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國務院部署今年財稅改革,謀劃新一輪改革,重點在這!

2024-03-17三農

中央提出謀劃新一輪財稅改革後,國務院明確了今年財稅改革工作重點。

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批準了國務院提出的【關於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預算報告】),其中涉及紮實做好2024年財政改革發展七大工作之一,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2015年以來歷年預算報告均將財稅改革作為當年財政重點工作,但每年具體改革內容有所不同,今年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將謀劃新一輪財稅改革寫入預算報告。

謀劃新一輪財稅改革加快推進

【預算報告】稱,今年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財政制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主任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新一輪財稅改革就是要建立健全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財政制度,或可理解為建立中國特色的現代財政制度或財稅體制。預算管理制度、稅制、轉移支付制度、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都屬於新一輪財稅改革內容。

「新一輪財稅改革必定有新的特點,即按照高品質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要求進行改革。與前些年財稅改革相比,新一輪財稅改革肯定還是財稅領域,形式上有相似性,改革也有延續性,但一定也有特色。」楊誌勇說。

中國財政學會副秘書長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今年財稅改革的重點是謀劃新一輪財稅改革,而改革目標較之前更加清晰高遠。如果說以前財稅體制改革是朝著一個理想的制度邁進,那麽新一輪財稅改革則是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大框架下,針對性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而改革。

「中國式現代化總目標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科學的財稅體制對調動各級政府積極性、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動力。當前,中國面臨經濟下行、國際競爭、人口老齡化、經濟數位化等多重挑戰,它要求進行財稅體制改革以應對當前形勢的變化。在稅制、預算、轉移支付、政府間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方面,財稅體制改革都有大量工作要做。」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呂冰洋告訴第一財經。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高培勇近日在接受【中國財政】采訪時表示,在當下的中國,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應首先致力於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進一步說,基於堅持問題導向的原則,從加快當下經濟恢復行程這一當務之急出發,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應首先盯住相關行為主體關切,將著力點和著重點放在穩定相關行為主體預期、激發相關行為主體內在動力和創新活力上。

健全地方稅體系或有新動作

根據【預算報告】,今年財稅改革具體來看有五大方面:

· 在保持宏觀稅負和基本稅制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稅收制度、最佳化稅制結構,研究健全地方稅體系,推動消費稅改革,完善增值稅制度。

· 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依法依規征稅收費。

· 推進財政資源統籌,提高預算管理完整性。最佳化財政資源配置機制,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集中財力辦大事。

· 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加強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結束管理,最佳化資金分配,研究建立完善促進高品質發展的轉移支付激勵約束機制。

· 落實落細已出台的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相關方案,穩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

財稅改革一大重點是稅制改革。此前不少稅制改革跟減稅聯系在一起,在推動改革的同時也降低了宏觀稅負。但今年上述預算報告明確要保持宏觀稅負穩定。事實上近年官方口徑已經從此前降低宏觀稅負改為穩定宏觀稅負。

「穩定基本稅制和宏觀稅負,即在非特定情況下,要控制減稅降費節奏,保持基本稅收制度穩定,因為基本稅制對各方面影響大,改革涉及既得利益調整,所以要穩中求進。」馮俏彬說。

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副所長馬光榮教授在近日中國財政政策論壇上表示,今年財政政策一大特點是穩稅。由於過去多年大規模減稅降費,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毛額(即宏觀稅負)比重持續下降,明顯低於已開發國家水平。如果宏觀稅負繼續下降,會使得財政收支矛盾進一步加劇,財政永續性有危險,而且未來財政支出增長壓力比較大,因此從財政永續性上就需要穩定宏觀稅負。

今年【預算報告】強調統籌宏觀調控、財政永續和最佳化稅制的需要,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多位專家認為今年主要在於落實已有政策,不會出台新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

此前營業稅改增值稅後,地方失去主體稅種營業稅,健全地方稅體系近年就已被多次提及。而為了彌補地方失去營業稅收入部份,目前國內增值稅收入中央與地方各分享一半,增值稅已經成為地方主要收入來源。而一種觀點認為消費稅未來可作為地方主體稅種之一。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賈榮鄂去年底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在健全地方稅體系方面,要培育地方稅源,擴大地方財力,合理配置地方稅權,理順稅費關系,逐步建立規範、穩定、永續的地方稅體系;著力推進消費稅改革,穩步推進後移消費稅征收環節。在健全直接稅體系方面,要著力健全以所得稅和財產稅為主體的直接稅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研究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

「此前中央檔提到要把部份消費稅品目征稅環節從生產後移至批發、零售環節,並逐步從中央稅下劃為地方稅。同時擴大消費稅稅目。這一改革方向很可能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進一步落地,改革後的消費稅會成為地方重要稅種。」馬光榮說。

對於預算報告提及的完善增值稅制度,2023年的預算報告曾明確要暢通抵扣鏈條,最佳化留抵退稅制度設計。

多位財稅專家曾對第一財經分析,未來增值稅抵扣範圍有望繼續擴大,以解決當前部份環節依然存在抵扣鏈條不完善的現象,降低企業負擔,避免對經濟執行造成扭曲。未來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留抵退稅政策的適用範圍,在條件成熟時,允許所有行業實行統一的留抵退稅政策,並構建更加科學的稅收收入歸屬與退稅分享機制,以有效減緩地方財政壓力。

繼續推動財政體制改革

為了穩經濟,2024年中國組合使用赤字、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稅費優惠、財政補助等多種政策工具,保持適當支出規模,尤其是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比如今年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此次預算報告明確要求提高預算管理的完整性,未來‘四本賬’之間如何最佳化統籌可能有新的改革舉措。」馬光榮說。

呂冰洋表示,今年財稅改革重點部署中,值得關註的改革有完善轉移支付體系改革和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當前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規模逐年增加,2023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收入達102945.19億元,地方政府轉移支付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高達43.6%,過高的轉移支付比重不利於調動地方積極性,對此,應該改革地方財力結構,增強地方自有財力水平,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結構。

他建議,可考慮增加均衡性轉移支付占比,探索分類轉移支付的方式,將轉移支付彌補地方財力缺口與調動地方積極性的功能結合起來。

「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涉及多項內容,包括合理界定省以下各級政府的財政事權範圍和財政支出責任,合理劃分省以下各級政府財政收入,切實解決縣、鄉財政困難,強化財政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等。」呂冰洋說。

馬光榮認為,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了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等方案,但部份方案距離真正落實落細還有一定距離,需要進一步推進。另外可能還有一些新的細分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改革方案會出台實施。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建議,繼續規範轉移支付,兼顧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既要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又要考慮區域均衡發展,可考慮在轉移支付中嵌入激勵因子和公平因子。繼續深化中央與地方財政體制改革,逐步上收事權和支出責任至中央政府,減輕地方政府支出責任和財政壓力,地方政府既無能力、也無動力辦好外部性強的事權,逐步做實公共安全、食品藥品監管、養老保險等事權的垂直管理和部門實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