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江西廬山市:強村公司引領「三變」改革,啟用產業發展新動能

2024-03-26三農

近年來,廬山市探索開展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以強村公司為抓手,充分挖掘、整合鄉村資源資產,有效破解村集體資產有限、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發展單一的困境,持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市各鄉鎮統籌成立強村公司21家,入股龍頭企業10個,帶動村集體增收953萬元,農戶透過入股分紅等形式平均增收0.75萬元。

建強經營主體,打造強村實體平台。

連日來,廬泉勞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偉華忙著東林古鎮停車場改造計畫,像陀螺一樣「連軸轉」,豆大的汗珠浸濕了他的衣衫。「 該計畫建設完成後,單個計畫年收入預計超450萬元,公司和村集體收入有了新的增長點。」他說。

廬泉勞務公司是該市鄉鎮「強村公司」的典型代表,由溫泉鎮9個村(社群)與社會資本入股聯建,采取「村村抱團+社會資本」的模式營運,經營範圍涉及物業服務、勞務派遣等。自2022年11月成立以來,該公司營業收入超600萬元,預計今年達1000余萬元。

「‘強村公司’是縣、鄉、村三級成立的集體經濟公司統稱,由村集體獨資或與國有資本、社會資本合作建立,以多域抱團聯營模式,打破以往各村單打獨鬥、各自為戰的局面,進一步提升村集體經濟‘造血’能力。」廬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曾明明說,目前,廬山市已初步形成鄉鎮「強村公司」為主導、參股龍頭企業為補充的強村矩陣。「強村公司」統籌謀劃投資少、風險低、前景好的計畫,推動各村資源、資產、資金的再整合、再利用,有效解決發展集體經濟資源分布不均、承載能力不強、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目前,該市21家「強村公司」共實施計畫32個,涉及特色種養殖、綠色建材、廣告傳媒、民宿、船舶渡運等領域,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攢家底、增後勁。

規範執行機制,提升市場化運作水平。

廬山市海會鎮是九江市第一個全國特色小鎮,域內旅遊資源豐富,海會鎮黨委瞄準「鄉村旅遊」這條致富路,註冊成立鄉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公司由全鎮4個村委會共同出資入股。「公司成立之初,我們就堅持制度化、規範化、市場化營運,推動村‘兩委’一把手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總經理職務,由鄉鎮黨委面試、考核和集體討論透過後任命。」公司成立以來,與鎮域內3個產業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瞄準農旅融合發展這條好路子,春品茶香夏避暑、秋摘瓜果冬康養,多彩田園引得周邊市民紛紛「打卡」,2023年,接待鄉村旅遊近15萬人次,帶動農村民宿產業蓬勃發展。

「‘強村公司’是提振村集體經濟的‘新引擎’,能否規範有序執行,建章立制和選好領頭人至關重要,廬山市委及各鄉鎮黨委既為其搭平台,也為其立規矩,防止經營和決策走偏。」廬山市委組織部部長易曉劍介紹,該市為確保強村公司發展能落地、發展好,市委書記親自領銜此項工作,定期組織研究會商,幫助「強村公司」厘清發展思路,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在財務管理方面,該市明確各項管理制度,實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定期向村黨組織報告工作、年度述職制度,嚴格執行重大決策「四議兩公開」機制,規範財務公開程式,加強村級集體經濟責任審計和債務風險評估,切實加強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推動「強村公司」規範化建設。

創新發展模式,推動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3月20日,五裏村菌菇培育基地菌菇大棚內,技術人員正在補水覆肥,一叢叢羊肚菌正在發酵菌床上茁壯成長。大棚內溫度恒定、濕度適宜,羊肚菌培育的桑葚期,幼菇期,成菇期全部成長過程在大棚內就可以完成。白鹿鎮3個村集體經濟薄弱村聯合九江職業大學,發揮「校地共建」作用,成立菌菇培育基地,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30萬元以上。

廬山市實施村集體經濟「三年倍增」行動,立足不同區域資源稟賦,著力打造六大產業融合示範帶,加快推進鄉村兩級資產資源整合,全面完成自然資源源、固定資產、發展要素等村級集體資產建檔入庫工作,建立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池」和產業計畫庫,因地制宜探索生產服務、資源盤活、龍頭引領等發展模式,暢通優勢資源向商業價值轉化的路徑,既實作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也推動了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湧現出廬悠皇菊、佛光稻米、東山糯米酒等一批名優農業產業品牌,帶動沙地馬鈴薯、濱湖黑豬等一批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壯大。2023年,全市64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185.79萬元,同比增長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