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縣域農業配套鄉村振興的七個方面建設路徑(文末可入群溝通)

2024-07-08三農

大家都知道過去中國農業小而散,現在東北糧作,西南經作,各地養殖都逐步開始聚集, 一點點形成產業帶

所以筆者認為中國農業在輔助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必須實作集約化集中化,其中集約化針對糧作,集中化針對經作和養殖業。

集約化 需要向機械化靠攏,大面積實作保供,受國家強管控;集中化是生產集中、加工集中和交易集中。

為此縣域農業從產業帶角度支持鄉村振興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這些點正好是農業數位化的合作夥伴能夠幫助大家的。

主要可以透過以下七個方面

一、因優勢農產品集中土地

二、構建倉儲加工物流產業園(可虛擬)

三、扶持生鮮供應鏈企業群

四、推廣優勢農產品標準體系

五、視優勢農產品構建品牌(批發和零售)

六、培養縣域農牧企業二代管理能力

七、按需搭建直播體系

仔細看就可以發現,以上七個方面正好是從 農業生產、農業加工、農業流通,農業管理和標準這幾個維度提出建議的 ,正好踐行農業全產業鏈的一二三產融合。

其他路徑也就暫且不表了,留個懸念,歡迎私聊我。

一、因優勢農產品集中土地

土地集中必須結合當地的 優勢農產品、物理地貌、周邊區位、批發市場 等因素考慮,其中優勢農產品作為資源稟賦性質的因素,必須是第一位的。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縣域首先要明確好自己要著重發展的前五大農產品。基於這五大農產品在全國流通的占比,分析這五大農產品未來的產能和土地趨勢,在確保耕地紅線的基礎上決定土地的集中度。

至於這五大農產品怎麽找,就可以看 縣域的農業農村五年規劃 。在其基礎上透過商業分析得出來。

土地集中後就是農產品的生產 。要麽種植,要麽養殖,要麽種養殖結合。

現在基本上這個步驟是由 國有企業 或者國有資本控制的企業完成了,還一定會把旅遊業也帶上。

二、構建倉儲加工物流產業園(可虛擬)

倘若一個縣域只是初級農產品的生產大縣,不是加工和貿易大縣, 那他一定是被周邊縣域賺錢的

要有強的貿易流通體系,就需要有倉儲加工中心。 用大容量流通 ,帶動縣域優勢農產品的種養殖和銷售。

現在很多縣域需要的是並非僅僅依賴產地批發市場做物流中心,而是在高速附近構建物流中心,附帶倉儲和加工功能。

雖然很多縣域的物流中心毫無人氣,但重在這是實打實可以看到的投資,所以流通功能的具備,就會煥發生機。

需要具備較強的流通功能,就需要當地有足夠多的 生鮮供應鏈企業 。這些企業以本地產業化龍頭為中心,不斷擴充套件搭建起企業產業集群。

三、扶持生鮮供應鏈企業群

我見過很多縣域,扶持生鮮供應鏈企業就是給地、給政策、給榮譽,給錢已經不太多了,除非是國家和省裏需要申報的錢。

給地是最普遍的,經濟開發區的地一給一大把。

假如生鮮供應鏈企業真的以集群運作 ,那麽大家的地合起來,就是一個虛擬的物流倉儲加工中心了,妥妥帶動當地產業帶發展。正好對應上一個話題。

有了生鮮供應鏈企業集群,也能便捷地推廣農產品標準體系。

至於怎麽搭建企業集群,本文先不做解釋。

四、推廣優勢農產品標準體系

我之前在做縣域農業的時候,都習慣拿企業標準作為基礎構建當地的農產品標準,這個標準包括 種養殖過程標準、采摘/出欄標準、加工分揀標準、包裝標準、運輸標準、價格標準 等。

然後我們做的時候還會有一個直播標準,用相近的話術、相近的價格去做直播,裏面還有其他的標準,不太方便透露。

上文是標準體系的內容,具體標準體系的級別又有企業標準、區域協會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嚴格程度不斷遞增。我們通常抄盤的是前兩個。具體操作會很有意思。

五、視優勢農產品構建品牌(批發和零售)

現在很多縣域都在提區域品牌建設,也有很多人說這都是騙錢的,花了錢沒作用。

那是他們找錯了資金出處,找錯了業務主體,定錯了方向。

具體而言,以上三個內容都需要以當地的優勢農產品的品類、產量、知名度等因素逐步展開,還要結合當地的企業稟賦,要有企業的參與。

同時品牌名稱的命名也十分有道道。

最後就是品牌宣傳,絕對不能只是面向零售側-全國消費者的宣傳,也要有註重對於批發渠道、農批人的宣傳。

其中批發渠道的宣傳,很依賴於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相傳。畢竟做農批的是產地和銷地兩方面布局,還是比較容易在產地觸達和宣傳的,一場酒加上真正賣出去一車即可。

當然如果該縣域能夠保證本農產品比其他產區早上市1星期,那就是第一次開啟銷售渠道的最佳時機,只要確保了品質和噸數,那就可以做到萬無一失,第一次收獲就能打響名號。

六、培養縣域農牧企業二代管理能力

現在很多縣域裏的農牧企業都進入到創業二代接班的時候了(尤其是咱們耳熟能詳的大型農牧企業,如新希望、正大),父輩在縣裏面打下的農業江山將交給他們來承接。

不僅是創業二代接班,農場二代、批發二代也相繼接班。所以農業未來勢必是有趣的行業,也期待大家的參與和關註。

他們有一些人接受過正規的教育,有著自己的做事方式和企業管理理念,可能與他們的父輩存在差異, 會存在矛盾和爭執 。但這些人一般會笑到最後、並且對新興事物能接受、能嘗試、能成功。

他們有一些人從小玩到大、直接接收產業,會很有沖勁、敢打敢拼,但是卻會缺乏有效的管理能力,在企業小的時候這個劣勢不會太顯現出來,一旦企業做到省市頭部,這個問題就會凸顯。對於這部份潛力股,就需要政府和當地高校的關註, 用遊學的形式,去參觀大型農牧企業、參觀其他行業頭部企業 (互聯網/光伏/汽車等行業),不斷取經,構建自己的團隊和管理能力。

無論是以上哪一類,都需要把他們有效聚集起來,發揮資源集中的價值。

七、按需搭建直播體系

筆者在抖音上也經常刷到做茶飲的二代創業的有趣視訊,或茶葉或白酒或大米或中藥材或食用油,大家都在做直播,然後能跑出來的,基本上是早期娛樂為主的帳號。

在自媒體時代,直播是必不可少的娛樂手段、也是必備可少的賺錢渠道。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互聯網娛樂和賺錢陣地。

縣域需要的直播體系,最好是和物流產業園是一樣的,集中式的,把縣域優勢農產品的企業、行業、合作社、個體戶等都囊括在一起建設直播體系。

同時具體的直播體系必須和上面分享過的倉儲加工物流產業園、生鮮供應鏈企業群、農產品標準體系、縣域批發和零售品牌、農牧企業二代管理能力等有效結合,大家一起做事、一起提升、一起構建直播體系。主播團隊也最好是在地化的、內建娛樂文旅內容。

具體直播過程中,也需要安排優勢農產品的特性,安排好零售C端直播和批發B端直播。比如價格高、易儲存、易單個運輸、收獲期較短的可以主打零售C端直播,迅速打量出圈,而後準備替補的本地優勢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