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怎樣才能考進上海交大?

2024-07-01教育

都知道考進俺們學校不容易,到底有多難呢?

以江蘇為例,2018年全省考生人數33.09萬。上海交大當年在江蘇的理科錄取線為410分,全省不低於這個分數的考生有129名。這意味,如果只看高考分數的話,排名全江蘇省第130名的考生將落榜。

另外一個高考大省河南的情況,比江蘇還殘酷,是標準地獄模式:2018年全省考生人數98.38萬,上海交大當年在河南的理科錄取分數線為681分,全省不低於這個分數的考生人數有201位,這意味著全河南省第202名會無緣上海交大。

近百萬人中排到前201位,難度差不多是萬裏挑二。

一直在好奇一個問題:要經歷什麽樣的過程,才能夠像這樣從千萬考生中脫穎而出?

在一次對在校生的問卷調查中,我們隨機抽取了一批大學生,請他們回憶之前在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階段的成績情況。調查問卷把成績分成了10個等級,即前10%、11-20%、21-30% …… 91-100%,大學生只要在上面打鉤即可。

回憶盡管有偏差,但大學生之前一直都以學習為主,對於學習成績的回憶應該具有一定的可靠度。

由於錄取形式多樣化,大學生也可能是透過其他途徑進來的,比如貧困地區專項、藝術生等,我們從樣本中剔除了這樣的同學,只考察那些單憑高考分數被錄取進來的同學,最終的樣本包含了252人。

考慮到學校每年錄取本科生人數只有3000余名,這個樣本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把這些同學在各個階段的成績排名畫成折線,就是這樣一幅圖。

這幅圖中總計有252根線,每根線都代表一位同學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成績變化情況。

看形狀,像不像一把殺豬刀?從幼稚園開始磨,磨到高中,成了尖子,一捅就進來了。

有點遺憾的是,這是用EXCEL作的圖,很多條線會疊加在一起,就看不出比例了。如果結合數據比例來看,會有一些新的發現。

[發現一]

在總共252位同學中,242位在高中階段的成績排在前10%,占比96%,另外10位同學成績也排在前10%-20%。這沒辦法,高中成績不好,也到不了這個樣本裏面來嘛。

只是一直沒想通,那10位成績排在10%-20%的同學是什麽情況?什麽中學這麽神奇?成績排在這個檔次的同學也能考進俺們學校?

[發現二]

有一部份同學,從幼稚園開始,小學、初中,高中一直都是前10%,一路成績優秀進了交大,就是最上面那條粉色的水平線,這是一路都牛的同學,叫做「一路牛」。

這部份同學可不少,有119人,占比47.2%,接近一半。

怪不得最近有篇10萬+的文章中寫到,牛*的人很早就開始牛*了,單看這部份人,是有點道理的。

除了這部份「一路牛」,剩下的同學在考進上海交大的道路上,都有過一些波折,但他們都在最關鍵的高中階段,把成績提升到拔尖水平。因為這部份同學只在某些階段間隔性的牛,不是一直牛,因此叫「間隔牛」。

「間隔牛」占比為52.8%。這樣看的話,如果高中前成績不太理想,也不用太心急。 如果把考入上海交大作為衡量標準的話,「一路牛」和「間隔牛」是沒有區別的。

不過,完全不急好像也不行。雖然有一些「間隔牛」會出現成績倒退的情況,比如從幼稚園的前10%,倒退到小學階段的10%-20%,再倒退到初中階段的20-30%。但 看大趨勢,「間隔牛」們走的是一條蒸蒸日上的路子

在幼稚園階段,尚有3位「間隔牛」感覺自己是倒數10%;但到了小學,已經沒有「間隔牛」在倒數20%之列了;到了初中,所有「間隔牛」都在前50%之列;到了高中,所有「間隔牛」都進入了20%。

[發現三]

既然考進來的同學分為「一路牛」和「間隔牛」兩種,這兩種牛誰又更牛一點呢?

細心如你一定已經發現了,上面那幅圖右邊好像被摳掉了一部份。是的,最右邊是這252位同學在大學讀書期間的學業成績,現在把它補回來,完整的圖是這樣的。

正如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管是「一路牛」還是「間隔牛」,在高中成績都收斂到頂尖水平,進入上海交大後成績卻又重新開始分化,有繼續牛氣沖天的,也有墜入深淵的。

在119位「一直牛」中,有24位元成績繼續排在前10%,另外24位元排在前10%-20%,23位排在前20%-30%。而在133位「間隔牛」中,這三個數位分別是19、28、25。

做卡方檢驗發現,「一直牛」還是「間隔牛」,同他們在上海交大的讀書成績沒有顯著相關性( chi-square = 13.22, df = 9, p > .05)。沒有顯著相關性,意思就是這兩件事情好像真的沒關系。

總結一下,考進上海交大的同學,高中成績都特別好,其中大約有一半是從幼稚園到高中一直 成績 都很好,剩下一半不是一直成績都很好,有些階段成績會不好,但大多都蒸蒸日上,到了高中都變得特別好;這兩種型別的同學進入上海交大之後,學業表現是沒有區別的。