶」。

所以,大叔在我們鄰近周圍,是個有名氣的人。

其實,當時那輛摩托車,價格並不是多麽高,1500元,因為是輛二手車。

但既便像大叔這樣的「萬元戶」都覺得買不起,就更甭說一般人了。

摩托車的主人,是鄰村的,他是一位「劁豬匠」,劁豬匠就是給豬去勢的匠人。

當時,在我們農村當地,家家戶戶都養豬,並且,都不是養一頭兩頭,養五頭六頭,十頭八頭的戶,比比皆是。

所以,劁豬匠的活兒幹不完,又是獨門生意,就很有錢。

但他很謙虛,只說自己買這車,是為了走村串鄉方便。

……

我說這件事兒是在說,可能村裏的這位大叔,要他命,他都沒有想到,到後來,他不僅買了比那輛「嘉淩子」車要好上好幾倍的摩托車,他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還開上了屬於他自己的小汽車。

前一陣,偶然的一個機會,我和這位大叔在一個場合上,坐在了一起,談起此事的時候,大叔無限感慨,說道:

想不到想不到……要命也沒想到,會發展到這樣一種地步……

現在,在農村,不敢說家家戶戶有車,但說百分之五六十有車,應該會有吧?

三四十年前,農村的朋友們肯定沒想到會到這種程度吧?

……

透過以上過去現在,對衣食住行方面的對比,我說農民朋友的生活、日子,提升了幾十倍,應該不是誇大其詞,並且是農民朋友都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切身感受和體會吧?

這個是不用去多說什麽,就是真實存在的。

那麽,為什麽,我們還常常看到有些朋友在說,現在的農民朋友,過得還是很難呢?

其實,這個話題,並不是農民朋友在「哭窮」,在「賣慘」。

實際的情況是,因為,這個「比較」的角度有差別而造成的。

農民朋友的日子,與過去比,那千真萬確是提高了幾十倍。

但這只是一個縱向比較。

如果橫向比較一下的話,這個「幾十倍」,則又顯得「微小」了。

看看吧,從收入上來看,有人一月可以收入七八千元,甚至萬元以上。

種地農民的月收入有多少呢?

有數據顯示,我們農民擁有的土地平均數是一畝半地。

那麽,現在農民種畝地的純收入是多少呢?

有人算出來是千元左右,有人算出來是四五百元左右,還有人把投入的人工也包括在內的話,算出來的收入是「0」元,甚至是虧本。

我個人覺得,一畝地的純收入在四五百元左右,還是靠譜的。

咱們就以五百元計,五百元除以十二個月,月收入約等於四十一塊六毛錢,還有半畝地的收入加上,也就是六十多塊錢。

看看這個數位的差距有多大吧?

造成現在的農民朋友覺得日子難過的更重要的原因,是花銷方面。

收入低當然是一個原因,但是,收入低花費也低的話,人們也不至於覺得日子這麽難。

只是現在的非花不可的事項,太多太多了,也太貴太貴了。

病了,一個小小的感冒,幾千幾千地花,一個小小的手術幾萬幾萬地花。

孩子上學,結婚,人情事項交往,孩生日娘滿月……等等等等,叫多少人頭疼,又叫多少個家庭承受不了呢?

……

說完這些,我覺得,朋友們應該明白,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甚至不知好了多少倍了,卻依舊覺得日子還是過得好難好難的原因了吧?

謝謝您的閱讀和支持,並熱且地盼望,您能在評論區下面說說您對這一話題的看法。

再次感謝!

感謝朋友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